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6-05

(陕西消防总队培训基地 陕西西安710018)

当前的生态问题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由于自然资源定价困难,且污染程度补偿量度难以确定,使得企业的外溢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此,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仅看重企业短期的利润最大化,而应该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世界各国都积极响应号召,相继进行绿色GDP的计算,企业的绿色会计和绿色财务管理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企业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创建健康、绿色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模式。

一、绿色财务管理概念的提出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内涵。绿色财务管理实际上是指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作为导向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它必须遵循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原则,做到可持续发展。它是在社会人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将企业作为经济人来对待。绿色财务管理强调对社会负有责任,在管理上追求可持续发展,其目标效益是多层次的。企业管理理念决定着其具体的管理模式,而绿色财务管理模式跟传统的模式不一样,其主要追求六大理念,即对社会负责、促进经济循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经营、实现各个相关方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构建绿色财务管理体系的必然性。

1.绿色财务管理是绿色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绿色思潮,绿色管理思想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已经作为一种潮流和观念慢慢渗透到企业管理各个方面。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必然也在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引入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在改进中得以全面发展。

2.绿色财务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在低碳时代不得不正视环境和资源问题。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成本、降低物能消耗等方面进行变革,实行绿色管理并推行绿色财务管理。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公布及实施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成本效益分析中,纳入了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更加重视本企业产品的绿色化和无公害化,注重企业的绿色形象,以期逾越世界贸易壁垒,在进一步的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二、现阶段企业构建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企业的绿色管理中,环境效益是一个隐形的企业财产,相对于实体的物品来说,环境效益难以计量,所以绿色财务管理量化很难。

(二)企业类型的局限。我国国有企业较多,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设备老旧、社会责任重、规模大的局面,导致改造难度很大。相对来说,民营和外企社会负担轻,设备也较为先进,有利于实现绿色管理。

(三)企业经营决策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是公司的主要决策者,如果企业经理单一强调经济效益,缺乏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绿色财务管理将难以实现。

(四)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政府部门是使用环境资料信息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主体,用法律来约束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但仅靠法律力量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只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压力才能迫使企业公布其环境资料信息。政府还需要进一步修订我国的财务制度与会计准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三、绿色财务管理模式产生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绿色财务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制度是规范和约束企业行为的根本。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规则、会计制度等,但这些文件都是基于规范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和财务行为,还没有建立新型的绿色会计和绿色财务制度,所以很少有公司自愿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

(二)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西方发达国家推进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经验表明:政府不仅需要发挥其监督作用,还需要发挥其支持导向作用。例如,西方发达国家往往通过财政补贴或制定绿色税收来鼓励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等。我国政府对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三)企业不具备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实力。在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也就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在短期内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尽管有部分企业能够下定决心进行改进,但由于基础弱且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收效甚微。所以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仍有大部分企业无法实现财务管理的绿色模式。

四、绿色财务管理的构建设计

(一)企业财务管理全过程体现绿色化。财务活动层面既要体现实行程度,又要体现实施效率,从资金数量、使用方向、资本成本、分配原则及后续资金的使用上反映出企业经营行为的绿色化情况。其中,筹资效率指标为绿色项目吸引资金率,即绿色项目吸引资金额占总筹资额的比重。该指标一方面体现出企业的筹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绿色项目的发展前景及企业绿色化程度。投资效率指标为绿色投资率,是绿色项目投资额占企业总投资额的比重,体现出企业绿色化的程度及企业资金投向。营运效率指标反映实行绿色财务管理后,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出现环保问题减少的程度。分配效率指标为分配方案中是否提取绿色公积金、提取比例,对绿色投资者分配情况等,对企业长远发展及绿色活动后续资金的来源有重要影响。

(二)企业绩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企业的绩效要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伴随着全球人口增加,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因此,企业财务管理急需从环境角度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设计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的绿色产品,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实现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绿色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对策

(一)企业主动转变经营理念。

1.企业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并监督执行。只有在根源上解决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种陋习,才能够对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同时,加强监管部门的控制力度,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严加惩治。

2.构建绿色预算会计制度。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成本预算、会计核算的范围。企业安排预算时,将相关规定和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将企业预算活动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列入考核范围内,对预算绩效进行准确的考核和评价。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改变过去“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提出建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应该抓住这一契机,把握良好的“政治环境”,落实构建绿色财务管理模式。

4.实施绿色激励政策。一是企业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对落实绿色财务管理措施的部门给予一定奖励或补贴,通过经济激励加快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步伐;二是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提高其运用绿色财务管理模式的能力。

(二)政府营造政策环境与条件。政府相关部门在推进绿色财政管理过程中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1.细化法律法规条例,加强执法力度。我国在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虽然政府出台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有关的法律法规,但可操作性和处罚力度都有待提高,还需进一步细化。

2.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培植绿色产业。国家应该制定优惠产业政策,对绿色环保产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奖励,增强绿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在信贷方面给予企业优惠,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倡导并鼓励企业向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项目投资。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认证制度和绿色品牌。在我国目前的三种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国际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0国际标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关于环境管理的体系认证,并对认证企业严格审核。

4.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对外国投资企业在环保上另立标准。我国在注重企业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发达国家转移到我国的污染。在绿色认证及绿色标志的实行上应该采取双重管理体制,对于外国的直接投资,对具有环境污染性质的项目不予批准,对可以提高本国环境保护水平的外资项目则鼓励投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