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黄伟恒 张燕华
(1.广西北部湾银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200;2.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530007)
绿色金融,是以生存环境为出发,通过制定各项原则引导经济、使其注重保护环境,讲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整套系统性金融工程。绿色金融体系下,对涉农企业投融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然而,农业因行业特殊性,其发展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第一,农业是民生行业,对政策较为敏感;第二,农业是强周期行业,自然环境变化很大程度能直接影响经营成果;第三,秉承绿色环保的宗旨,涉农企业经营的环保效果很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第四,我国农业现在化进程仍在推进,企业财务数据规范化亟待完善;第五,涉农信贷是否切实流入涉农项目,仍需跟踪监测;第六,涉农企业的研究、开发,是否与预期匹配吻合;第七,涉农物资不便存储、运输的特性,影响以其设定抵质押品的效果;第八,以涉农物资抵质押,其价格向下波动可能导致风险敞口暴露。因此,在绿色金融体系下,针对农业特殊性,有效识别涉农信贷关键风险,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风险防控十分必要。
农业是民生行业,是政策敏感类行业。国家、地方政府对农业行业发展有清晰的政策指引;农业行业、环保行业等行业组织对农业行业的规范有较为清晰的规定;金融监管部门对涉农信贷也有较为明确的投向引导与指导建议。如果未能有效把握政策导向、行业规范、监管指导,一旦面临相关调查、处罚,轻则罚款整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重则停工停业吊销营业许可。因此应对涉农企业的政策风险给予高度重视。
农产品的周期特性明显,主要体现在产品及市场两个方面。在产品端,农产品生产周期普遍较长,从播种到收获,部分农产品生产周期甚至跨越一般市场经济周期,跨越几个自然年度。在市场端,农产品供需亦呈明显的周期性,农产品供不应求时,需求推高农产品价格,吸引农企农户扩容扩产,导致下一个收获周期农产品供过于求,进而打压价格;反之,若农产品供过于求,需求过剩而压低了农产品价格,导致农企农户减产改产,将导致下一个收获周期农产品供不应求,进而又抬高价格。农产品在产品及市场两端的强周期性特征,增加了不可控因素及风险防控难度,如果不能较好地防范,很大程度上将弱化经营成果,影响信贷质量。
农业现代化、环境友好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偏远山区的涉农企业以种植、养殖初级农产品为主,生产技术落后、进入门槛低。企业主的经营重心集中在短期收益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在作物的种植养殖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随着企业的持续经营,此类破坏不断加剧,对企业未来承担巨额赔偿埋下重大隐患,而且还可能因对环境的不可逆破坏,对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涉农企业,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涉农企业的经营,从企业选址开始,就必须遵守多项有关空气、水质、废料处理、公众健康安全的环保法律和法规,取得相关环保许可,并接受国家有关环保部门的检查。部分涉农企业为达到政府、环保部门要求,还须专款专项搭建环保检验、回收、处理等专用设施,提存专项储备金用于后续环保处理。如果未来环保部门继续提高环保标准,采取更为广泛和严格的污染管制措施,企业可能因此增加环保支出,甚至有因环保不达标而被迫停产、遭受罚款等风险。
大多数涉农企业的开创,是由生产经营较好的农户,或农业产业链上某个环节业务较好的小微企业主发展而来。这类企业一般生产经营规模较小,财务数据缺漏缺失严重,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部分企业主文化因水平较低,对财务信息规则化不重视,导致此类涉农企业的财务数据不能充分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如果仅以其财务报表作为信贷投放依据,很可能出现重大偏离的结论。同时,一些资金紧缺的涉农企业,由于难以向金融机构出具足额有效的担保措施,融资渠道较为狭窄,难以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渠道获得融资,于是通过企业内部集资、民间借贷等地下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这些融资方式大多不仅操作不规范、资金成本高,而且不便管理,融资规模隐蔽,给企业长期稳定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近年来,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鼓励信贷资金支持涉农企业,政府出台了系列配套支持政策,金融监管部门也就涉农企业融资便利出台了系列指导意见。涉农企业融资环境相较历年更加友好、宽松。然而,友好、宽松的融资环境也滋生了部分企业借道成立、入股涉农企业平台融资后挪作他用,从事与涉农不相关的行业。这不仅违背了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农业现代化支持的良苦用心,而且将其他行业所面临的政策、监管、经营等各种风险强加到涉农企业中,直接影响涉农企业日常经营,加大了经营风险。