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材机械行业危险因素辨与识

时间:2024-06-05

石兴 王朝富

在辨识较大危险因素上,建材行业与机械行业的手册都紧扣行业特点,编制出针对性、规范性的手册,希望能分别为行业企业提供辨识与防范的指导。

建材行业 水泥占比最大

较大危险因素的确定

《建材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主要由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TC”)编写组编写。

编写组根据对建材行业安全现状的调研和近几年建材行业事故案例跟踪情况,总结出建材行业主要安全生产事故类型有11类,按照伤亡总人数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爆炸、中毒窒息、坍塌、机械伤害、灼烫、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起重伤害和火灾。其中,爆炸、中毒窒息、坍塌、灼烫和火灾这5类事故,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较大以上事故。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和起重伤害,这6类事故在建材行业多发,而且往往是多种事故伤害组合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根据2006-2010年的统计数据,《手册》所列五大类事故,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耐火材料和石膏板五个行业,伤亡人数基本列在建材行业的前列。水泥行业的坍塌、火灾、窒息、中毒、灼烫、高处坠落、车辆伤害、机械伤害等各类事故起数,远高于其他建材行业。水泥行业伤亡人数约占建材行业总伤亡人数的38%。因此,《手册》中水泥部分内容所占篇幅最大。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大量用到各种燃气窑炉,火灾、爆炸事故明显比其他建材行业高发。平板玻璃行业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相对高发。另外,耐火材料和石膏板生产企业常发生机械伤害、火灾和爆炸事故。

主要基于建材行业以上特点,《手册》确定了较大危险因素。

风险辨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期调研和实践经验,建材行业的风险辨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3个方面:一是风险辨识不全面,一些重要风险遗漏;二是风险辨识方法单一,没有对风险点进行分析、评估,整改难度大;三是风险辨识不规范,没有明确的依据,尺度不一,企业无所适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手册》提出了应对之策。首先,尽量保证风险辨识的全面性。结合建材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特点,编写组充分征求相关企业、专家的意见,全面梳理了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尽量做到全面。其次,注重科学性。《手册》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建材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并以表格形式展现。最后,规范性。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和防范措施的制定,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或吸取相关事故教训。其中所列较大危险因素,按照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编制,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按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编制。

2010年1月25日,安徽省巢湖市某水泥有限公司6名检修工人在检修煤磨袋式除尘器时,因CO浓度超标,与空气混合引起了爆炸事故,4人受气浪冲击从高空摔落死亡。结合这起案例及同类的煤粉制备系统事故的分析,并充分征求相关企业、专家的意见,《手册》中辨识出了煤粉制备系统的7个较大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以及依据,具体请参见《手册》。

典型较大危险因素及预防

《手册》重点关注了建材行业中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耐火材料和石膏板等5大类建材产品制造企业。建材行业其他类型企业,可以参照《手册》,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

《手册》中,水泥部分是重头戏。它的典型较大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内容,涵盖了原料堆场堆取料作业、原料堆场防护装置设置、煤粉制备系统防火防爆等主要工序和设备,并关注了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辅助工序和设备,如余热发电、脱硝、协调处置、化验室、厂内机动车辆等。

平板玻璃部分突出了可燃气体防火、防爆,二氧化硫、液氨防中毒的风险辨识和防范;建筑卫生陶瓷部分突出了防喷雾干燥塔、煤气发生炉火灾、爆炸事故的内容;耐火材料部分突出了防煤气发生炉锅炉爆炸、竖窑维修防中毒窒息等内容;石膏板部分突出了导热油系统、仓库防火灾、爆炸等内容。

新工艺、新设备的较大危险因素辨识

《手册》充分考虑到新工艺、新设备的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水泥部分包含了新型干法水泥风险较大的脱硝工艺(燃烧烟气中去除氮氧化物的过程),重点防范氨水、氨气的中毒、爆炸、灼烫等事故,余热发电(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防范锅炉爆炸、酸碱灼烫、中毒、窒息事故等,以及最近发展较快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城市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技术),着重防范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平板玻璃部分包含了在线镀膜技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实现不离线镀膜的技术,优点是设备小、生产成本低、污染小等),重点是防范火灾、爆炸事故;建筑卫生陶瓷部分包含了喷雾干燥技术,重点预防火灾、爆炸事故,以及机械手喷釉技术,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等内容。

