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美国工厂》戳痛了谁

时间:2024-06-05

◎ 文 《法人》特约撰稿 姜弹弹

纪录片《美国工厂》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投资制作的第一部影片,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巨大讨论。卸任美国总统后,奥巴马夫妇成立了一家名为高地的制片公司,且与网飞签订了长期合约,开始制作电视剧、纪录片、电影等等,欲大举进军好莱坞。

《美国工厂》是由史蒂文·博格纳尔、朱莉娅·赖克特执导。该片于2019年8月21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中因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工厂的倒闭,导致整个社区陷入萧条为背景,讲述了中国玻璃大王、福耀创始人曹德旺进驻代顿在美国创建工厂的故事。

话题敏感 口碑不错

可以预见,中国人在美国开工厂的话题固然离不开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冲撞与割裂。这样的主题极易落入“辱华”的口诛笔伐,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的敏感期。但本片却在国内外收获了一致好评,热度居高不下。在烂番茄上新鲜度96%,豆瓣达到8.5分。

自2010年起,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欧美发达国家的大量制造工厂外迁到了中国、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美国企业选择节省成本的同时,代价也是巨大的——美国很多工人下岗、陷入困境,失业率逼近红线,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制造业回流”的声音在美国开始叫响的原因。

2016年,刚刚上任的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曾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对话,希望对方考虑让苹果制造业回流美国。就是在那一年,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投资10亿美元建玻璃厂,成为中国制造业在美投资的最大企业。作为中国“走出去”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曹德旺从承包乡镇企业开始,一步步创造出了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企业。

代顿困境 入乡随俗

20世纪30到70年代,代顿是“美国梦”的代名词。有句话说:“俄亥俄代顿,就是当年的硅谷。”代顿是美国航天制造中心和汽车发明中心,聚集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造企业。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就是代顿人,两人最初在老家开了家自行车店,积累了初级资本用以支持制造飞机的兴趣。

在哪个时期,代顿的一个普通汽车厂工人,可以挣到 30 美元的时薪(210 元人民币)。只要遵守规矩,努力工作,几年内就可以跃升为中产阶级。所以当时美国其他地区的人都大量涌入,在这里建造了宽阔的街道和辉煌的建筑。之后,代顿市连续遭遇两次沉重打击。

第一次是 1970 年代。全球化发展之初,美国政府和华尔街鼓励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墨西哥等国家。第二次是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吸引了全球的制造企业。随后,代顿大量的当地企业撤出,昔日辉煌的工业城市沦为了政府口中的“铁锈带”。2008年,通用汽车的倒闭,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代顿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伴随而来的是人口骤减,商业停滞和毒品泛滥。曾经繁荣的都市,萧条到连一袋新鲜的蔬菜沙拉都很难买到。

所以,当曹德旺决定在代顿建厂时,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曹德旺也认为,从长期看来,这是一笔稳健的投资,更别说当地政府还给了他 3000 万美元的优惠,这相当于“厂房不要钱”。于是,曹德旺接盘了通用汽车的废弃工厂,先后共投资 10 亿美元,创造了 2000 多个工作岗位,定厂名叫“福耀”(Fuyao)。

求职者中大多是当地人,曾就职于通用汽车等大公司,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另外,曹德旺在中国的母公司还派出了 200 多位中国员工,指导美国人的工作。曹德旺许诺,会将福耀建设为一个“美国工厂”,聘请美国人组建管理层,尽量遵循美国规则。工人做五休一,8小时工时,到点下班,他说要“入乡随俗”。

艰难磨合 矛盾凸显

起初,所有人都对这个新兴工厂充满了期待,中美两国工人之间也相处融洽,迅速建立了友谊。但短暂的“蜜月期”之后,矛盾很快凸显。

首先是薪酬。过去在通用汽车公司上班的美国工人,曾经的时薪是 30 美元,如今却只能拿到13 美元,巨大的落差一时难以接受。其次是安全。工人频繁进出200℃高温的车间,没有任何降温和防范措施;某些厂房只有一个门,发生火灾时安全隐患很大;有个熔炉工人在通用汽车公司干了 15 年,从未受过伤,但在福耀干了几个月,就负了工伤。

而更令福耀中方头疼的是,建厂一年,却迟迟达不到产量标准,已经持续亏损了3年。用曹德旺的话说:“美国工人效率低、产出低、不能管……让美国人理解并接受我们中国人在那边的投资,这是比较大的问题。”

