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 刚
(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南京 210013)
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构建“陆海联动、东西双向”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扩大开放,这给西藏自治区及拉萨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西藏要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做到“五个结合”,其中之一就是“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结合”,明确要求西藏重点面向南亚开放,加快推动南亚大通道建设。西藏的发展机遇也是拉萨市扩大开放的战略机遇。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2016年人口占西藏全区的17.6%,GDP总量占西藏全区比例达到36.8%,人均GDP超过7万元,是面向南亚开放的窗口和建设南亚大通道的主要力量,具备引领西藏扩大对外开放,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1984年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明确提出“西藏要从封闭式经济转变为开放式经济,增强自身活力,逐步实现西藏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回顾三十多年发展历程,西藏自治区及拉萨市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攀升。拉萨市GDP总量从1993年的12.02亿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376.73亿元,连续24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人均GDP由1993年的3226元增加到2015年的59223元,增长了17.35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93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2.42亿元,增长了57.8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93 年的 19.6:17.7:62.7 调整为 2015 年的 3.7:37.4:58.9,农业比重大幅下降,非农经济特别是第二产业快速增长。2015年拉萨市的GDP总量占全区36.7%,人均GDP是全区平均水平的1.83倍、全国平均水平的1.14倍。
2010年西藏自治区抓住国家支持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发展机遇,确立了“重点建设吉隆口岸,稳步提升樟木口岸,积极恢复亚东口岸,逐步发展普兰和日屋口岸”的口岸建设思路,积极推进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西藏口岸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拉萨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2006—2013年,拉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 557万美元增长到32.05亿美元,年均增长114%,其中201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区的96.6%。伴随着外贸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进出口过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至2015年已达7家,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增加至100余家,境外投资企业增加至21家。
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特色产品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重点培育形成了净土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民族手工业、现代商贸服务业等主导产业。2016年,净土健康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旅游业实现旅游收入186亿元,增长20.37%。特色品牌创建实现新的突破,吞巴藏香、古荣糌粑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唐卡、尼木藏香等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甘露藏药、月王生物、天知生物、天麦力健康品等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仅2016年科技专项投入就达3 546万元,知识产权授权量178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6%,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9.6%。
为加快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及南亚大通道建设,拉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谋划“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正推进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中尼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先后在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成都等地设立产业交流中心,建立起省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同开发的经济合作模式。加大特色产业及产品推介力度,在杭州、深圳等城市举办拉萨市特色产业项目推介会,组织特色产品企业参加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拉萨市成功举办雪顿节净土健康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等,这些活动促进了拉萨特色产品融入全国大市场,吸引了大企业、大项目到拉萨市投资发展。
拉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外资偏少,民间资本投入较少,80%以上的投资来自于援助资金、政府投资。二是尽管2005年以后拉萨市对外贸易发展较快,但近年来受国际环境以及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的影响,2014年、201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20.76亿美元、6.4亿美元,远低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三是对外经济形式单一,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对外承包工程、服务贸易等项目占比非常小。
拉萨市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承接国内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强。第一产业设施落后,规模化经营水平不高,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不活跃,龙头企业、知名产品不多,抗自然风险能力偏弱。第二产业产品技术含量偏低、设备陈旧、规模偏小、效益不高,企业缺乏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能与国际国内大公司进行竞争与对接的企业或产业很少。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但尚处于打基础的阶段,与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度不高,金融、保险、会计、咨询、信息服务等行业还十分不发达。同时,重要开放平台及产业载体注册企业多、实体经营少,经济总量偏小[1,2]。
在硬环境建设上,拉萨市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与周边省市及城市连接的高等级公路网、铁路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主城区离空港、陆路口岸较远,贸易通道以县级公路为主,成本高、效率低。在软环境方面,鼓励投资、贸易、创新等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优惠政策透明度不高,执行随意性较大,还不能满足投资创业者的需求;相关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对投资贸易活动提供咨询、注册、法律、审计等服务的中介机构和人才不足,能力偏弱;对西藏特色旅游资源、投资优惠政策等宣传力度还不够,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及品牌非常少[1]。
近年来,西藏社会整体局势平稳,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复杂多变,特别是“藏独”势力破坏活动时有发生,西藏面临的暴力恐怖主义威胁仍然存在。作为西藏的首府,拉萨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区比重超过30%,其社会稳定事关西藏全局。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发展环境导致拉萨市与内地、国际的经济交流面临比其他省份更多的安全考量,影响了开放型经济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不利于拉萨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1,3]。
“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对外开放战略覆盖我国西部西藏、新疆、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省市,向南亚开放的重点国家有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等。而西藏是古代唐蕃古道(又称丝绸南路)、茶马古道等商道的重要节点,与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等省份毗邻,同时又与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等南亚国家接壤,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三大战略叠加的重点地区,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内联外接”的桥头堡和门户。拉萨市可抓牢用好这些战略机遇,加快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宽对外开放领域,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促进拉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交通、贸易、金融、能源、现代物流业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把拉萨市建设成面向南亚开放的门户和南亚大通道前沿支撑[4,5,6]。
拉萨市及西藏自治区发展重点是面向南亚开放,方式是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目标就是建成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就对内开放而言,一是要依托自身的资源、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全国市场体系,在产业结构及价值链体系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二是用好对口支援机制,学习借鉴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大省的成功经验,加快引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机制、模式、人才、技术、资本等;三是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战略合作,融入西南经济大格局,重点融入川渝经济圈、陕甘青宁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对外开放重点是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加快推动青藏、川藏、滇藏、新藏等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着力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及重点口岸建设,积极发展与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
拉萨市GDP总量从1993年的12.02亿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376.73亿元,连续24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人均GDP由1993年的3 226元增加到2015年的59 223元,增长了17.35倍。拉萨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与中央实施的援藏政策密不可分,不仅因为援藏省市直接给予了资金、人才、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带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帮助拉萨市建立起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搭建了对外开放平台,拓宽了对外开放领域。下一步要结合拉萨市的发展实际及阶段特点,以需求变化为导向,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为目标,更加积极推动北京、江苏两省(市)支援拉萨建设,以对口援建促进拉萨转型发展和扩大开放。重点争取援建资金支持拉萨市中长期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公共服务项目等重大工程,提升拉萨城市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拉萨市扩大开放打造优良环境。学习借鉴两省(市)在外贸发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开发区建设、政策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模式和体制,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培育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代市场体系。
无论是从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还是现实发展基础考虑,近期拉萨市都应在国家战略框架下,重点与尼泊尔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深化在文化、旅游、贸易、能源、产业园区等方面合作,进一步巩固与尼泊尔的传统友谊。一是加强高层交往。对尼泊尔的灾后重建援助增进我国与尼泊尔的政治互信,可以进一步加强高层互动,就双边投资贸易建立更加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边境口岸连接公路、跨境铁路、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为南亚大通道建设提供支撑。三是加强文化旅游合作。进一步办好西藏在尼泊尔举办论坛、文艺演出、各种展览等交流活动,支持藏学专家学术交流,为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和跨境旅游提供更便利的环境。四是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对接尼泊尔的发展需求,支持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帮助尼泊尔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促其早日实现工业化。
参考文献:
[1]陈扑.西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7-91.
[2]谢红.西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3]徐士杰.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政策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6.
[4]刘瑞,高峰.“一带一路”战略的区位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研究,2016,(1):45-56.
[5]高雅.“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产能合作[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5,(5):29-30.
[6]夏先良.构筑“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J].国际贸易,2015,(11):26-3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