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的法治密码

时间:2024-06-05

◎ 文 《法人》 全媒体记者 伍洲奇

4 月26 日是第20 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出炉的2019 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用多组实打实的数据,展示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新进展,其中罗列了4 点:投资贸易更加便捷、市场准入更加开放、政务服务更加优化、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该报告与此前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所显示的“中国排名从2018年的第46 跃升至第31 位,较上一年提升15位”,都表明了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认可度、赞誉度在进一步提升。

“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法治环境,中国这些年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大幅提升,背后是对法治建设的坚持不懈。”5 月5 日,北京大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树明告诉《法人》记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中国营商环境地位上升,一方面得益于法治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4 月28 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多个地方版营商环境条例也将在近日陆续落地,这些都为中国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

司法行政质量指标接近满分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2001 年,世界银行提出加快发展各国私营部门新战略,急需一套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部门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即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用于衡量各国小企业运营的客观环境。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里,各国企业营商环境指标排名,代表着该国企业营商的难易程度。

为更好地实施促进各国私营部门发展战略,世界银行成立了Doing Business 小组,负责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创建。经过几年努力,上述小组将企业营商环境指标由2004年的5 组发展到2005 年的10 组,并正式出版了2004 和2005 两份年度报告。

2004 年Doing Business 小组重点研究了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环境指标;2005 年侧重研究了登记物权、税制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等指标;2006 年重点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跨国贸易、治安环境等指标。

如今,世界银行的报告应用量化指数,分析比较190 个经济体的商业法规和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便利度等排名,考察涵盖了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等10 个方面。

历年来,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不断上升,其中《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跃升至第31 位,较上一年提升15 位。

在世界银行考核的10 项评估指标中,中国有8 项指标排名上升:办理建筑许可排名提升88 位;保护中小投资者排名提升36 位;跨境贸易排名提升9 位。不过,其中最惹人注目的还是我国司法行政质量改善——中国司法行政质量指标获得17 分(满分18 分),是目前为止的全球最高得分。

不断刷新服务速度

众所周知,特斯拉汽车超级工厂是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之一,总投资金额高达500 亿元。

为了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简化了诸多审批事项,不断刷新上海营商环境服务速度。数据显示,特斯拉汽车项目从2018 年7 月签约,到2019 年1 月动工建设,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2019 年8 月,特斯拉汽车超级工厂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

与此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电力配套项目首条线路正式送电,项目涉及新建电缆排管16.7 公里、新铺设220 千伏电缆55 公里。这个项目从正式申请到完成送电仅用时168个工作日,创下了上海同等规模项目的最快接电速度,较同等规模客户的平均接电用时缩短约50%。

如今,中国制造的特斯拉汽车已经驰骋在国内大街小巷。对此,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赞扬说:“我在其他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快速的发展,中国就是未来,未来是非常令人激动的。”可以说,特斯拉汽车项目是中国营商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三个司法指标拉升“平均分”

作为司法行政质量评价标准的一部分,最高人民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配合的“保护中小投资者”3 个指标,全面拉升了中国营商环境“平均分”。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陈茁以案说法,讲述了他在办案过程中的感受——他在办理一起“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商业中心纠纷案件时,发现该起案件涉及众多业主利益,又牵涉到城市发展重大项目,搞不好就形成案结事难了的局面。

陈茁认为,以最快捷、最和谐的方式调解案件,能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既盘活了企业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对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于是他和同事们不辞辛劳,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展开多轮调解,最终使纠纷得以妥善处理。

对此,湖北省高院副院长李群星评价:“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司法公开和审限管理等各环节,对涉案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使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实现案件处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同时,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不断获得国际社会肯定——4 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向媒体介绍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报告及数据显示,中国在2019 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4 位,较2018 年上升3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2019 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专利申请5.9 万件,跃居世界第一;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国际商标注册申请6339 件,位列全球第三。”

另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也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78.98 分。

了解企业痛点难点是关键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中国正在优化营商环境道路上持续发力。

4 月28 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增加的“为企业纾困内容”值得关注。条例规定,发生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当根据遭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市场主体损失情况,制定救助、补偿、补贴、减免、安置等措施并组织实施。“这意味着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政策已上升为法规制度,也代表未来市场准入和退出更容易、税费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更容易、企业办事更便捷等。”盘和林告诉记者。

营商环境本质上是法治环境,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感受最真切、最有话语权的是企业。朱树明对此认为,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导向,企业痛点、难点在哪里,就要勇于在哪里“砍一刀”。尤其是政府部门,要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魄力,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做好自己该做的。

“尤其是这段时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企业尚未恢复元气,企业恢复得快、发展得好,企业家眼含希望而不是眉头紧锁,就是在为城市营商环境打广告、做宣传,就会有更多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招商引资与优化营商环境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朱树明对《法人》记者表示。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教授则认为,尽管国际排名不断前移,实际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以及持续改善潜力——比如,虽然总体状况在向好变化,但各个地方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世界银行报告所选取样地区是北京和上海,而这两个城市代表着我国最高管理水平,其评价指标有较大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全国实际情况;一些不直接体现为营商环境却深刻影响着投资经营活动的因素,还没有纳入观察视野和工作范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