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海洋出水钱币的保护处理—以南海Ⅰ号出水铜钱为例

时间:2024-06-05

马 涛 (宁波博物馆) 谢明思 (上海博物馆) 邓 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海洋出水钱币的保护处理—以南海Ⅰ号出水铜钱为例

马 涛 (宁波博物馆) 谢明思 (上海博物馆) 邓 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目前我国对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于田野发掘出的青铜文物,而来自出水的青铜文物,尤其是海洋出水,由于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无论是从腐蚀机理还是从腐蚀产物的角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遭受的腐蚀状况与陆地环境的器物有很大不同,有氧海水环境和无氧海水环境中铜器的腐蚀产物也各有其特点[1]。目前国内对海洋出水铜器的保护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随着水下考古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打捞出水的海洋铜器数量日渐增多,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出水后的保护,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笔者有幸参加国家文物局举办的出水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培训,接触了一大批南海一号出水的铜钱,这些铜钱是研究宋代钱币铸造及发展的历史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宋代对外贸易的实物资料。本文选取两枚典型的出水铜钱,系统地论述其保护修复流程。

中国社会在中唐以后发生了明显且深刻的变化,作为当时经济基础的均田制再也无法支撑,取而代之的是租佃制,同时租庸调制为两税法所取代、府兵制为募兵制所终结。这些就导致了以农户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失去了存在下去的基础。全新的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之后,这一趋势在短期内便得到迅速释放。

北宋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殖明显。《宋史·食货志》记载:自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到英宗治平元年(1064)的八十多年里,由686万户增至1291万户,增幅达88%。登记在册的耕地面积也有了明显增长,在立国的头45年中,由293万顷增至524万顷,增幅达72%。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普遍的专业化经营,造船、造纸印刷、矿冶、制瓷、纺织、制盐等工业,不但在生产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生产规模上与早先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大型城市空前繁荣,彻底改变了之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里坊制度,商业功能得以凸显。除了都城之外,广州、泉州、明州等都是当时世界范围内著名的商业城市,海外贸易可达日本、朝鲜半岛、南洋群岛、阿拉伯半岛。由于商业的高度发达,宋代的商业税收居然可以超越田赋,成为国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太宗时,每年仅从海舶中就可获利50万贯[2],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

但亦由于发达的海外贸易,导致两宋时期大量铜钱外流,长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钱荒”。文献记载,北宋时东南江浙一带长期存在“钱荒”现象,而南宋时期“钱荒”的表现更趋广泛性、复杂化。而南海Ⅰ号作为一艘南宋时期的商船,对其船货的系统研究,尤其是钱币的研究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截止2016年6月,我们已经在南海Ⅰ号上发掘、清理出铜钱20000余枚,和大多数那一时期的钱币遗存所表现出的特点一致,这批铜钱时代跨度很大,上至汉五铢,下限可见南宋初年的“绍兴元宝”,同样以北宋钱占绝大多数。而这一发现也直接证明了宋代铜钱外流的途径与方法,待日后再做细致分析、研究。下文就选取出的两枚南海一号存在典型病害的铜钱做具体的保护、修复实践。

一 原始信息记录

采用文字记录及摄像方式记录文物原始状态,留存文物原始信息。

图1 TQ-10 正面

图2 TQ-10 反面

图3 TQ-11 正面

图4 TQ-11 反面

二 铜钱保存现状与科技检测分析

铜钱TQ-10质地为青铜,通体腐蚀,表面粗糙、凹凸不平。铜钱表面整体覆盖一层黑色锈蚀物,多处存在绿色锈蚀物,局部分布有红褐色锈蚀物,及白色沉积物。钱文因锈蚀大多已模糊,但隐约可辨。铜钱TQ-11表面整体覆盖一层黑色锈蚀物,多处存在绿色锈蚀物,局部分布有红褐色锈蚀物,及白色沉积物。铜钱背面锈蚀严重,锈蚀物呈层状堆积。钱文因锈蚀已模糊。首先现场观察并记录铜钱病害种类及分布情况,进一步观察了解拟处理文物,把握并统计病害种类、程度及分布,为后续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依据。

1、采用X探伤分析手段检测铜钱的保存状况,评估其整体腐蚀程度,结果显示:两枚铜钱整体保存状况较好,铜钱基本完整,局部因锈蚀变得疏松变薄,尤其是TQ-10局部锈蚀比较明显,其中钱文中的一个字已无法分辨。

