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沈阳工学院 辽宁抚顺 113122)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商誉可以有效增加其资产总额,对于企业来说只多不减 ,是一项波动范围较大的商品类型。因此,在处理企业资产过程中,企业会十分注重自身的商誉情况,有时甚至会尽可能的提升其商誉价值水平。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人员并没有对商誉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导致商誉滥用的情况愈加明显。虽然近几年经过多方面的探索与沉淀,企业对商誉的处理已经相对规范,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与探讨,更加合理的使用企业商誉并完成减值处理。
商誉是指企业在盈利之后所达到的收益能力,也是企业资产在未来预计的现值,这类现值大多为超额收益,即企业合并中的买价要高于其实际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而商誉减值则是指企业合并阶段中的商誉,在减值测试过程结束后来确定的减值金额。
对企业商誉实施评估,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方法:企业商誉评估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法。直接法会需要将资产细分为有形与无形资产。其中,需要先对企业整体的资产进行计算,然后确定有形资产的价值,并在无形资产中确认可辨认的资产价值,之后剩余部分则是企业的商誉;二是残值法。通过将有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负债等进行现价的确认与计量,然后通过扣除企业净资产之后所得到的值便是商誉;三是轧差法。它则是通过整体价值与各个单项价值进行评估与比较。
企业在处理商誉减值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项问题:
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商誉的产生与形成是一项长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企业经营的积累逐步成为企业的资产价值。因此,它也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长期资产。一般情况下,企业商誉很少会出现减值的情况。因此,如果相关处理人员将测试的时间维持在某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那么最终的商誉评估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不仅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商誉减值处理的准确度。
作为一项资产项目,商誉一般会在一个会计年度周期内进行减值测试,但不需要摊销。因此,很多企业会利用这一点对商誉进行利润虚增的操作,由于商誉成本很难去测试且有着较大的难度,相关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会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如今法制与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目前的发展实际还无法有效支撑对商誉的有效评估,这也使得商誉处理不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操纵利润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市场环境的健康运行。
在如今的就业市场中,会计人员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大多只要持有资格证的人员便可以有机会参与会计工作,这使得多个其他行业的人进入到会计领域,且各自水平参差不齐。而商誉由于其波动性较强,没有标准的规定来对其进行约束,员工往往会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处理,导致过程中的随意性被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部分人员由于受到上级领导或者相关利益人员的压制,对商誉的价值进行人为上的操作,从而掩盖了商誉本身实际的经营价值,不仅影响到整个市场环境的秩序,也会让企业面临信用危机。国内会计准则中的减值处理经过几次的修改,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后续的减值处理标准,不利于各企业之间的利益权衡,也增加了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针对当前企业商誉减值处理的现状,如果不做及时的更新与优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根据上述所整理的现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进一步的处理:
第一,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由于商誉减值的产生并不是由单一要素决定,而是容易受到多个不同因素的影响,有时候甚至存在较大的偶然性,因此,为了达到一定的成本效益,控制其经营成本,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定期测试的方式来进行商誉评估,最好将其控制在5年以内;第二,对商誉减值计量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规范,根据会计准则及时更新,以证监会等权威职能机构为依据确保其财务报表的处理能够满足经营者使用的需求,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提升其在实际操作中商誉处理的可靠性与权威性;第三,商誉减值会计的主观性方面,需要注意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中进行切入,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给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必要时也可通过外聘专家的方式来提升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完善现有的规范准则,提升员工的高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商誉作为资产处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应当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与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上文对当前商誉减值的概括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整理了当下环境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虽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期望能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地支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