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设备资产管理机制研究

时间:2024-04-24

胡秀丽,彭思喜

(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处,广州 511483;2.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州 510642)

设备资产是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条件,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何对高校教学设备资产进行良好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促进高校设备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提高高校科研教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是“互联网+”背景下,众多高校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备资产管理制度缺乏。互联网的发展,要求高校设备资产的管理更加信息化、系统化和透明化。但目前众多高校在设备资产的管理方面没有系统合理的管理方案和规则,使得设备资产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章可循,无人问责,整个管理十分混乱,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问题。

2.设备资产重复采购,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当前高校设备资产管理制度的混乱,尚未构建设备资产管理的互联网系统,导致设备资产的管理,不能有效掌握全局数据和实际情况,使得很多资产设备的采购,不是真正缺少,而是从某个实验室或教研单位出发,实验室缺少什么就采购什么,往往使实验室都做得“小而全”,但却没有做到全校范围的开放和共享。学校的不同部门和实验室之间,无法有效方便沟通,使得不同部门和实验室之间,资产设备采购的重复性大大提高,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3.设备资产利用率低下。由于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对资产设备进行全局管理,导致高校对设备资产的管理严重不到位,资产设备的采购缺乏全局规划,往往是某个部门或实验室为了应急购买,采购回来后,使用率却非常低下,或者很快被新采购的设备所替代,造成设备资产的浪费和闲置。

4.设备技术操作匹配性差。由于高校对设备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在设备资产管理过程中往往只注意设备资产的应急采购和后期使用,而忽视设备资产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学生或科研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规范的管理,导致设备经常由于维护不做或操作不当而遭到损坏、丢失和使用年限的减少。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设备资产管理机制

1.“用户思维”管理机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和服务理念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只有“以用户为中心”,才能立足用户需求,谋求长期发展。“用户参与”与“用户体验”是用户思维的核心内容。只有用户通过切身积极的参与与体验,才能保持对组织的高度认同感,并使自己的行动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对高校而言,设备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教师既是“被管理对象”,也是设备资产管理的“用户”。只有“以教师为中心”,立足教师需求,让教师通过切身积极的参与和体验,激发教师主人翁情感,使他们的行为自觉地与设备资产管理的目标保持一致,才能实现设备资产的良好管理与使用效益。

2.“产品思维”管理机制。互联网“产品思维”认为,好的产品能够抓住用户“痛点”,并立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让用户体验到“爽点”[2]。对高校而言,应该将“设备资产管理”看作是一种产品,一种服务产品,产品的用户就是教师。因此,设备资产管理应该从教师角度出发,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立足教师需求,解决教师实际问题,从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主人翁情感。

3.“平台思维”管理机制。互联网平台系统是“互联网+”时代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重要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满足不同部门的教师对于资产设备管理的需求,使不同部门的教师能够切身地在“平台”进行“用户参与”与“用户体验”,并通过平台与设备资产管理的行政部门进行良好沟通,从而极大提高资产设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做到物尽其用。

4.“大数据思维”管理机制。联网的发展使得“大数据分析”成为趋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在海量数据中收集用户信息,分析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在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设备资产管理过程同样涉及到大量信息和用户的个性化数据,对设备资产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设备资产进行良好管理的重要方面。设备资产管理“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设备资产的配置使用、管理决策与制度、人员考核等,是设备资产管理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设备资产管理策略

1.建立健全“服务教师”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设备资产的管理,不是单纯对设备“物”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教师“人”的管理,然后才是“人管”与“物管”的结合[3]。对高校而言,设备资产数量众多,价格不菲,但是设备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却分散归属学校内不同的学院或实验室,如果单纯依靠学校设备资产管理的“行政部门”肯定是不现实的,最终还得依靠教师。把“人”管好了,“物”也就管好了。首先,高校设备管理部门要转变管理观念,由“部门为主”转变为“教师为主”,及时了解并响应教师需求,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主人翁情感,确保设备资产管理的所有环节能让教师全程参与和体验,将设备资产的管理当作教师自己的事情。其次,管理部门要结合本校教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服务教师”的设备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并与时俱进的过程,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更需要各部门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反馈,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再次,高校设备资产管理部门的角色也应相应转变,由“行政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将设备资产管理中心转移到平台管理、教师沟通、调查研究、监督指导、政策制定与落实上。

2.构建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资产管理偏平化、网络化和一体化。互联网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能够方便快捷地收集和反馈用户需求,优化管理流程,是用户和管理组织之间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1)互联网平台能够有效实现高效设备资产管理的扁平化,简化管理流程。好的互联网平台,可以涵括设备资产管理的全过程,从设备资产的采购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内,能够形成一个管理闭环(见下图)。(2)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的网络化和一体化。通过统一的互联网平台,为每个教师配置专有的账号和密码。管理员或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通过身份认证登录平台,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设备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在节省宝贵时间的同时,能够大大提高设备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3)互联网平台有助于实现设备资产管理的透明化。互联网平台使得传播设备资产的信息更加透明,组织和教师获得的信息也更加对称,信息的沟通和反馈也更加顺畅,从而促进设备资产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设备资产管理互联网平台图

3.注重管理创新,提高设备资产管理的“产品”质量。一个好产品,一要满足用户需求,二要点亮用户的“心”。高校设备资产的管理,同样要体现这两点,才能提高“产品”质量,这就要求设备管理部门要注重管理创新,特别是在管理细节上,要做到让教师“用户”眼前一亮。例如,互联网平台要实现设备实时查询功能、实时跟踪功能和公用信息推送功能等,以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教师碰到的“痛点”;再如,全面推行设备资产的二维码管理,通过二维码标签实现设备的即时查询和打印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面向手机的APP应用,让教师体验到“爽点”。总之,设备资产的管理创新,要着眼于细节,贴合教师需求,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的人性化,提高“产品”质量。

4.加强统计分析,利用“大数据”制定管理决策。数据收集和统计是分析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并且由于大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益[4]。同样,加强对设备资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设备资产的现有库量、资源配置,以及设备重构和闲置浪费情况,这些都可以成为制定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以通过转移调拨实现设备资产的二次分配,提高设备利用率;可以将设备库量、使用效益、设备采购、经费预算等环节联系起来,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管理决策。因此,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从而找到设备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予以修正,是“互联网+”时代设备资产管理的一大趋势。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我们已经迈进“互联网+”时代。但关于高校设备资产的管理,却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未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和优势,导致设备资产的管理存在重复采购、配置失衡、闲置浪费、使用率低问题。同时,在设备管理过程中,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师与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规章制度的执行存在许多障碍,导致设备管理的效率不高、效益不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互联网经营理念,从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平台思维和大数据思维四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设备资产管理机制及管理策略,有效克服了目前高校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庆双,高云峰,等.加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60-263.

[2]张继霞,赵睿英,等.互联网思维对仪器设备管理实践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2):254-258.

[3]李荣罡,刘强.基于扎根理论的互联网思维模式研究[J].互联网天地,2016,(1):39-43.

[4]刘世成,张东霞,朱朝阳,等.能源互联网中大数据技术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8):14-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