图5 TQ-10 X探伤照片

图6 TQ-11 X探伤照片

2、采用X射线荧光(Thermo Niton XL3型便携式X射线荧光能谱仪)分析方法对铜钱本体组成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详见下表),两枚铜钱均是以铜锡铅为主的合金,另还有硫、铁、硅等元素,应是铜钱表面硬结物中所含元素。

表 南海I号出水铜钱X射线荧光(XRF)检测结果

采用拉曼光谱(Horiba XploRA plus拉曼光谱仪)分析手段对铜钱上的锈蚀及凝结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铜钱表面主要附着物有绿锈(孔雀石[Cu2(OH)2CO3]等)、红锈(赤铜矿[Cu2O]、氧化铜[CuO]、硫化铜[CuS]等)及白色凝结物(白铅矿[PbCO3]、方解石[CaCO3]、角铅矿[Pb2CO3Cl2]等)。

三 保护方法

南海I号出水铜钱是由Cu、Sn和Pb等组成的青铜合金,其主要病害是表面铜锈、凝结物覆盖及海洋中可溶盐富集。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流程和方法的选择建立在前期青铜文物本体及病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铜钱的具体情况,依据尽量对文物少干预的原则,以及保护文物原状,最大限度地保留铜钱历史信息的原则,采取清洗(铜锈、凝结物及可溶盐)、缓蚀、表面封护一系列步骤,对铜钱进行保护修复。

(一)清洗

这两枚铜钱表面覆盖有绿锈(孔雀石[Cu2(OH)2CO3]等)、红锈(赤铜矿[Cu2O]、氧化铜[CuO]、硫化铜[CuS]等)及白色凝结物(白铅矿[PbCO3]、方解石[CaCO3]、角铅矿[Pb2CO3Cl2]等),由于样品量限制,本次检测样品中未检测出氯铜矿,但用肉眼观察,可看到部分铜钱表面出现浅绿色点蚀,同时检测到了含氯锈蚀物[3],因此,不能排除该批铜钱的粉状锈腐蚀[4]。此外,海洋出水文物长期受复杂的海洋环境影响,文物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盐离子,其中以Cl-、SO42-、Na+、K+、Mg2+、Ca2+、等离子为主,这些离子严重威胁出水文物安全稳定的保存。因此,清洗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是清除铜钱表面的浮锈和硬结物;然后,脱除文物本体中的可溶盐离子。

1.1 表面浮锈及硬结物清理

该步骤主要是清除铜钱表面的浮锈和硬结物以及覆盖钱文及铜钱纹饰的表面锈蚀物,最终达到去除掉那些不稳定、不均匀的会威胁铜钱本体安全保存的覆盖物,同时铜钱整体视觉效果和谐统一,钱文清晰的效果。清理方法以机械方法为主,必要时辅之以化学方法。

化学清洗试剂的选择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在现有文物保护清洗材料中筛选“最安全”材料;在可以达到清洗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对文物造成“负担”最小的试剂。此外,从清洗效果来看,清洗试剂应具有以下特性,如有良好的润湿能力;可以使污渍分散或增溶,从而能够较好地清除污垢;可以防止污垢再次沉积在文物表面[5]。根据南海I号出水铜钱的情况,表面清理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表面浮锈清理

该类覆盖物一般较为疏松,容易去除,用手术刀的“月牙部位”以打圈的方式轻轻剔除浮锈,然后用棉签擦除剔下来的锈蚀物,边清理边观察,避免清理过度露出铜本体;对于与铜钱本体结合较为紧密的铜锈,在用手术刀剔除铜锈的过程中,可用棉签蘸取2A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1:1)以滚动的方式软化并擦除锈蚀物。

图7 手术刀剔除浮锈

图8 棉签软化擦除锈蚀物

(2)较硬钙质沉积物

该类沉积物一般致密坚硬,沉积在铜钱表面难以用物理方法去除,可首先采用EDTA三钠(EDTA二钠:EDTA四钠=1:1摩尔比)贴敷软化硬质沉积物,然后再以物理方法去除,清理结束后必须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清洗EDTA三钠处理面,清除残留的化学试剂。

(3)坚硬或钱文处沉积物

坚硬的硅质沉积物难以用机械方法或EDTA三钠清除,可采用打磨机或洁牙仪以打磨或震动的方式去除[6];钱文的缝隙处也容易沉积锈蚀物及结晶盐,而采用手术刀等工具难以清理,因此,这部分沉积物可采用洁牙仪慢慢清理。清理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清理程度,避免过度清理,露出铜本体。

图9 EDTA三钠贴敷软化沉积物

图10 洁牙仪清除沉积物

1.2 可溶盐脱除

海洋出水文物长期受复杂的海洋环境影响,文物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盐离子,其中以Cl-、SO4

