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欣欣
(商洛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可见,东汉末年女子七夕穿针乞巧的习俗已经广泛流传[1]。据杨琳先生考证,牛郎织女传说是晋代以后才渗入七夕节的[2]。由此可见,应该是先有七夕节的乞巧习俗,然后才融入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持这种观点的民俗学者绝非少数,大家普遍表示认同。
七夕民间习俗丰富多彩,流传比较广泛的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拜织女、拜魁星等[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4]。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原真性活态传承,要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只有这样才可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所以,七夕民俗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考证其是否具备申报资格:是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是否具有独特的价值等。下面将对七夕民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SWOT分析,探究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历史记载丰富。关于七夕民俗、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人学者们都有大量记载,有纸质的或者民间口头流传的。当代科技日新月异,关于七夕民俗的记录有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载体,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非常普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必须要有申报文本、申报音像材料、申报录像资料等非常全面的材料,七夕民俗具备这样的要素条件。
2.知名度高。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四大经典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七夕节的各种民俗仪式等群众基础尤为深厚。牛郎织女传说的高知名度为七夕民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3.种类多样。七夕民俗范畴比较广泛,涉及生产、生活、娱乐、学习等各方面,而且有一些民俗对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七夕民俗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继续发挥其功能,必须加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
4.功能独特。七夕民俗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虽然有其自身局限性,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功能,所以能够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传承下来。(1)确认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基于社会角色、社会责任角度而言的,男女在特定时期表现为分工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行为准则不同等等,因此会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性别。七夕民俗中很多内容具有确认社会性别的独特功能,如七夕乞巧习俗实现了女子社会性别的确认。另外,七夕民俗中拜魁星、晒书等祈求考运亨通的仪式活动,也实现了男子社会性别的确认。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对男子的最大期望是读书求学,高中成为士人,如若求学路不通,再转而进行农业耕作劳动。(2)巩固家庭稳定。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男尊女卑,女子只能乞求自己心灵手巧来换取男性的青睐,这是她们巩固家庭地位的重要筹码。在七夕民俗中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一系列乞巧活动。这些民俗正是女子通过占卜祈求自己心灵手巧,以此来巩固自己家庭地位的人生写照。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的发源地问题,全国各地争论不休,尤其当前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很多地方想要借七夕节源地的风头,提升知名度。学者们对于七夕节源地的研究成果也不尽相同,各持己见。这样会影响七夕民俗的系统性整合,而且在市场的恶性竞争中,容易导致七夕民俗的扭曲变形,不利于原真性保护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开展。
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523I-36)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452 X-4)成功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这一举措又大大提升了七夕民俗的知名度,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对于七夕民俗的开发活动越来越多,形式也比较多样,但大多数都是空有七夕民俗的名号,并没有深入挖掘民俗的真正内涵,容易导致七夕民俗本原价值的扭曲。民俗保护、开发必须是在原真性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性开发,由于部分大众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当前对七夕民俗的保护开发还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等一些普遍性问题。
七夕民俗具有诸多优势和独特功能,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具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同时也要弥补自身不足,迎接现实的挑战。因此,七夕民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行且紧要。下面,为七夕民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搜集材料,规范申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要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材料必须包括申报文本、申报音像材料、申报录像资料等,中、英文各一套,而且要求质量高,符合规范[5]。因此,必须广泛收集材料,考证其真实性,规范申报流程。
第二,不畏艰辛,长期申报。从诸多案例来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绝非一蹴而就,申报工作要经过层层筛选和审核,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次反复申报最终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时漫长且过程艰辛。因此,必须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不放弃,持续完善,最终申报成功。
第三,保护优先,传承发展。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加强七夕民俗的保护和传承发展。首先,创办七夕民俗博物馆。相关部门对七夕民俗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和清理,将相关材料摸清,创办七夕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七夕民俗记载的史料、文献等文本资料,以及图片、录像等记录材料等。其次,立法保护,加强法律制度对民俗类非物质遗产方面的保护。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来看,立法保护的力度还有待加强。再次,自然传承。日本在保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以保存会之类的民间自发组织为依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传承[6],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成立这样的民间组织,让七夕民俗活跃在民众生活中。
第四,设立机构,专门申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政府行为,应该成立一个与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有关机构沟通的政府职能机构,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该机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的程序和要求,对申报工作的每一个运作细节都能予以专业性指导和帮助,方便申报方及时、高效地完成申报流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五,公众参与,营造气氛。七夕民俗的参与主体是广大群众,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公众的集体意愿,要调动公众对申报工作的积极性,让大家明确七夕民俗的独特文化价值,树立文化自豪感,增强其对七夕民俗传承和弘扬的责任感。同时,当地政府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丰富七夕民俗的体验和展示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申报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了解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让公众积极投入到保护七夕民俗和申报活动中来,营造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氛围。
第六,活动普及,媒体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慢慢衰落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抢救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我国有不少民俗学者如贺学君、乌丙安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传统民俗节日如春节、七夕节、清明节等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从学者研究角度来看,传统节日开始受到重视,但是要从具体行动中真正将保护与传承落实。
可以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功能,向公众普及七夕民俗文化。如,设立民俗类栏目,邀请专门做七夕民俗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来分享他们对七夕民俗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可以进行民俗采风,记录民众在七夕节的各种活动,将鲜活的七夕民俗文化传播给大众,让大家真正领略七夕民俗的独特魅力。
由上述分析可见,七夕民俗具有诸多优势和独特功能,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具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条件,同时也要弥补自身不足,迎接现实的挑战。希望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七夕民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早日成功。
[1]王天鹏.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5-29.
[2]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3]汪玉川,范忆涵,李婉君.世俗与浪漫——七夕节的继承与发展[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7):277-278.
[4]董杰,敖其,咏梅.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的佐证材料[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3):129-133.
[5]吴定国.侗族大歌申遗之研究——侗族大歌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7-40.
[6]陈宗花.在日常生活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日本无形民俗文化“园祭”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1):23-2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