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营商仍不可取代

时间:2024-06-05

王建宙

运营商曾经是移动网络的中心,但现在不是了。

以前和沃达丰CEO聊天,我说很多中国用户都在用iPhone,但他说不是,按照苹果的说法,是苹果用户在用中国移动的网络。开始的时候,我认为运营商是中心,手机只是一个终端设备,网络末梢的一部分。

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改变下,苹果的软件商城和运营商没有了任何关系,完全自成系统,自己收钱。OTT领域的变化更显而易见,WAP时代的移动互联网还只是一个带围墙的花园,所有内容提供商的动作都要经过运营商同意,收钱也由中国移动帮忙,但现在OTT直接从我们头上跨过去了。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开始,运营商就有些不习惯。历史上的“中国移动们”经历了多次转型,无论是从电报到电话,还是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进行的都很顺利,但是这一次转的很累。

在以往的价值链中,无论是电报时代还是语音时代,都以运营商为中心,现在中心地位没有了,转型就变的尤为困难。再谈到网络、设备和应用这三个部分时,它们都是独立存在的了。

很多人问我运营商会不会死,如果未来IP电话代替语音,运营商还有存在的必要么?我认为这不值得担心,运营商掌管的是网络连接,基础设施总要有人做,如果苹果或谷歌架设了光缆,那他们就变成了运营商,这无可取代。

但是在业务方面,微信的确替代了短信,也部分替代了语音。运营商手里的东西看上去在不断减少,但其实在以另一种方式回归:流量的消费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从功能上来说,运营商可以做到永远存在。

虽然如此,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转型势在必行。在短信和语音时代,运营商像在经营一家铁路公司,不仅火车是公司的,火车票也由公司卖,钱也由公司收,外面的人没办法介入。

但是100年后的今天,运营商所经营的变成了一条公路,路是公司的,但上面跑的车却不是自己的,谁家都可以跑。就像现在运营商的网络服务模式,可以联通微信,也可以联通微博和网购。这时运营商的首要任务是把路建好,保证大家的车辆能够快速通畅的行驶。

在转型过程中,我尤其注意到了移动支付。运营商在这里算是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在香港八达通推广后,我们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将银行卡做到手机里,但到一年的年底也没有什么进展。

但腾讯和阿里巴巴,只用简单的方法就完成了一次支付。今年又通过送红包,各种手段大力增加用户,使这项技术一下子就普及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非洲的肯尼亚就是由电信公司主导的移动支付,他们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就是利用短信,消费者如果需要付款,从支付点发送一条短信到系统进行确认就可以了。由此可见过分拘泥于技术,可能是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方面慢人一步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