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危化品安全监管现状与建议

时间:2024-06-05

文/陈亮 侯静 段万里

认真审视城市危化品行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监管工作面临的突出共性问题,积极借鉴先进省市在监管上的经验和举措,思索危化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对策,是摆在新时代危化监管人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今年以来,全国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安全事故呈多发频发态势,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影响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笔者所在的山西省晋城市,作为山西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多,危化品产品种类广,危化品企业分布散、安全管理水平不平衡,都为全市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晋城市危化品行业发展现状

危化品企业及产品情况

首先是危化品生产企业。晋城市现有危化品生产企业32 家,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危化品生产企业16 家,涉及重点监管的危化品企业30 家,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24 家。这32 家企业全部取得由山西省应急管理厅颁发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的危化品主要品种及产能为:合成氨196 万t、甲醇104 万t、二甲醚20 万t、硫铵15 万t、双氧水15 万t、己内酰胺10 万t、煤制油10 万t、氰化钠2 万t、甲酸钠2 万t、甲酸钙1 万t、硫酸钡1 万t、糠 醇1 万t、糠 醛5 000 t、硫化钠5 000 t,液化煤层气日处理量合计515 万立方米,年溶解乙炔110 万立方米。

其次是危化品经营企业。晋城市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418家(其中油库2 家,加油站244家,危化品经营单位172 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10 家。

再次是危货运输企业。全市共有危货运输企业17 家,共有危化品运输车辆914 辆,其中主车465 辆,挂车449 辆。全市危化品运输企业经营范围情况为:1 类1 项运输企业3 家,经营具有整体爆炸的物质和物品;2 类1 项运输企业12 家,经营CNG 压缩天然气、LNG 液化天然气;3 类运输企业5 家,经营汽油、柴油、二硫化碳;6 类1 项、8 类运输企业1 家,经营氰化钠、液碱。

最后是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晋城市陵川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已于2017 年落地投运。该项目目前可处置的危险废物类别主要有:HW06 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34 废酸、HW35 废碱、HW37 有机磷化合物废物等20 余类,年可处置危险废物3 万t,其中固态危险废物5 000 t,液态危险废物1 万t,半固态危险废物1 万5 000 t。

晋城考察组一行赴山东明化集团考察市场化安全管理提升项目

危化品监管及生产事故情况

2017-2019 年,晋城市紧紧把握危化品安全监管这个重中之重,以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为总抓手,全面部署推进了摸排安全风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推进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应急基础建设、强化宣教人才培养等6 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摸清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化工医药和油气长输管线企业底数和基本情况,集中开展了危化品罐区、特殊作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改造等多个专项整治,投入近百万元,组织了4 场大型危险化学品企业综合应急演练,培训了全市涉及危化品的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近8 000 人次,建成了晋城市中部、东部、西部3 个危化品安全生产综合救援基地,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9年8 月,全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投入约7.5 亿元。

经过多方努力,晋城市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2017 年仅发生1 起一般事故、死亡2 人,2018年发生2 起一般事故、死亡3 人,2019 年1-7 月,未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全市危化品行业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梳理汇总近年来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检查、综合督查发现的问题,晋城市危化行业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共性问题:

一是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在各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还是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仍然对当前危化品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认识不到位,片面认为只要不出事故,安全工作可紧可松。

二是部门协调配合不给力。通过督查调研了解到,个别行业主管部门仍未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意识,对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未做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片面强调不懂危化品安全、不会干危化品安全监管。特别是在危化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中,有的部门对“按职能分工负责”的工作任务重视不够,往往以“不涉及、无职能”为借口一推了之,导致了市县的危化品综合治理工作主要压在市县应急局,市县应急局的工作重点压在危化科股室,综合治理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三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其一,表现在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教育培训不到位,经验性违章依然突出,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监测报警处置不及时,有些现场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其二,部分危化品企业的重生产、轻安全,只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安全投入,企业安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其三,对于监管部门的要求落实不到位,如半数以上企业安全仪表系统改造工作进展缓慢。其四,外包管理不严格。企业对外包工人培训不到位,管理不严格,对特殊作业人员的资格审查不严,假证较多,加之外包企业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整体素质差,外包人员事故时有发生;其五,事故应急处置水平低。从事故的调查分析来看,多数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扩大都与救援不当关系密切。危化品企业应急培训不到位、应急救援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应急演练不到位就是一块明显的短板。