于是,曹德旺安排美方的中层员工参观位于中国福建省福清市的福耀集团总部。以培训的名义,让他们学点经验带回去。参观之后,美国员工难以置信——尚未进门,就听到中方主管指挥员工集体高唱企业之歌;早上正式开工前,工人们排队报数,接受班长的训导;在“每天走7000片的流水线”上目击中国工人的手速;半军事化的班前例会,纪律性极强;中国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一年回家探亲一两次;安全措施更是不到位,分拣碎玻璃,没有戴护目镜,手套也不防割。美国员工直言,这样的工作“太疯狂”了。

不过,《美国工厂》并未一边倒地批评中国工厂制度。片中的很多细节值得砸味:有个汉语很好的美国员工和中国员工交谈。中国人说“你们周末双休,一天8 小时,已经很爽了”。对方频频点头,语气激烈地抨击美国人懒,还说“如果拿胶带把美国人的嘴封起来,工作效率就能提高一倍”;美国人的生活也没有想象得那么舒服,一个中国员工说“其实美国工人同样很辛苦,在玻璃厂干完活之后,还会去打第二份工”。

片中可见,福耀的美国工厂内部需要解决的矛盾愈演愈烈,厂内“成立工会”的呼声高涨。在美国,工会代表工人与企业进行集体谈判,主要目标是改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及监督雇主的管理行为,但曹德旺明确表示“工会进来,我就关门不做了”。

根据美国的劳动法,如果超过半数的人投赞成票,那么就可以成立,反之亦然,拉锯战就此打响。一边是工厂门口每天举着牌子的游行者;另一边,福耀管理层则聘请了“反工会咨询公司”进行舆论上的造势。最终投票结果是868票反对、444票支持。工会没搞成,福耀大获全胜。

利益博弈 永恒困局

从2018年开始,长期亏损的福耀美国工厂终于实现了盈利。公司管理高层已经全部替换为中国人,员工的时薪依然停留在14美元。在中美工厂的管理方式之间,这部纪录片并非评选孰优孰劣,而是客观呈现了一个无可调和的矛盾。

这个矛盾就是,中国人勤劳退让,代价常常是在重复的体力劳动中丧失了诸多争取个体自由与利益的意识;相比之下,美国人更有个性,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也容易迫使企业走入倒闭。当美国工人抗议福耀的管理不够人性化时,欠缺考虑的是,如果失业,他们会连14美元的时薪都没有。他们或许没有搞清楚的一个现状是,在全球化尚不活跃的70年前,工厂需要大量当地的劳动力,工会有谈判的资本。因为工人罢工,企业就得停产。但在今天,有人罢工,马上就有新人顶上。薪水虽然比不上当初的30美元,但在0和14之间,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选择14。

有时候,员工沉浸于对过去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比如“既能赚钱又能公平对待员工”的诉求,不过是公司在各项成本考虑后、基于特定时代的妥协。

曹德旺并不是什么“黑心资本家”,相反他热衷慈善,捐出了100多亿的资产,用来扶贫救灾。但他终究是个商人,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能。因为成本低,曹德旺进驻代顿,但后来他也后悔过,没有考虑到这里的隐形人力成本高出了他的想象。

同样的矛盾还将在美国继续出现。去年传出消息,富士康也决定在美国建厂,承诺将投资100亿美元,提供13000个岗位。作为回报,美国政府将提供30亿美元补贴,并放开工会政策限制。预想是乐观的,但现实困难重重。特朗普靠高喊“让制造业回流”赢得大量工薪阶层的支持,但如何在增加岗位的同时,保证劳工权益,平息众怒,他似乎并没有答案。

有评论认为,《美国工厂》的视觉文本提供了一种真正开放性的阐释空间——效率与公平,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美国百年来的劳工运动贡献了企业与工人利益博弈的可能,但是中国制造业管理模式则完全摧毁了这一切。

由此可见,奥巴马投资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动因,其实是看到了这层矛盾的存在——保持高薪高福利,制造工厂将继续外流 ;降低平均薪资缩减福利,无疑又是牺牲民众的权益。如何平衡两者,才是真正该考虑的问题。很可惜,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答案。而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工人以高强度工作换取成本上的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又能持续多久?

影片的末尾提出了一个更危险的信号:还有机器呢——它们高大强壮,优雅而精准地处理一片又一片玻璃。据称,最近曹德旺为代顿工厂“引进了新的机械臂,已经取代了部分原有的工人,因为这些人太慢了”。

其实,这才是最令人恐惧的未来。在制造业,效率和成本就是王道。美国工人与中国工人,终究还是人之间的竞争。但人和机器相比,几乎没有胜算。如果说,以往美国工人面临的对手是价格便宜的中国工人,那么未来所有工人的对手,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的浪潮。后者一旦涌来,对于人力将是毁灭式的打击。如果体力劳动者的未来处于阴影之下,我们不禁自问:在世界即将变得更为残酷之前,你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