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刘 萍,吕 尚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 150028)
乡村旅游以其自然清新的风光、淳朴的民风文化、参与情趣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不仅满足了城里人回归自然的“乡土情结”、体验的欲望,而且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黑龙江位于中国的最东北部,以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为界限与俄罗斯为邻,维度最高,边境线长,拥有众多国家级口岸。作为与欧洲和对俄的便利通道,黑龙江对我国发展对俄乃至与整个欧洲大陆的贸易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国家热点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被国家战略定位为“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哈尔滨市也是通往太平洋出海口及远赴俄罗斯远东地带陆地口岸的要塞。哈尔滨市更是国内与北美空中距离最近的城市。而最为有利的,莫过于哈尔滨市还是俄罗斯、日本、韩国与中国这四国间人员运转成本最低的地区。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四季分明,这是发展乡村旅游坚实的基础。全省主要的地形地貌包括海洋、平原、台地和山地,水利资源、土地资源和林业资源十分充足。
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优势主要由三个方面:一是避暑狩猎文化,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在森林里的动物数量较多。在保护珍稀动物的同时,适当地进行狩猎是黑龙江省的本土文化,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部分。二是历史文化优势。比如在齐齐哈尔昂昂溪发现的渔猎文化遗址,在鸡西市密山县发掘的新开流渔猎工具遗址。还有兴起于大兴安岭地区的鲜卑文化,研究环渤海历史、唐代史及建筑历史的位于宁安县的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阿城区的瓮城遗迹——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三是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有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统治中国的满族、能歌善舞的朝鲜族、擅长捕鱼的赫哲族、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和“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聚居在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等等。
在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下,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1.64亿人次,同比增长13.35%,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 909亿元,同比增长19.07%。哈尔滨太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1 894.9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7个百分点,这样的旅客吞吐规模居于东北三省的城市之首。数据统计,在黑龙江省境内的省外手机漫游用户达8 211.3万户,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而在省内的省外银行卡的刷卡交易额达2 302亿元,同比增长达89%,其中乡村旅游约占省内旅游的六成左右,充分说明了在黑龙江省政府的引导下,乡村旅游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壮大的首要基础条件。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环境使消夏避暑和赏冰乐雪成为黑龙江乡村旅游业两大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这两大主题季节性都很强,一年中每个主题大致只能持续3个月左右的旅游旺季时间,旺季过后没有淡季,而是该旅游主题消失,主题旅游经营者歇业,市场中断,只能等下一个季节重启。造成旅游设施长时间闲置、经营成本上升,出现旅游经营者“9个月磨刀,3个月宰羊”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旅游规划部门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消夏避暑和赏冰乐雪两大旅游主题各自为战,自成体系,没有真正形成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在经营者之间互通共享,促进旅游经营者结成联盟,并兼营两大旅游主题的资源开发和体制机制没有形成。其他的民俗文化游、农耕产品游、自然风光游、历史遗迹游也存在没有很好资源整合、线路衔接的问题。
公平公正的监管是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黑龙江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速度很快,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进入市场稳定发展期,重规划轻服务、重开发轻监管现象还普遍存在,黑店宰客、黑导游野蛮经营时有媒体报道,严重破坏了黑龙江省旅游经营环境,影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亮点除了景点的质量、特色外,干净的食宿、便利的交通也是决定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公共服务还相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影响到乡村旅游业规模化发展速度。表1是2015年黑龙江省与辽宁省在住宿企业、餐饮企业和公路汽车运营数量的对比,可以看出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表1 2015年辽宁省与黑龙江省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住宿企业和公路汽车营运数量
只有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规划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避免重复劳动,才能将景点建设与周边的配套设施更好的融合起来。科学的旅游规划也是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高开发者的积极性。辖区各级政府要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重点工作,扶持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作为发展我省第三产业的重要抓手。根据乡村特色种类,结合消夏避暑和赏冰乐雪需求,挖掘自然资源、乡村特色、人文资源,综合开发现有的景点,发掘新亮点,打造四季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要注重乡村旅游体验性产品的设计规划,突出参与性,促进乡村旅游从单一的观光型向复合体验度假休闲型转变。推动建设跨区域旅游合作体系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打破行政界限和地方利益的束缚,采取实质性措施,东北进俄罗斯,开发中俄沿江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互补等方面实现合作;西靠内蒙古,实现旅游线路共建、客源共享;南下吉林旅游圈,在旅游线路对接、客源市场培育等方面实现合作,着力推动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协调发展。
在食、住、行方面,既要有总量和质量的保证,还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元化、分层次的个性化供给。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为游客提供提供比较全面的,涉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资讯服务,以及网上预定、办理业务。在我省现有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基础上,立足黑龙江实际,着重从两点着手建设:首先,加强乡村交通建设是重中之重。完善乡村公路建设,确保道路正常通行,从而保证所有乡村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全面梳理规划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和旅游导览图,持续推动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区、自驾车营地,加大力度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其次,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提上日程。结合我省农村现有的实际情况,根据十九大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强农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利措施保护农村水源地,利用多种便利条件,借助各种途径开发水源,同时严格依法合规为农村配足电,供足电。另外,农村的卫生环境建设也至关重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合理排放农村污水、固体垃圾、人畜粪便、农药化肥残留等各级各类垃圾,全面治理农村环境卫生,还农村一片青山绿水。
行业协会是由有着共同利益基础的同行业经营者因为种种需要而自发联合在一起的社会组织,它是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更是业内行业规范的制定者和规范从业行为的监督者。各级政府应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的成立,形成各级乡村旅游协会体系健全、区域性特色性乡村旅游协功能会齐全的自律组织系统。省内所有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都应当加入相关旅游行业协会,签订并自觉遵守行业自律公约,承担违规处罚的连带责任,建立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各协会对外进行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乡村旅游项目,对协会内阁成员起着信息沟通,规范行业从业者的行为,防止危害本行业利益的行为发生及蔓延,降低交易成本,以实现行业统一,形成利害共同体。
第一,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全面整顿乡村旅游市场秩序。开展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采用行政手段,加强行业自律,加大违法违规的打击力度,真正净化乡村旅游环境。坚决打击旅行社、门市房、“黑车”、“黑导游”等非法从事的抢客组团活动,严惩旅游景点的商店和医疗点的欺客宰客以及某些旅游景区从事的封建迷信的骗人等众多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
第二,建立乡村旅游诚信服务的长效机制。完善健全旅游市场的诚信评价、失信惩戒和违规退出制度,规范从业者的经营行为,建立旅游业诚信记录和信誉公式系统。强化旅游业口碑信誉监督,借助媒体力量,充分利用其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功能,动员游客监督,搭建全方位多层级的监督网络。定期组织游客满意度、投诉情况调查,开通有效的旅客投诉通道,引导游客理性消费,防止上当受骗。
第三,搭建旅游环境监测体系,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严格旅游项目审批流程,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旅游项目投入建设,扰乱旅游市场,更要杜绝事后整治现象的出现。做好各景区的监控措施,时时全方位监控景点饭店宾馆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情况,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必须严惩,这样才能为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
第四,加强乡村旅游监管。政府要建立旅游应急管理制度,创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风险预警体系,确保及时有效处理旅游突发事件。制定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雯.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路径[J].农村经济,2015,(5):61-65.
[2]梁赛红.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角色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3]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94-9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