2-、Na+、K+、Mg2+、Ca2+等离子为主,总体来看各类离子的含量较高,基本上在几百个ppm到几千个ppm之间变化,如此高的含盐量必将对铜钱产生破坏,因此,在经过表面浮锈及硬结物清理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对铜钱进行可溶盐脱除处理。根据该批铜钱的具体情况,主要可采用超声波震动脱盐、循环水脱盐和铝箔还原法稳定三种方式进行脱盐。同时,脱盐过程中采用电导率检测及化学离子滴定法判断脱盐终点。(1)可溶盐离子脱除方法[1]超声波震动脱盐

对于本体保存状态较好的铜钱,可以采用超声波震动加速脱盐。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需要脱盐的铜钱放入塑封袋中,于塑封袋中倒入定量去离子水,排出塑封袋中的空气并密封塑封袋;然后将装有铜钱的塑封袋放入超声波清洗仪中,设置超声波清洗仪的温度为50℃,使其缓慢加热至50℃,持续脱盐30分钟后,关闭超声波清洗仪,使脱盐溶液温度自然降至室温。最后,放置铜钱于脱盐溶液中,持续浸泡24h,用电导率检测仪检测脱盐溶液的电导率;同时取浸泡液样品,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浸泡液中的Cl-、SO42-及Cu2+,监测脱盐程度。待连续三次所测电导率数值稳定且接近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同时可溶盐离子滴定无明显反应时,则表明达到脱盐终点。

[2]循环水脱盐

对于本体锈蚀严重的脆弱文物,不能使用超声波震动加速脱盐,就只能采用循环水加热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将需脱盐的铜钱放入盛有定量去离子水的循环水槽之中,同时使用电热棒加热水槽中的去离子水,并将水温控制在35℃左右,每天通电运行8小时,夜晚断电,让铜钱继续浸泡于去离子水中持续脱盐。脱盐期间每天检测浸泡液电导率,并将数值记录下来。分析每天记录的电导率数值,待数值稳定在一个较小区间内时,则更换一次去离子水,并提取浸泡液,用电导率检测仪检测浸泡液的电导率,并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浸泡液中的Cl-、SO42-及Cu2+,监测脱盐程度。待连续三次所测电导率数值稳定且接近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同时可溶盐离子滴定无明显反应时,则表明达到脱盐终点。

[3]铝箔还原法脱盐

对于局部小孔腐蚀比较严重的青铜文物可以采用铝箔还原法脱盐,该方法可在对文物本体最小干预的情况下,有效去除文物中Cl-。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倒入适量琼脂粉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并搅拌成糊状;然后用压舌板取适量糊状琼脂均匀敷于需脱盐部位;最后,取一小片铝箔贴于琼脂之上,静置进行脱盐(大约需要2-3小时),待铝箔上出现黑色麻点及穿孔时,揭下铝箔,换取新的铝箔继续脱盐,直至铝箔上不再出现黑色麻点时,则表示达到脱盐终点。

可溶盐离子脱除终点判断

脱盐终止的衡量标准,是需要检测数据或实验现象支持的,主要有三类方式:

[1]电导率仪监测水中电导率变化或TDS总量。

图11 超声波震动脱盐

图12 循环水脱盐

图13 铝箔还原法脱盐—脱盐中

图14 铝箔还原法脱盐—调配琼脂糊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溶解性固体总量)用来衡量水中所有离子的总含量,通常以ppm表示。采用电导率检测仪对所提取的脱盐溶液的电导率进行检测,记录并对比前后的检测数值,从而判断是否达到脱盐终点。待连续三次所测电导率数值稳定且接近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则表明达到脱盐终点。

[2]离子滴定检测

采用化学离子滴定法对脱盐溶液中的Cl-、SO42-及Cu2+进行检测,监测脱盐程度。待可溶盐离子滴定无明显反应时,且上述电导率检测中连续三次所测电导率数值稳定且接近去离子水的电导率时,则表明达到脱盐终点。

a.氯离子的检测

原理:Ag++Cl-→AgCl↓的硝酸银和氯化物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硝酸。

滴定方法: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体积比1:1),使样品充分溶解。滴入两滴硝酸银水溶液(0.1mol/L),摇匀,于暗背景处观察溶液中是否有白色絮状悬浮物,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样品中有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的检测

原理:Ba2++SO42-→BaSO4↓硫酸根与钡离子结合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但有许多不溶性钡盐也为白色,但它们多溶于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因此硫酸根离子时,通常先是用硝酸使实验环境酸化,排除碳酸根的干扰,然后加入氯化钡,看是否有沉淀生成,以此确定液体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c.二价铜离子检测