四是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不达标。晋城市危化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全市具备化工及相关的专业的安监干部不足10%,部分县区和部门甚至无专业监管人员,专业监管人员比例远达不到国家75%的要求。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引不进来”。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危化品行业,一旦发生事故,责任追究首当其冲,监管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危化品监管人员心理压力过大,鲜有人愿意从事危化监管工作。另一方面是“走不出去”。由于危化品监管工作的繁重复杂,监管人员难以挤出时间参加专题培训,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导致监管人员接受培训较少,专业知识匮乏,监管队伍专业性和监管能力不能满足监管需求。

五是危化品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一是近年来,因环保治理或重污染天气减排,多数危化品生产企业频繁开停车或限产,对生产安全十分不利;二是多数危化品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频繁开停车或限产,企业亏损更严重,安全投入无法保障,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发展对策与工作建议

结合笔者今年7月赴广东省茂名、惠州,浙江省宁波、山东省济南等地学习考察所获,就进一步加强危化品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购买服务,招引专家人才。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在浙江、山东,都在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加强政府购买服务,一方面,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指导服务和检查工作,帮助企业排查诊断安全隐患,同时把从业人员能力建设、专业监管力量配备纳入指导服务范围。开展法规标准政策、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特殊作业管理等教育培训,全面系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如广东省惠州市,自2011 年以来,累积投入了1 018 万元,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大亚湾石化区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有效地消除隐患并遏制事故发生。另一方面,重金礼聘,吸引高水平专家和高学历专业人才。如广东省茂名市,签约茂名化工学院退休教授在应急局坐班;引进22 名全日制化工、安全类专业人才,其中高工2 人、博士1 人、硕士7 人、注册安全工程师8人,年薪20 万~50 万不等。他们在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技术升级改造、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建设智慧平台,推进科技兴安。通过观摩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茂名、惠州基地以及宁波北仑区在线监控平台,笔者真切地触摸到科技助力安全监管的成效,深切地感受到安全监管和应急调度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跨越式发展。从指挥大厅报警信息的一目了然,到无人机深入现场画面的实时回传,从大数据支撑的智能分析决策,再到现场救援的精准调度,不断彰显科技兴安的磅礴力量。

三是引入市场监管,助力安全生产。在面向市场,引入第三方助力安全监管方面,本次学习考察中主要接触到3 种模式。

第一种“惠州模式”,常态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监管服务。从2016 年开始,惠州市累计投入860万元,委托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派驻一支专业队伍对石化区重点企业、重点作业环节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对危化品企业动火、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八大特殊作业、装置开停车及检维修等进行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各类问题隐患,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第二种“北仑模式”,依托金融杠杆发挥责任保险安全支柱作用。宁波市北仑区在全区65 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以及使用取证企业中全面探索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服务”模式,发挥其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事后理赔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促进企业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目前,65 家危化品企业已实现应保尽保,由保险公司帮助开展各类安全技术服务85 家次。

第三种“明化模式”,实施安全管理提升项目。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瑞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通过评估、辅导、培训等工作,系统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等级,专家辅导的费用约每人每日1 万元。合作运行一年半来,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企业领导和员工的高度认可。

四是抓住关键少数,推进责任落实。紧紧抓住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逐步加强企业“一把手”的培训、考核、管理,从头传导监管压力,力求监管效能最大化。今年4月以来,惠州在全市危化品企业中实施主要负责人考核制度、主要负责人述责述安制度、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安全风险研判制度、安全承诺公告制度等“五项制度”,主要负责人培训考核后经补考仍然不合格的一律让其所属企业停产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定期到应急局述责述安,这些举措突出抓好主要负责人这个安全生产的“关键少数”,有效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应急水平。加强城市危化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借鉴惠州基地危化品应急救援专业队运行经验,以“企办政助、共建共享”的模式,依托消防、堵漏大队等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建立系统培训计划,配置特种抢险设备和物资,建设一支以堵漏、洗消、灭火、工程抢险、气体防护为核心业务的危化品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进一步提升应急演练水平,要对制定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应急“盲”演,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危化品救援队与全市危化品企业签订有偿应急救援服务协议,为企业提供预防性检查、培训、演练、风险作业监护、堵漏及应急救援等专业服务,以业务开展保障队伍战斗力。

六是营造稳定环境,促进安全发展。安全稳定的政治、生态、社会环境,是企业安全、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大中型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更是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不能搞运动式的调控,要真正掌握企业安全生产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要求,顺应企业安全发展的规律,积极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引导规范企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