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吴 赫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
信息时代,数据的资源化属性日益明显。加快推进业财融合,能够将海量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转化为宝贵资源,从而在识别与防控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分析报告质量,支持高层领导战略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业财融合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探索高校财务管理转型的具体路径,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在正确认识和大力支持业财融合的基础上,做好财务人员培训,健全绩效考评体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成为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倒逼高校必须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上进行全面转型,才能更好适应当下的新形势,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业财融合是高校改革的内容之一,也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和加速财务管理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业财融合使得财务人员获取学校各部门业务数据的难度降低,破除了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让数据信息实现了更加广泛、快速地流动。在这一基础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数据信息转化为宝贵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在防控风险、辅助决策等方面的战略作用。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多样化、竞争对象多极化的特点,使得高校运营中面临诸多风险。在财务融合的基础上,财务部门以加强内部控制为核心,以完善预算管理为主线,参与到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业务环节,从源头上防范风险的发生,在高校健康发展方面进一步凸显财务管理的价值。
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发展,让高校财会工作的职能定位也发生了转变。以往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各类报表和凭证的填写、审核,以及数据的统计、核算。但是在业财融合过程中,一方面是业务数据呈现出海量化的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则是财务软件、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这一背景下,财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智慧财务软件的应用优势,将海量数据转化成宝贵的资源,在此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分析,提取数据价值,制作财务分析报告,为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近段时间的财务状况,以及制定下一步的工作开展计划提供了参考,在辅助领导战略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角色的功能定位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向更加高级的辅助决策转型,也使得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管理岗位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要求也相应提升。组建一支复合型财务管理队伍,也成为新时期高校加快推进财务管理转型的任务之一。
对于高校在职的财务人员来说,业财融合不仅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对岗位胜任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随着业财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新时期的财务人员应当熟练操作各类财务软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加以整合、分析、利用。还有就是,财务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业务人员的联系,对高校各部门的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有基本的了解,这也是业财融合下对财务人员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由此可见,业财融合背景下的高校财务人员,除了要具备会计专业的相关技能外,还应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信息技术。只有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可胜任新时期高校财务工作。高校的人力资源部门也要为人才建设向复合化转型提供帮助,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注意增加与学校各部门业务有关的内容,从而储备更多数量的业财复合型人才,为新时期高校财务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以往高校的财务部门在组织结构上呈“纺锤型”,即中层管理人员占比较多,能够熟练地办理各项财务业务的基层人员相对较少。加上管理层级较多,导致基层财务人员承担了沉重的工作负担,财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都很难得到保证。推行业财融合对加速高校财务部门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转型,也有积极帮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并推广使用后,不仅减轻了基层财务人员的压力,而且使他们从繁琐的报表整理、凭证审核、数据核算等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利用专业知识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高级财务工作,相当于间接地优化了组织结构。随着“金字塔型”组织结构的建立,为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便利,为进一步提升业财融合管理成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转型也是高校改革的客观需求,对于减少外部干预,发挥专业优势,提升财务管理实效也有积极帮助。另外,组织结构扁平化也会对既有的人员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基层财会岗位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这对于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也会带来有益的帮助。
管理信息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除了在教学管理上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方面也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建立起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减轻财务人员日常工作压力,提高财务核算精度,增加财务管理透明度等方面,均发挥了显著作用。业财融合的不断加深,对财务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管理从自动化向信息化,再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既是必然趋势,也是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搭建业财一体化管理平台,能够有效打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数据传递不及时的问题。财务人员能够获取各部门、各业务的第一手数据,然后从专业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在实现财务工作模式向信息化转型的基础上,助推高校业务工作开展。例如,以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手工记账、人工审核票据与凭证,随着业财融合的深入推进,以及各类多功能财会软件的推广使用,智能记账、智能审核等功能完全可以替代人工作业。可以说,业务财务一体化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向信息化转型,是一种不可逆的必然趋势。
业财融合后高校财务风险也呈现出隐蔽性和多样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预算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外,还包括网络安全风险、业务流程再造风险等。因此,要想从源头上消除各类风险,切实保障学校利益,必须要在业财融合过程中加快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全覆盖。只有消除财务风险监管的盲区,才能将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建立涵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责的全周期风险防控体系:事前根据以往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发生的资金浪费、资产流失,以及预算超支等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并通过优化财务和业务管理,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这样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高校的资产不会出现流失、浪费、挪用的问题。事中要提高对各类风险的应对能力,依托完善的风险应急处理方案,确保风险在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即便是出现财务风险也能够将其负面影响、实际损失降至最低,切实保障高校资金、资产的安全。事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高校财务部门的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的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循序渐进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
