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全建业 吴春红
【摘要】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关于传统家训的研究中,鲜有将传统家训与党员干部教育结合起来的。文章旨在通过梳理两者相关联的内容,探讨传统家训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价值和应用路径。
【关键词】传统家训;党员;干部教育;价值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0)05-0027-04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而每个家庭成员在恪守家训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家风。2015年2月27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可见,家训形成家风,家风连着作风。因此,家训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传统家训蕴含育人哲理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其中,修身之学、齐家之法、清廉之风和处事之道是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1.传统家训蕴含修身之学
党员干部教育讲究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以个体修身为基础的。传统家训中关于个体修身的论述较多,是个体行为道德养成的主要工具。一是注重学习。汉高祖刘邦在《手敕太子》中写道:“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刘邦眼见儿子识文断字还不如自己,内心甚为着急,于是督促儿子要勤于学习。很多传统家训都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如《章氏家训》的“传家两字,曰耕与读”,《王氏家训》的“诗书第一”,《曾国藩家训》的“读书不二”等等。二是强调立志。传统家训中强调立志是成人成事的根本。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写道:“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它强调了个人应该立什么志、如何立志的问题。诸葛亮在《诫子书》也讲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它告诫子孙后代,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三是突出勤劳。《朱子家训》写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在朱柏庐看来,整理和打扫这样的小事,是养成个人有序生活的好方式。传统家训中诸如勤学、立志、勤劳等,都是当今一名合格党员干部必备的品质,也是党员干部教育中的必修内容。
2.传统家训蕴含齐家之法
传统家训作为古代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主要强调正确处理以下三对关系。一是父子关系。传统家训强调“父慈子孝”,即父辈要对晚辈慈祥,而晚辈对父辈孝顺。清代康熙皇帝向诸皇子指出:“父母之于儿女,谁不怜爱?然亦不可过于娇养。若小儿过于娇养,不但饮食之时节,抑且不耐寒暑之相侵,即长大成人,非愚则痴。”这就指出了长辈处于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要为晚辈树立榜样和表率。对于子女而言,孝顺则是判断一个人本性善恶的最基本的品行。二是兄弟关系。传统家训讲求“兄友弟恭”。如果兄弟之间不团结、不和睦,那么家庭生活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就会连帮助的人都难以寻求。司马光在《家范》中写道:“夫兄弟至亲,一体而分,同气异息。”这就强调兄弟之间可以是至亲至爱的,就好象同出一体,同气异息。三是夫妻关系。《颜氏家训》认为:“夫妇之道,天地之义,风化之本原也。”夫妻之间的关系犹如天与地、乾与坤之间的关系,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司马光在《家范》中提出“谁说女子不如男”,认为妻子不仅要有德行,还应该辅佐丈夫,能起到规劝和警醒的作用。可见,传统家训要求夫妻之间互相礼让、相敬如宾,以此成就和谐家庭。从当前来看,夫妻关系和睦,家庭幸福,有利于促进形成良好的干部作风。
3.传统家训蕴含清廉之要
在传统家训中,清廉是对为政者一致的要求,是为官者必须具有的个人素养。北宋开封知府包拯以清廉被后人尊称为“包青天”。他用刻在石碑上的家训警告后人:如果有为官者贪赃滥权,就会被驱逐出家族,就是死后也不能埋入祖坟。如果不听从他的劝诫,就不是包氏子孙。这样的家规家训,对于当前营造干部清正、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家训还认为,官员要想做到廉洁,必须养成勤儉的品德。曾国藩要求子女做到“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秤出,本月用之,只准赢余,不准亏欠”,不仅强调廉洁的重要性,而且更加注重廉洁修身之法。这也是对今天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
4.传统家训蕴含处事之道
中国素来自称礼仪之邦,在为人处事上有着独特的艺术。一是谦恭。在传统家训中,人们非常注重谦恭和忍让。清代石成金治家有方,在《长生法》中写道:“遭拂逆事,我须以谦虚意受之;对错误事,既往勿究,恶毒言浮词勿听。”在他看来,遇到让自己不满意的事,要以谦虚的心态接受;对于别人的错误,不要过于追究,对于别人恶毒的评价也不要轻易听信。二是诚信。《弟子规》中关于诚信的论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在于告诫人们开口说话,诚信为先,要用心去履行自己所说之话。宋代刘清之在《戒子通录》中也写到:“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他道出了诚信的最高境界,即所说之话和所做之事,能够经得起检验。三是谨交。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他认为与善良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开满芝兰花的房间,待的时间久了,自己身上也会沾染花的香气;与品行不端的人长相处,就像进到了卖腌鱼的店面,呆的时间久了,自己身上也会沾染腥臭味。这既阐述了谨慎交友的道理,更是给出了谨慎交友的方法;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家训蕴含育人之道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借鉴
培训理念、培训方式的改革创新,是事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重大课题。对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都是源于组织和学员的需求,而传统家训中蕴含着很多育人之道和育人方法,可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培训提供重要借鉴。
第一,传统家训中所鼓励的“循序渐进”,是创新培训理念的重要依据。孔子的弟子颜渊曰“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道出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育之道。司马光在《家范·家居杂仪》中,从父母到子女,从长辈到晚辈,从主人到仆人,根据身份和年龄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习修内容和行为要求,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育人思想。其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认识是“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党员干部接受理论和党性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无论是培训班学制的规定,还是课程体系设计,抑或是专题授课,都需要遵循“循序渐进”。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对于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干部应有不同的要求,既要分级分类培训,又要突出培训重点,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科学思想方法,真正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高效运行和良好效果。