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涉农技术的更迭。涉农技术的研究、开发,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部分涉农企业积极与农业类高校开展联合研究、共同开发,加速了技术从理论走向市场的进程。然而,研发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相关风险不容忽视。研究、开发所需的经费支出、人力投入等开支,对有研发项目的涉农企业经营带来较大挑战。涉农产品的研发,其系统总体设计、技术方案若未能在筹备阶段充分论证,或在研究、开发阶段发现不合理、不合适、不可行、偏差无法修复,将会对项目最终成果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甚至对公司整体经营效果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为充实涉农信贷第二还款来源,有效支持扩大涉农信贷规模,许多金融机构允许涉农企业以涉农物资设定质押提供担保,为涉农企业融资。由于涉农物资的生物属性,不同涉农物资对存放的要求不同,如部分作物应干燥储藏,部分作物要保持恒温,部分农产品不能见光等,对进行运输、存储的企业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以涉农物资设定抵质押权,在抵质押物的在库期间,仓库员工与第三方监管的职业操守、流转过程中提单的可信度均有可能影响抵质押物、抵质押权的安全。同时,质物的保存保管设施、环境可能导致质物损坏、变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因而也应纳入关注范围。涉农信贷的押品安全风险不容小觑。
以涉农物资作押品设定抵质押,需要承担其价值波动的风险。涉农物资以其产品特殊属性及商品交易属性,其市场价格是动态波动的。这使得对涉农物资类押品的有效评估带来很大挑战。由于涉及收割、运输、时效等问题,相同类型的涉农物资难以直接比价,即便是同一类同一款农产品,只因其产地不同,商品价值往往也存在巨大差异。而某些市面上需求量较小的特色农产品,其价值更是难以合理确定。此外,在处置涉农物资的押品时,还可能存在砍伐许可、运输许可等诸多问题。涉农物资抵质押物呈现出估价时难以合理估计,处置时难以变现的押品价值风险。
涉农信贷的执行,应首要重点关注国家、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对于农业方面的政策制度,保持政策制度的高度敏感性。对于农业行业下发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的政策行业细分进行严格、清晰的界定、区分,引导信贷投向紧跟产业政策指导。同时,应要求融资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环保、能耗、质量方面强制性标准,根据政策动态实时配合、调整。对涉农企业可能突破政策限制的指标进行有效监控,守住合法合规经营的基本底线。
对涉农企业,尤其是生产周期较长的涉农企业投放信贷资金,应拔高调查视角,以全局的视野跨产品周期、市场周期调查分析,结合农业产品的生产特性,给予配套的信贷资金规模投放。企业的销售单价直接影响营业额、净利润,不能简单的以当前市场价来估算产品单价,而应站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各类周期进行独立判断。同时,针对不同的涉农企业,根据其对资金的季节性需求,配套个性化信贷资金投放方案。对于即将开始季节性收购的企业,视企业采购需求适当增加信贷资金投放。将企业丰收回款期设定为信贷还款期,实现信贷资金的安全回收,用信贷资金平滑企业现金流波动。
涉农企业经营是否低碳环保,应纳入对其投融资准入及额度的重要考量,将其安全生产及环保建设对标绿色金融标准。关注涉农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增设备、改技术等重大工程的合理性、安全性、环保性,能否按国家、地方环保标准要求处理经营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料、废水;企业的原材料、辅料、半成品、产生品是否无毒无害或达到环保标准的低毒低害;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能否较高效地完成废物回收与综合利用。关注企业能否在原生态、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下完成经营全过程,能否严格恪守绿色金融标准。防范企业因环保问题受当地政府、环保部门、行业协会的处罚。同时,还需要关注涉农企业与当地居民的相处相融情况。在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当地政府、环保部门、行业协会等规范性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实地了解当地居民对企业经营的态度、容忍度,防范企业因环保处理、安全生产等问题遭受当地居民惩罚的风险。