原理:Cu2++4NH3·H2O→[Cu(NH4)]2++2OH-+4H20; 2Cu2++[Fe(CN)6]4-→Cu[Fe(CN)6]↓,产物为红棕色沉淀。

滴定方法: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体积比1:1),使样品充分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体积比1:1)使溶液呈碱性,在溶液中加入醋酸溶液(6mol/L)将溶液酸化后,再加入亚铁氰化钾溶液(0.1mol/L),如果有红棕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样品中存在二价铜离子。

(二)缓蚀

缓蚀即选择对青铜器腐蚀有抑制作用的缓蚀剂,以减缓青铜器在介质中或环境中的腐蚀[7]。缓蚀剂是一种当其以一种浓度和形式存在于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延缓金属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亦可以称作腐蚀抑制剂[8]。

在筛选青铜文物缓蚀剂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文物保护原则,即遵循文物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及可再处理原则;二是毒性小、环境友好原则,即所选缓蚀剂尽量对人和环境危害小;三是所选的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具有长期稳定性。此外,对于阻止大气腐蚀用的缓蚀剂也有以下几点特殊要求:a.热稳定性好,不会受热分解,并且当温度发生改变时,其缓蚀效果依然可以保持;b.当其所处环境相对湿度增大时,其缓蚀性质不发生改变;c.对特定文物可以达到其本体及环境所要求的缓蚀效果;d.其所处介质化学性质的变化对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产生的影响小[9]。现阶段,常用的缓蚀剂包括:BTA(苯并三氮唑),它与铜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可在铜器表面上形成类似高聚物线状结构的保护膜;钼酸钠和BTA混合会使缓蚀效果加倍,因为钼酸钠溶液会使金属的纯化膜抵御氯离子的能力提高,并能降低某些金属点状腐蚀小孔中氯离子的富集作用,随钼酸钠的浓度提高,作用越明显;倍半碳酸钠既清除氯化物又起缓蚀作用。目前在青铜文物的保护中,BTA是最普遍的缓蚀剂[10]。本次预处理的铜钱整体保存状态较好,依据最小干预原则,本次缓蚀操作选择BTA对其进行缓蚀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1]对于保存状态较好的铜钱,脱盐结束后,将其放于真空干燥箱中,调节温度为120℃,使其温度缓慢升至设定温度,烘干铜钱;等待铜钱烘干后,调节干燥箱温度为60℃,待温度下降至设定温度后将铜钱取出,在铜钱表面均匀涂刷3%的BTA的无水乙醇溶液,注意涂刷均匀;然后将铜钱放置于室温中,等待缓蚀剂固化;最后,待缓蚀剂完全固化后,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擦除铜钱表面残留的BTA结晶。

[2]对于保存状态较差,疏松多孔的铜钱,不可放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可将其浸泡于无水乙醇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在铜钱表面均匀涂刷一层丙酮,待丙酮完全挥发后,在铜钱表面均匀涂刷3%的BTA的无水乙醇溶液;最后,待缓蚀剂完全固化后,用棉签蘸取无水乙醇擦除铜钱表面残留的BTA结晶。

(三)封护

环境因素是影响青铜文物腐蚀行为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环境中的H2O、O2及Cl-。表面封护是指为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在其表面涂刷天然或合成材料,以隔绝或减少环境中有害因素对文物的侵蚀,从而达到保护文物的效果。

青铜文物封护材料应具有可逆性、透明性、惰性和化学稳定性,防水、耐污染、抗老化,并且和文物本体的膨胀系数接近,其选择与其保存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对于室内保存的青铜文物,可选用微晶石蜡、丙烯酸树脂、干性油等材料;而对于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的青铜文物来说,则可选择聚氨酯、氟碳、有机硅等材料。该批铜钱保存于博物馆库房或展厅中,且整体保存状态较好,因此选择广泛应用于青铜文物表面封护的B72进行表面封护处理。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进行过缓蚀处理的铜钱表面均匀涂刷3%的B72的丙酮溶液,封护前应确保铜钱仍处于干燥状态;根据铜钱的保存状态可进行2-3次封护,重涂间隔建议12-24h,第二遍涂刷方向应与第一遍方向垂直,如此可使表面封护膜厚度均匀。封护结束后将铜钱置于干净的室温环境中,等待封护材料完全固化。