第二,传统家训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重要依据。在《论语·先进》中,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截然相反。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曾国藩家书》中讲到,曾国藩不仅根据五个兄弟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导,还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不会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当前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也须考虑学员个体的特殊性。以县级党校为例,普通党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科级干部等的学习培训,在办班形式、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上需要个性化的安排。比如,针对村支部书记的学习培训需要将理论问题通俗化,突出针对性和实操性,这样培训效果会更好。
第三,传统家训中所提倡“严慈相济”,是加强学员管理的重要依据。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难点。中国家庭教育严慈相济的传统,主要源于儒家。无论是《颜氏家训》中的“父母威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教矣”,还是司马光的“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抑或孔子的“为人父,止于慈”的观点,都道出了在教育过程中严与慈的辩证关系。这一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严”是基础,是根本,而不是教训,要保证教育中的威信;“慈”是尊重,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要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亲和力。因此,要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学员管理中,采取严慈相济的方法,以此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
第四,传统家训中所蕴含的“言传身教”,是强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司马光在其《家居杂仪》中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清人申涵光也在《格言语录》说:“教子贵以身教,不可仅以言教。”魏源的《默觚·学篇》里更有记载:“身教亲于言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言传”更重“身教”,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不谋而合。因此,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理论教育中,教员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党性教育中,教员要有更高的党性修养;在能力教育中,教员要有更宽广的视角。要引导广大教职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员起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
三、传统家训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途径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显示,传统家训无论是蕴含的内容还是倡导的教育方法,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都具有借鉴作用。那么,如何将传统家训融入现代干部教育培训中并充分发挥传统家训的正能量,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加强关于传统家训的学术研究
传统家训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此,对传统家训的内容要进行筛选,提炼有利于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精髓,形成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同时,要根据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对传统家训与现代干部教育的结合、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等内容进行研究,增强传统家训在党员干部个人、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另外,还需要编撰适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家训教材,让学员传承优秀家训,树立良好家风。
2.加强关于传统家训的课程开发
将传统家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关于传统家训的专题课程,如“中国传统家训与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学习***总书记关于家风的重要论述”“传统家训与党风廉政建设”等。课程设置还可以挖掘当地关于家训家风的典型案例,打造关于家训家风的现场教学,用故事感染学员,用案例说服学员。如长沙县高桥镇的金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家训村”。在现场教学过程中,他们围绕“家”字做文章,有机整合“家庭”“家教”“家风”等要素,注重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课程,使学员很受启发,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传统家训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干部学院还是各级党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要阵地。因此,要把传统家训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校园建设中,可以将传统家训的名人警句、名人故事等通过宣传栏、碑刻、墙画等形式融入校园的整体布局中,使学员在耳濡目染之中经受传统家训的熏陶。这种“有形文化”和将家训内化为校规的“无形文化”,能让学员感受到深厚的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楠.传世家书家训宝典[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
[2]卢正言.中国历代家训观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王长金.传统家训思想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杜影.传统家训的当代价值[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7.
[5]杨思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家风优化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7.
[6]廖静.《颜氏家训》家庭美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8.
[7]龙玥.优良家风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8.
[8]闫梦雅.中国传统家训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4).
[9]高菊梅.传统家训价值观对现代公民道德精神的启示[J].河南农业,2019,(6).
[10]王效仿.传统家训文化传承的动力机制与路径创新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责任编辑:侯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