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职业性哮喘及其预防

时间:2024-06-05

文/刘喜房 图/徐建军

职业性哮喘属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其患病率占哮喘病人的2%~15%,是由于接触工作场所中职业性变应原或刺激性化学物质后引起的气道疾病。

职业性哮喘属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肺功能改变以及治疗与普通哮喘没有差异,只是在发病机理上与普通哮喘有所不同,其患病率占哮喘病人的2%~15%,是由于接触工作场所中职业性变应原或刺激性化学物质后引起的气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接触职业致喘物后出现的发作性胸闷、气急、喘息、哮鸣音,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发生与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职业性哮喘发病人员一般具有特应性体质,与患者的遗传基因有关,这些人群接触致喘物后较易发生哮喘。

职业性哮喘的诱因

职业性变应原和刺激性化学物质可导致职业性哮喘,已经查明的职业性致喘物有200 多种,分布于化工、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粘合剂、制药、纺织、印刷、油漆、颜料、照相、冶炼、电子、农药、家禽饲养、木材加工、印染、美容、皮毛加工等行业。呼吸道吸入是患职业性哮喘的主要途径,少数化学物可通过皮肤接触致病。

可导致职业性变应性哮喘的常见变应原有12 类,一是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萘二异氰酸酯(NDI)等。二是酸酐类:邻苯二甲酸酐(PA)、马来酸酐(MAHI)、偏苯三酸酐(TMA)、四氯苯酐(TCPA)、六氢苯酐(HHPA)等。三是多胺类:乙二胺、二乙烯二胺、三乙烯四胺、氨基乙基乙醇胺、对苯二胺、哌嗪等。四是金属类:铂复合盐、钴盐。五是剑麻。六是药物:含ß—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含6 氨基青霉烷酸(6-APA)结构的青霉素类和含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的头孢菌素类,以及铂类抗肿瘤药物。七是甲醛。八是过硫酸盐类: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等。九是生物蛋白类:米曲霉α—淀粉酶、枯草杆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实验动物等。十是木尘类:西方红雪松、东方白雪松、伊罗科木、黑黄檀木、非洲枫木等。十一是大型真菌。十二是天然乳胶。

可导致反应性气道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刺激性化学物有14 类,一是酸类:硝酸、盐酸、硫酸、铬酸、氯磺酸等。二是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五氧化二氮等。三是氯及其化合物:氯、氯化氢、二氧化氯、光气、双光气、氯化苦、二氯化砜、四氯化硅、四氯化钛、三氯化锑、三氯化砷、三氯化磷、三氯氧磷、三氯硫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硼等。四是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等。五是氨。六是臭氧。七是酯类:硫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氯甲酸甲酯等。八是金属及其化合物:铍、铂、汞、锰、氧化银、硒化氢、羰基镍、五氧化二钒等。九是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三氧乙醛等。十是氟代烃类:八氟异丁烯、氟光气、六氟丙烯、氟聚合物的裂解残液气和热解气等。十一是混合烃类:汽油、煤油、润滑油、柴油等。十二是有机农药: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溴甲烷、百草枯等。十三是军用毒气:氮芥气、亚当氏气、路易氏气等。十四是其他:磷化氢、氟化氢、一甲胺、二甲胺、四氯化碳、环氧氯丙烷、五氧化二磷、三氯氢硅、某些物质燃烧烟雾等。

职业性哮喘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职业性哮喘表现为工作期间或工作后出现咳嗽、喘息、胸闷或伴有鼻炎、结膜炎等症状。症状的发生与工作环境有密切关系。由高分子量职业性致喘物诱发的速发性哮喘反应,表现为患者进入工作环境即出现哮喘症状,离开现场后症状迅速缓解,具有接触工作环境—哮喘发作—脱离工作环境—哮喘缓解—再接触再发作的特点。由低分子量致喘物诱发的职业性哮喘则表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哮喘症状出现在下班后某段时间,因而易被人们忽视或误诊。

职业性哮喘的诊断

依据GBZ 57-2019《职业性哮喘的诊断》进行诊断。根据确切的职业性变应原或可导致反应性气道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刺激性化学物接触史和哮喘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特异性变应原试验结果,参考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哮喘或呼吸系统疾患后,方可诊断。

首先,明确诊断。根据哮喘的诊断标准,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症状发作时的体征,结合肺功能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其次,明确哮喘与职业的关系。仔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及过去史,一般可获得线索。出现下列情况可怀疑哮喘,如患者既往无哮喘史,在开始新工作或工作中接触了新的材料后出现哮喘;患者工作环境中有致喘物;在同一环境中工作的同事有类似发作的病例;哮喘发作与工作环境有关,下班或调离工作后症状缓解。

第三,寻找致喘物。通过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如特异性皮肤试验、血清学试验及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可帮助查找职业性致喘因素。目前,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被认为是筛查职业性致喘物最有诊断价值的方法。

职业性哮喘的治疗

职业性哮喘治疗的目的在于迅速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的气道反应性,防止气道出现不可逆改变。一旦确诊职业性哮喘,患者应迅速脱离易致敏环境。避免与致敏原接触,是治疗职业性哮喘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反复暴露于致敏环境会加剧气道炎症。治疗时要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低氧血症。药物及用法主要是重复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抗胆碱药物和静脉应用氨茶碱等。严重哮喘发作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者,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治疗。哮喘患者长期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方案,目标是达到并维持症状控制,维护正常活动水平,尽可能维持肺功能正常的目的。

职业性哮喘的预后

对于职业性哮喘患者,重在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在肺功能正常和致病因素明确的情况下,及时脱离原工作环境可以完全康复。影响职业性哮喘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接触时间、起病年龄、特应性体质程度、肺功能损害程度和气道反应性高低等。当患者出现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并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并发症时,则预后不良。

职业性哮喘的预防

预防职业性哮喘,可在改进生产工艺、加强个人防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进行。

在生产工艺中,采取非致喘物质代替致喘物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加强生产工艺的自动化、密闭化,控制致喘物质作业场所浓度,降低浓度的方法有通风除尘、改良工艺、加强维修、清洁生产、及时处理废品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检测生产场所致喘物的浓度等。

在个人防护上,可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接触,避免致喘物质进入人体。

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新录用人员、转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上岗工作,对特应体质人员进行致敏物实验,对体检出的特应性体质人员合理安排。对生产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使工人了解职业性哮喘特点和防护知识,发现哮喘症状及时诊断或排除职业性哮喘,对明确的职业性哮喘病人及时调离接触岗位,及早进行治疗,避免反复接触加重气道炎症。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按照GB/T 16180-2014《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进行。(本文作者单位系河北省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