对涉农企业经营数据的掌握,应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从多个维度充分验证。对于经营数据不充分、不完整的涉农企业,尤其是粗放式、不规范管理的涉农企业,应给予足够耐心、细心。通过对企业三表、合作上下游、合作农户等多方调查了解、交叉检验,核验企业经营数据信息真实性。对于购销、库存农产品计量方式不统一、单据缺失遗漏,造成凭证统计数据与实际有出入的,应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同类经验判断及合理推测,得出客观结论并进行合理调整,客观真实掌握企业的经营数据,指导信贷投放。同时,在对企业经营情况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对涉农企业、涉农企业经营者可能涉及隐性负债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可从追溯企业发展历程的角度,理顺企业发展脉络,分析企业发展规模合理性,掌握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情况。客观评价企业融资规模合理性,有无可能过度融资或资金挪用。对于企业的大额应收账款、大额对外担保,视情况实地走访赊账单位、被担保单位,了解企业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真实情况,真实掌握企业财务数据。
对涉农企业融资,金融机构应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回收的监控。涉农企业要提供清晰明确的融资需求,信贷资金应按需求的具体时间节点、资金金额,分阶段分批次配套供应。尤其是对周期性特别明显的涉农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应要求其在指定银行开立监管账户,从资金发放、使用、回收等多个方面全流程监控资金流转,使得信贷资金供应与业务经营的资金缺口有效匹配。贷款期限与农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周期有效匹配能确保信贷资金在涉农项目中形成闭环。涉农项目回笼资金进入指定银行监管账户的封闭运作,保障信贷资金本息如约闭环。同时,视情形对合作的涉农企业建立白名单、黑名单管理,宣导资金挪用的危害,对以涉农信贷名义变相为其他行业、企业融资等的禁止类行为给予相应惩罚,从根本上防范涉农信贷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企业开支中涉及研究、开发,尤其是研究支出、开发支出占企业整体支出比例较高的涉农企业,或信贷资金需求主要应用于涉农产品的研发、投产的,应开放式跟踪企业研发进度、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研究成果等相关信息,警惕企业陷入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窘境。当企业的研发方向或细分领域出现例如项目可行性被证伪、行业公布重大研究成果、市场需求逻辑发生根本变化等重大事件,应高度重视并多方调查了解,提前估计企业在研发成功情境下的可能获得最优、普通、最劣的效果,做好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对涉农企业将大额支出用于生产线、生产工艺、物资流转储存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弯道超车的,还应辩证看待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未来可预期的效果。如果企业瞄准的是高端设备、高端产品、尖端技术、高级许可等实施周期长、可执行难度系数大的核心攻坚项目,由于可能存在短期不能见效甚至失败的风险,应尽量以企业存量造血能力作为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论证依据,谨防盲目乐观、过度自信而忽略技术落地前可能发生的尾部风险。
对于以涉农物资设定抵质押担保的涉农信贷,须要求出质的涉农企业或责任方对其发生的各种损失负责,或将相关责任通过保险等安排转移。鉴于保险的赔付仍为风险防范的后手,因此,在日常押品管理时,仍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关注企业关于涉农物资储存与流通方面的设施、制度、人员、操作,以及货运设备、企业仓库、押品仓库等物流基础设施安全状况,要求对涉农物资储存与流通的最终责任方,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实力。对于涉及生产、制造、运输需要相对苛刻保护环境的生鲜等各类涉农物资,应对相关企业及管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必要时对相关企业提出整改、优化建议。对于以涉农物资作为抵质押品,却在管理流程中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情况,应以整改完善、验收合格为前提开展业务,避免在储存与流通环节发生抵质押物变质或其他安全事件,暴露信贷风险敞口,影响信贷安全。
以涉农物资作押品设定抵质押,应优先选择价格相对透明稳定、市场需求量大、流动性好、变现性较好、质量稳定且容易储藏保管等价值容易确定的大众化涉农物资。可以通过控制信贷期限的长短、调整抵质押信贷比例、设置抵质押率预警线、增加风险保证金等方法,防范抵质押品的市场价值波动带来信贷风险敞口暴露。对于以小众、市场价格不透明、流动性差的涉农物资设定抵质押的,可在一般涉农物资适用抵质押率的基础上,针对押品的特殊程度再对信贷额度打折扣。当抵质押物市场价格剧烈向下波动,导致抵质押率临近预警线时,应及时要求企业按增加抵质押物或保证金覆盖敞口。
综上,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属性,涉农信贷存在政策敏感、周期敏感、环保要求、财报规范、资金监管、研究开发、押品保管、押品保值等诸多风险,但只要有效识别,针对性监测,并匹配适当的风险防控措施,亦能够保障涉农信贷的安全。有效识别涉农信贷关键风险,针对性做好信贷风险防控,是涉农信贷资金高质量投放的基本保障,是涉农信贷行稳致远的有效保障,是持续稳定助力绿色金融践行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使命的有力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