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海口市农村金融助农对策研究

时间:2024-06-05

龚 月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一、海口市农村金融助农现状

2019年是海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之年。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逐渐实施,海南也正在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这些都对于海口农村金融的发展都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在涉农信贷产品方面,2019年,海口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涉农信贷产品。华夏银行海口分行针对农产品种植等行业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优先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引导经营单位开展涉农贷款业务;邮储银行海口市分行推出农保贷款等信贷产品,持续加强“三农”领域金融服务,深化与各类支农平台、商会、协会合作,做到专人、专业、专注服务“三农”;海口联合农村商业银行推出“房抵贷”“融易贷”等产品;海口苏南村镇银行因地制宜,推出“农资产业链贷款”“罗非鱼产业链信贷”“香树富农贷”“花卉保—花农种植户贷款”等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其中,“农资产业链贷款”主要以核心的农资经销商为依托,将金融服务更好地供给农资终端店。

从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来看,2019年,海南省对于海口市农民小额贷款发放的目标是26092万元,而实际达到了近45000万元,超出了七成多。10万元以下的贷款共发放了22000万元,10-50万元的贷款共发放了23000万元。

在小微信贷产品方面,为使农村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解决融资难、贵等方面的问题,2019年,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联合海南省税务局,因地制宜推出“纳税e贷”;建行海南省分行创新推出云税贷、抵押快贷、小微快贷、个体工商户快贷、跨境快贷-退税贷、跨境快贷-信保贷等一系列适合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信贷产品。海南省税务局银税互动系统以及平安银行海口分行之间的对接工作很好地完成,将“税金贷”产品提供给诚信纳税的中小微企业。这种产品为高效授信产品,企业无需担保和抵押就可办理。“超值贷”“云快贷”等小微贷款是民生银行海口分行所推出的。苏南村镇银行创立“商易贷”“粮油贷”等7个小额贷款产品。

在助农防贫保险方面,多家保险公司对“保险+期货”进行深入探索。多种保险持续开展,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险、大病补充险等等。贫困地区的涉农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扩充,并展开多种新险种的开发工作,如设施农业险、物流仓储险等,更好地规避生产经营风险,逐渐建立和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制、农产品价格波动机制。通过保费补贴,来更好地推动一般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如香蕉树风灾险、黑山羊养殖险、文昌鸡养殖险等,通过保费补贴来推动特色以及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海口市农村金融助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助农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助农成本高,难度大

由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而收益又普遍较低,致使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整体较低,且风险巨大。特别是在较贫领域,金融机构的经营通常都是亏损的。这是因为金融机构本身具有很高的运营成本,而且贷款利率的上浮区间有限。第一,贫困地区人口的聚集程度很低,这使贷款的后续管理不易进行;第二,贷款的平均成本高,这是由于贫困户的贷款通常具有数量多、金额较小特点;第三,贫困偏远地区的农民往往信用意识淡薄,还款意识不足。这些因素都无形中加大了金融机构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

2.金融助农面临风险较多

金融助农在实施过程中所需承担的风险是较多的。一方面,基于盈利的角度而言,金融助农中所出现的风险是金融机构无法彻底覆盖的。大型正规金融机构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参与小额信贷,基本集中在农商银行、信用合作社或民间机构层面。由于民间机构缺乏合法的途径筹集到所需资金,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针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约束较少,致使民间金融机构非法开展筹集资金业务。这既不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此外,由于缺乏较高的知识文化修养,且诚信意识淡薄,这就致使了农民常常存在逾期还款甚至拖欠贷款等问题。贫困户家庭通常没有较稳定收入,没有较强的还款能力,从而增加了银行信贷的风险。气候以及自然等因素会较大程度的影响农业的生产,没有较高的利润,而且市场价格对于农产品利润有较大的影响,没有较强的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3.金融服务创新性不足

在贫困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时,还会因贫困户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存在难以完成贷款的申请的问题。而且,申请贷款通常都会有较高的门槛,无法达到申请资格的贫困户还有很多。金融机构缺乏细致的调查贫困户需求的工作,因此部分金融产品缺乏合理设计,使农户的再生产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

4.金融助农地区缺乏长期稳定的特色产业

农村贫困地区通常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较优质的生活、生产条件,且具有严重的返贫问题,这些对于金融助农工作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而对于海口市来说,许多贫困地区都没有自身的特色产业,金融机构的精准助农工作难以持续地展开。若地方上缺乏支柱性的产业,那么金融助农的作用是无法正常的发挥的,金融机构的主动性也会逐渐地减弱。

(二)原因分析

1.农村金融发展层次低

目前,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缺乏资金资助,很难调动起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首先,金融产品不够多元。海口农村的金融机构当前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大多为基础性的服务,如存、贷款等。相较于城市而言,产品不够多样化,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层次较低,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其次,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缺乏。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整体较为落后,居民生活又较为分散,无疑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在乡村的经营成本,所以与城市相比较,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明显不足。由于数量的缺乏和规模的不足,金融机构在支持乡村建设上很难发挥重大作用。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不足。一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金融改革和创新,鼓励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提供人性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相较于内陆其他省会城市,海口市农村金融发展较慢,金融创新和改革也明显滞后,金融服务的多样化也明显不足。二是金融服务方式创新不足。基于普惠金融角度而言,对受益群体的不断扩充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所需的,金融服务不再只是针对有能力享受优质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人们,也应该延伸至有需要但目前尚未有能力享受金融服务的人们,特别是乡村地区和贫困家庭,更需要通过获得金融产品来彻底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摆脱贫苦状况。如果农村金融机构能够为这些人提供低成本、有效的金融供给,将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完善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金融机构与助农关联度不够

