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李国瑞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西安 712046)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育人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进而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专业教学为中心,构建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是近几年高校探索转型需思考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改革应重视其社会职能,以培养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出发点,合理地构建其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教育部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是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随着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学校教育转型发展,同时给予资金支持与奖励,鼓励高校教育大力提倡双创教育,把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就业促进相结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模式,双创的风向标掀起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浪潮,但如何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则需要时间实践和检验。在实践中,应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1.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思维的培养。教育就是培养人,培养对社会有贡献、能服务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人,传统的教育注重理论和技能学习、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更好地激发每个人的活力,靠创新;如何更好地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靠创新;如何更好地激发社会活力,靠创新。归根结底,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实现方法和对未来事物的探知。
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认知与实践中。创新能力不是一门课程就可以培养的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学习过程、工作启发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培养和锻炼出的素质,因此,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给了我们认知和提示,在学习中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锻炼自己的思维灵感和创新品质,需要把创新意识渗透到专业学习及日常学习中。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认知学习中,启发思维,激发灵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培养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从人才培养体系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构建“三创”(创新、创意、创业)能力培养体系,逐步形成模拟实训和创业孵化等创新创业平台,以创新认知、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和创业实践为平台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
1.合理的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重视大学生创业课程建设,将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充分融合,建立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起“创新认知课+创业必修课+创业选修课+创新创业论坛”的创业课程体系。创新认知在大一作为一门必修课,引导学生认识和感知创新创业,“创业必修课”是在大二年级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创业选修课”是面向全校选拔有创业意向的创业班学员,针对具有不同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分类指导与培训,授课教师为校内和校外创业导师担任;“创业提升课”主要针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或者有创业项目的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主要通过成功创业的校友或者企业家分享实战经验。
2.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着实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推行应用型课程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修订课程标准,课程要体现基于真实业务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按照“基础理论够用,实践能力突出,创新创业渗透”的课程设计理念,让学生更加贴近企业行业需求,在学中做、做中学,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要建立政府、高校、企业长期合作交流机制,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把企业和实习实训相结合,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对接,通过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真实岗位、真实业务来进行专业及跨专业的综合实训,让学生体会和熟悉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重构教学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工作任务、真实项目为驱动,让学生更加贴近实际行业需求。
3.创新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发展能力。建立就业指导、职业辅导和创业引导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内就业导师和院外创业导师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形成了以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和创业实践为平台的创业指导模式。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强化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遵循人才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和创业实践锻炼,从在校学生中培养潜在创业者,培育成功创业项目,以创业项目带动创新创业教育。通过项目使学生知识体系得以完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得到培养,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4.加快创业平台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围绕大学四年培养目标,结合各学院专业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学分制度,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创新创业方面的投资,重视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成立北京中关村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以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为载体,整合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资源,从“创业课程、创业实训、创业孵化”三个层面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平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5.创新教育与培养模式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各环节,在融合中突出创业教育导向。
校企联合培养,校内学知识,企业实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路径,建立“过程管控,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直接就业,实现培养模式和社会接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个人职业规划和就业相结合,鼓励学生以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进行实践,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促进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与就业模式,积极寻求自主就业与自主创业。
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是就业竞争力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注重市场需求,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服务社会的人才,结合社会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服务,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学生,在供给侧改革中,贴近市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转变观念,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创新创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光中,刘向丽.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途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李忠云,邓秀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