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苏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4-04-24

吴蕴慧

摘 要: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苏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要秉承自主创新、多元创新、模式创新、融合创新的指导思想,立足苏州本土,深入发掘吴文化和“创意苏州”的内涵,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立足错位发展,在吴文化中融入现代智慧,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

关键词: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8-0107-02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朝阳产业,主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文化创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独厚的条件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较好基础。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体制机制、政策法规逐渐走向健全与完善。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也逐渐走向健全与完善。2010年9月成立了“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供了组织保障。2011年11月,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揭牌成立,成为政府和文化创意产业界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苏州还先后出台《苏州市2001—2010年文化强市建设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若干经济政策》《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推进苏州市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2015年,苏州市政府于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創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更是为苏州市未来五年(至2020年12月31日)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把苏州市打造成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形成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的目标。

2.文化资源丰富,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苏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传承、创新民间艺术与民间手工艺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全国工艺美术11大类中,苏州拥有10大类共3 000余个品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里,苏州拥有6项,其中手工艺和民间艺术类就有昆曲、古琴、缂丝、宋锦和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州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年来,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内容与动漫等产业规模逐年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蜗牛游戏、山猫动画等一批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逐步崭露头角。

3.一大批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苏州大力推动文化领域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发展文化新兴业态,取得显著成效,一大批新兴文化业态应运而生。一是以数字出版、动漫游艺、创意设计等为代表文化新业态快速增长。苏州连续四年举办“苏州影视动漫创意投资大会”,建立了“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阳澄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及“昆山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以服务移动终端、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发展异军突起。例如,苏州最大的全媒体数字内容生产和服务供应商——苏州新媒体传播有限公司,拥有报刊、手机咨询、网站、移动互联、文化创意产业、户外视频媒体六大平台。苏州广电总台新媒体业务中最为前沿、最具活力的产品——“无线苏州”,突破了单一的新闻传播平台,将产品结合本地化运营的模式,实现了“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

4.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加快。近年来,苏州整合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优势,走“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文化服务发展模式,实现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姑苏区以姑苏名人故事、历史传说、民俗风情为题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康体养生、茶艺文化等适宜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业态。吴江同里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景观,以时代融合、镇区抱团发展、强化优势、大力打造本土化“月光经济”等为主体的旅游新业态。宋锦文化产业园以“宋锦”为主题,将宋锦与文化的融合点进行创新,打造中国第一个个性化宋锦丝绸文化旅游景点。

5.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苏州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相继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苏州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建设,构建文化交易、会展和投融资平台,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苏州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搭建了各类高水准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简称“创博会”),建立了“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昆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阳澄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苏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然而,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互动载体空间缺乏,跨界融合高端人才稀缺,文化科技企业协同创新能力欠缺,品牌意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增强,同质化竞争激烈、顶层战略设计与规划还不够。

创意产业从根本上讲是通过“越界”促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创造性的重组与合作。苏州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自主创新、促进融合。融合发展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自主创新能力上,依靠自主创新推进跨界融合。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获得主导性的创新产权,才能最终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从内容构成上来讲,主要是依靠自主创新能力来创造文化品牌和强化文化产权,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来突破文化创新的瓶颈,凭借自主创新水平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无缝连接和高度融合。endprint

2.多元创新、应用驱动。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驱动,市场为牵引,注重对文化各重点领域重大科技需求的分析凝练,结合实际应用,开展多领域合作创新。加快文化元素渗透各领域、各行业,促使创意思维与科技创新、集聚规模相结合,带动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和应用,善于在跨领域、跨行业、多元化、多交叉的融合中实现创新。

3.模式创新、技术集成。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模式引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更需要以“需求拉动”来实现创新,带动跨产业、跨领域的研发整合,以创造新的产业及经济成长动力。此外,推动有关领域先进、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也应成为苏州创新融合的重要模式。

4.融合创新、打破界限。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企业需求、资本需求、跨界需求都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要打破产业界线,淡化行业界限,强调交互融合的理念。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产业要有机地、创造性融合,找准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的结合点,进行富有创新性的实践,从而形成独有的风格和独立的知识产权。

三、苏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苏州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主要是將深厚的吴文化运用到创意产业运营过程中,以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自主创新。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苏州创意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要牢牢把握住地方特色这条主线,突出本土性和原创性,打造具有“吴文化”气派和苏州特色的名牌创意产品。

1.立足苏州本土,深入发掘吴文化和“创意苏州”的内涵,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水乡的典型代表,拥有灿烂的文化、丰厚的遗产。苏州非遗资源丰富,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9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79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59项,各市、区的县级非遗名录项目450项,其中以昆曲、古琴为杰出代表。非遗资源既是苏州人文荟萃的象征,又具文化产业的雏形,是苏州创意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苏州提出并大力推行“创意苏州”计划,就是要更加突出“创意”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增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育的意识,以创意战略凝聚发展共识,以创意手段开发文化资源,形成浓厚的创意氛围,实现从“苏州制造”到“苏州创造”的转变。

2.立足错位发展,在吴文化中融入现代智慧,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把创意设计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时装设计和动漫制作、网络游戏、影视制作、艺术表演、娱乐策划等作为发展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品牌。以建设苏州“创意设计之城”为目标引领,着力扶持和推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其次,要以现代科技、艺术表现力和市场营销手段,对苏州地方文化艺术进行审视、运作和推广,通过创意设计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活力,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再次,重点要推动吴文化与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充分利用本土的民族文化资源,来发掘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内涵,从而避免同质化竞争现象。昆曲、评弹、苏绣、缂丝等传统艺术文化和工艺美术,以及古典园林、古镇村落等传统地域文化和建筑风格,都是苏州独一无二的地域象征和元素,在此基础上与相关行业“越界、渗透、提升、融合”发展,更能推进新兴跨界融合的产业集群和业态发展,更具地域优越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廖文杰.欧洲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对苏州文化新兴业态培育的启示[J].商业时代,2014,(4):139-140.

[2] 花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4):26-34.

[3] 刘沫沫.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特征与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4,(7):11-13.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