(四)保存

文物的腐蚀破坏由文物本体的状态和其保存环境双重因素决定,因此,文物保存的微环境特点是保护处理后的文物能否长期稳定保存的关键因素。对于该批铜钱来说,建议将其保存温度控制在20℃±2℃,并注意保持一天之内环境温度变化<2℃;相对湿度推荐值为<40%±3,同时应尽量控制一天之内相对湿度不要出现大的波动。青铜文物对光照不敏感,因此光照度300Lux以下不会对该批铜钱的保存造成影响。此外,应注意保持文物保存环境干净,以免环境中粉尘等颗粒污染物、SO2等污染物加速青铜文物腐蚀。

(五)定期检查

对于保护处理后青铜钱币,应定期检查其保存情况。可分别在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等,定期观察文物表面形貌,对比文物保存及锈蚀情况,发现锈蚀出现后,及时对其进行再次保护处理,以免病害愈演愈烈。

四 讨论

文物的保护、修复方法是一套成系统、有步骤的研究与操作过程,需要文保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不断探索、学习。

首先,要明确文物,尤其是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理念,并能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与基本原则,尽可能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轻易改变。

其次,在对现有材料妥善应用的基础上,主动引进、开发新的文保材料。目前用于文保的材料大多是从其他行业移植改性而来,缺乏专门性,往往在可逆性、稳定性、耐老化上存在着各种缺陷,并非都适用于材质复杂的文物之上。因此,我们需要在最小干预的前提下,不断在众多材料中优中选优,采用稳妥的材料和技术解决问题。当然这一筛选过程需在充分的理论支持及实验室科学数据的支撑下选择新材料、新方法。新材料、新方法的使用,需要建立在反复试验、老化试验的基础上才能用于文物保护。

第三,努力探索新的检测分析手段在文博行业中的应用,总结、积累适用于青铜文物科学检测的基础数据。例如:俄歇电子能谱(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在文物成分分析中或许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作为目前流行的X射线荧光(XRF)的补充与替代。

第四,文物保护是一门跨学科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各学科知识的积累,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作为从业者应当有意识地研究金属腐蚀机理及形成各种腐蚀产物所需要的条件。争取全面掌握减缓或控制青铜腐蚀的方法,实现文物的青春常葆。

第五,文物预防性保护必须做在一切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前面,因此对文物最佳保存环境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与文物保护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及大气污染物,而预防性保护工作必须全盘考虑方方面面,重视跟踪监测、记录文物在各种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及变化数据,能为预测文物寿命、控制腐蚀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感谢国家文物局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感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乃胜老师、马菁毓老师的不吝赐教,感谢河南博物馆杜安老师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注释:

[1] 田兴玲, 李乃胜, 张治国等:《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铜钱的腐蚀研究》,《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S2期。

[2] 编者按:北宋继承前代短陌之制,太平兴国二年(977),官方正式规定公私出纳统一以77文作100文计量,因出自官省,故亦称“省陌”。故:1贯=770文。

[3] 范崇正,王昌隧,王胜君等:《青铜器粉状锈生成机理研究》,《中国科学》,1991年第3期。

[4] 程德润,赵明仁,刘成等:《古代青铜器“粉状锈”锈蚀机理新探》,《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1期。

[5] 刘梵,马赞峰,闫宏斌等:《石质表面的锈色与清洗》,《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科学出版社,2005年,131页。

[6] 杜安,周双林:《几件青铜器的科学分析和修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第3期。

[7] 徐群杰,潘红涛,邓先钦等:《青铜器文物的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8]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技术手册》,文物出版社,2014年,94页。

[9] 苗红,马菁毓,张月玲等:《铜合金艺术品的保护处理》,《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科学出版社,2005,103-104页。

[10]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技术手册》,文物出版社,2014年,95页。

(责任编辑 于 放)

张颔先生逝世

中国钱币学会第一至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名誉理事、中国钱币学会第一届至六届学术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张颔先生因病不幸于2017年1月18日逝世,享年97岁。

张颔先生1920年出生于山西介休,毕生从事古史研究,领域涉猎古文字学、考古学、晋国史、钱币等诸多方面,特别是由先生编纂整理的学术巨著《侯马盟书》,揭开了我国春秋史研究新的一页,被国内外史学界公认为新中国考古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张颔先生研究范围以商周青铜器铭文为首,涉及泉币文字、玺印、镜铭等许多方面,环视斯学,其研究成果无与伦比。

作为中国钱币学会理事和学术委员,张颔先生对中国钱币学会的发展一贯给予了大力支持。先生学养深厚、达观睿智、虚怀若谷、严谨求实的风范至今难忘,我们为失去了这样一位学界前辈而深感痛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