给企业的建议

第一,加强培训、学习。作为《手册》编写的主要组成单位,CTC正在组织编写《手册》配套的企业培训材料,其中将包含典型事故案例和良好实践。培训材料是多年来CTC承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课题,统计分析国内外事故案例的精华编辑完成。

其次,要举一反三。由于建材行业门类众多,企业千差万别,且风险动态多变,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手册》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企业参照《手册》时,应举一反三,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辨识,并采取防范措施。

最后,加强交流沟通。建材企业之间应加强沟通、分享经验教训,实现共同提高。相关部门还应创造条件,推动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学习。

机械行业 辨识控制“点多面广”

机械行业一般采取离散制造工艺,其工序及工艺装备繁杂,动力、传动、控制系统及运动方式多种多样,生产设备设施呈立体、交错、多层,遍布企业的空中、地面和地下,其大多数危险因素虽然不构成重大风险,但危险因素的“点多面广”是行业的一大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危险因素的辨识和控制。

涵盖10部分88项危险因素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机械行业指导手册》)共分为10个部分,分属于两个大的方面: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焊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热处理与电镀工艺、涂装工艺等6个部分,主要依据机械行业的制造工艺;电气设备、特种设备、公用辅助设备设施、建筑及消防等4个部分,则是机械行业各种类型企业共有的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机械行业指导手册》中所列的均为较大危险因素,因此上述制造工艺不包括机械行业所有的制造过程或生产活动,如装配、钣金、检测检验等尚未包括在内。

《机械行业指导手册》中的每个部分又辨识出若干个较大危险因素,共计88项,这些较大危险因素,由编写小组的成员在分析机械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事故案例,并依据相关法规标准要求而确定,然后又到部分机械行业企业中征求意见,最后又由业内技术专家进行综合评审。因此,《机械行业指导手册》中的较大危险因素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作为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实施有效防范措施的重要依据。

《机械行业指导手册》中的较大危险因素,包括了人的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状态等内容,采取列表的表现形式,以便清晰表述每项较大危险因素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控制措施,并方便查询。在确定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结合了机械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既涉及通用的制造工艺,也突出了较危险的关键环节,如对铸造、热处理与电镀、涂装等危险工艺辨识的较大危险因素的数量较多一些。

结合了机械行业企业较大的事故案例,以造成事故的原因为导向,危险因素的辨识,如吸取2014年江苏省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8·2”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对涉及粉尘爆炸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重点辨识。

与此同时,编写组还特别分析了机械行业企业事故的变化情况,对检修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设施、作业环境进行了重点辨识。结合了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现实状况,如机器人加工、FMS(柔性制造系统)、网络制造、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的安全问题。结合了机械行业企业数量多,管理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在辨识较大危险因素中,突出了法规标准的规范要求,以此不断提升企业依法治安的自觉性。

如何做好较大危险因素的控制

企业开展较大危险因素的辨识和管控,辨识是基础,控制是重点。因此,在《机械行业指导手册》中设置了“主要防范措施”一栏,企业在实施主要防范措施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严格执行“主要防范措施”。该内容依据法规标准的规定,并结合机械行业企业的成功经验,是控制该项较大危险因素的基本要求,企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执行。

企业在落实这些控制措施中,应分析研究其规定的意义、作用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然后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制订的具体对策,既满足《机械行业指导手册》的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

企业在落实这些控制措施时,应充分结合其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认真搞好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工作,在建设阶段就将主要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提升本质安全性。

对企业落实的建议

为更好地落实《机械行业指导手册》的要求,建议如下:

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管控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对该项工作的认识。要通过《机械行业指导手册》的教育培训,了解机械行业中什么是较大危险因素,如何进行辨识和控制,控制措施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实施方案等,以便该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进行动态管理。结合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企业的变化情况,对较大危险因素进行动态管理。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比较,以2016版的《机械行业指导手册》为基准,做出适当的增补。

三是注重融合,多管齐下。注重将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管控与企业的其他安全工作有机融合,多渠道综合发力,如与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风险公告等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石兴,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与环保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朝富,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

编辑 包冬冬 秦运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