目前,海口农村金融机构主要聚焦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产业和民生服务,帮助乡村人民彻底地摆脱贫困,不断的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奔向小康生活。而在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工作中,农村金融机构的参与度不高,没有打通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小额信贷等精准助农道路。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和助农目标之间存在互依互补的关系,如果忽视金融机构的参与度,助农工作很难收到实效。

4.缺乏专业金融助农人才

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金融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乡村金融需求。相比较于城市,乡村地区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无法吸引优质的金融人才。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专业素养比较缺乏,从业经验较少。此外,农村金融机构缺乏严格的监管和考核制度。没有监管的约束和考核的激励,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对较弱,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严重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制约了农村金融助农工作的进展。

三、海口市农村金融助农的对策

(一)从农村金融环境入手,更好地防范风险

首先,优化农村融资环境。消除对农村经济的融资隐性壁垒,在授信、风控、问责等方面坚决不能采用双重标准。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充沛的资金支持,必须在金融助农工作中投入充足的资金,给予物质上的极大支持。一要保持资金的充裕,满足农村贫困地区的资金需要,还要保持资金增长的合理性、持续性,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损害农村金融机构的利益。兼顾金融机构和农民两者的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农村金融机构对乡村产业的持续支持力度。

其次,逐渐优化和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缺乏统一的金融法律法规支持。其一,尽快制定适合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约束层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性,比如设立存款保险公司,或者提高金融机构经理人的权限等。其二,尽快制定适合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强制投保制度。在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地区的同时,也要注重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其三,为使资金大规模流出乡村的情况得以避免,合理设置金融机构入驻乡村的门槛,逐渐地完善乡村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和资金的投向、投量,将单纯吸收存款的网点撤销。

(二)加大政策倾斜,支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

首先,不断加强政策性信贷的投放力度。对于乡村经济的重点、薄弱领域,金融资源不断地加强倾斜力度。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下,农村金融助农机构不能只注重自身盈利,也应该考虑农村金融资金的合理流向。农村金融资金应该更倾斜于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坚决遏制资金流向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产业。对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产业,要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担保范围,对于保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金融机构应该给予资金的上奖励或补助。

其次,加大农村的投融资力度。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或者农商银行为主。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城市地区,较少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网点较少,也很少投入到助农工作中来。这就缩窄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贷款渠道。虽然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网点较多,但是由于门槛高、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也限制了农村贫困地区获得贷款资金的需求。因此,政府部门要出台更多的帮扶措施,支持农村小微金融机构的助农业务,拓宽农村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渠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

最后,优化农村信贷结构。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政策工具,如再贴现、再贷款等,信贷精准投放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次,鼓励由市、县、乡三级财政统筹资金,将无担保费用的贷款担保服务提供给助农对象,以一定的比例,通过保险公司、协作银行以及三级政府,共同来承担助农贷款的损失,鼓励政府、财政、保险机构三者进行无缝对接、聚合资源。担保形式要更加地灵活化,不断地展开抵押和授信方式的探索工作。

(三)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首先,创新金融助农产品。金融助农产品也要具备“造血”功能。其一,兼顾金融机构和贷款人双方的利益。金融助农产品既要符合农村金融机构盈利的目的,又要满足贷款人的资金需求。针对农村地区贷款人知识水平较低的特点,应大力推行适合这类人群的个性化线上金融产品,比如网银、手机银行或移动支付。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成本,又能增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其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制定奖惩制度来提高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比如对于按时还款的农民,可以提高其信用等级,简化贷款流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先放贷再补审批的特殊政策,通过奖惩来督促贷款农民按时还款。其次,要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强化。要想使农村金融发展得更快更好,那么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有足够的重视,组建与战略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具有清晰的层级机构的人才队伍。在选人用人机制方面,不断优化和健全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相符的机制,在培养农村金融部门经营管理人才方面增加力度。

(四)多种助农方式并举,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当前,“电商平台+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助农越来越重要。这是由高速发展的物联网、电商经济、互联网金融,以及逐渐优化的贫困地区的互联网的应用环境所决定的。以贫困户的业务为中心,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电商企业联手。在贫困地区市场,电商、互联网企业以及金融机构会不断地增加合作,来将农村市场不断扩宽。“电商平台+金融”、互联网以及金融助农会逐渐地实现动态平衡。

农村金融助农的效果有赖于农村地区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持。缺少优势特色的支柱产业,金融助农的造血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一方面,农村地区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农民主体作用,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选准选好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市场前景好、农民接受程度较高的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展开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使亩均效益有效提高,为农民的增收不断努力。另一方面,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基于银行的资金帮助,来推动特色农业的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的发展,财政加大贴息优惠力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