业财融合是财务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随着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方法等也需要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高校只有加快财务管理转型,才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发挥财务管理价值,为高校教学工作开展和实现改革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现阶段,许多高校虽然尝试创新财务管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不同部门之间存在严重信息壁垒,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鉴于此,高校在推进业财融合的过程中,还应积极探索财务管理转型的可行性策略,继续发挥财务管理在防控风险、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一种必然产物,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加快与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的融合,依托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财务工作、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创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高校内推广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务管理工作转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更加方便地获取业财数据,为财务人员整合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了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将高校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全部归集到一起,简化了信息收集流程,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与此同时,财务部门还能依托财务应用软件、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实现了财务管理从以“人”为主向以“人工智能”为主的转型。第二,优化了业务、财务流程。无论是为高校的教职工,还是财务人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都能提供极大的便利。例如,按照“业务—财务”的思路构建财务共享信息平台,将自助报销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绩效考评系统等结合起来,在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使财务管理在支持高层决策方面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在创建和运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也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并利用学校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培训机会,提高自身的岗位胜任力,在业财融合后继续履行工作职责,为高校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以往高校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方案,确定预算目标时,由于前期调研不充分,对业务了解不深入,导致预算管理的实效性差。若预算不足,会导致既定的工作计划无法顺利实施;若预算太多,则会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利益。因此,高校要利用业财融合这一契机,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目标设定的合理性,突出预算方案的可行性,进而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助力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推动高校的改革发展。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求财务人员要加强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在“业财一体化”的基础上,掌握各个业务部门往年预算的完成情况及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然后科学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编制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这样才能发挥预算方案对业务开展的指导和支持作用,保证了在预算范围之内让既定的工作计划顺利实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目标。其次,财务人员还应加强与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利用学校信息平台实现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财务人员要随时掌握各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实际资金花费超出预算的情况,要立即联系该业务部门的负责人,避免出现严重超预算的情况,实现财务管理重心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预防的转型。以季度为单位,高校每个季度末开展一次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情况总结,对本季度出现超预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制定解决对策,在下一季度的全面预算管理中避免此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业财融合下的财务管理转型,对于高校财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在转型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财务管理任务,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成为这一时期每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学校应认识到财务管理转型对高校自身改革发展和教学工作开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进而加强对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提供专项培训。高校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业财融合下财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以及现阶段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寻找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以此来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保证每一名财务人员在参加培训以后,都可以达到补短板、强弱项的效果,真正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从个人角度来说,财务人员要想保持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必须利用好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可以紧跟业财融合趋势得到优化、更新,使个人的专业能力能够始终满足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后的工作开展需要。需要注意的是,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必然伴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因此,新时期的财务人员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这也是新时期每一名高校财务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另外,业财融合还会导致财务管理中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有上升趋势,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储备和熟练应用各种技能的基础上,树立极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财务人员只有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在高校财务管理转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高校财务管理转型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胜任新的工作要求,高校必须要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实行配套的激励措施。一方面,高校要结合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保证绩效考核既能如实反映出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发挥督促效果,又能发挥以考核促提升的效果,让财务人员能够紧跟财务管理转型步伐,更新自我专业知识,始终保持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引进新型的绩效管理方法,例如使用BSC(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考评管理,分别从财务维度、业务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确立相关指标,更加全面、细致地考察财务人员在业务办理效率、自我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实际表现。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对于在财务管理转型期间表现优异,能主动识别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财务人员,高校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在高校财务部门内营造一种争优创先、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加速完成财务管理转型提供必要的支持。高校应将绩效考评管理与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诉求结合起来,关注职工的职业发展,发挥以考评促提升的作用,以实际行动高质量地完成业财融合过程中的各项财务工作。
业财融合为高校业务开展和改革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对于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也产生了首当其冲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方面不仅要正确看待和全面了解业财融合的价值,而且要积极部署行动,推进财务管理转型,以适应业财融合后财务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通过做好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等一系列举措,保证财务管理尽快完成转型升级,为新时期高校深化改革以及教学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扎实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