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融合的思考

时间:2024-06-05

文/柏加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生素质的重要考核指标,因此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相平衡的重要条件,是新时代社会发展与思政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关键契合点。创新型人才是推进时代发展的内生动力,思政教育理应顺势而为,进一步从思想、实践以及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下,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发展趋势下,学校思政教育必须融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呈现出其独有的方式方法。

(一)目的要求

现阶段,随着国内外形势及国家安全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改革稳定发展的任务之重、各级矛盾挑战之多和治国理念考验压力之大前所未有,因此,创新型人才就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思政教育是我国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其与创新型人才教育的融合是一步新的跨越,是向社会发展需要的靠拢。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一方面可以全面培养社会的知识型“通才”,另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培养行业的创造性“专才”。

首先,各高校要培养的是社会的知识型“通才”,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知识补给。思政教育普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将其融入创新人才的塑造过程中,不能仅侧重于单一的知识教育,更要对学生进行融汇古今、学贯中西的知识传授。让学生在信息全球化、知识膨胀的时代,获取更多知识。思政教师可以以思政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大思政”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收获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与其他自然科学知识,为学生进行创新创造提供充分的知识养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图谱。

其次,各高校要培养行业创造性“专才”。思政课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是一种辅助性的教育活动。所谓“术业有专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目标则在于实现某一专业领域的突破。这是仅靠思政教育所难以触及的,因此可以将思政教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不只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教师,而是在不断将其他专业的教师纳入整个思政教育的行列。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输出专业知识,让教师在完成专业知识讲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二)内容要求

思政教育在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时既要夯实知识教育,还要注重社会服务的践行,努力实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进而开发出新技术、新方法,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因此,在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着力于以下两点:

一是着力于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受困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而是要依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实践活动。所以,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在于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获取良好的辩证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实现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灵活运用新的方法论、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学识素养与思维逻辑。

二是着力于实现社会服务的创新。在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时,思政教育还要注重校企合作、政校合作等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服务活动中获得实践经验与更开阔的眼界。通过学校、政府与企业的联合培养,让学生真正地步入社会进行各类专业训练。在政府服务中明晰标准与战略大局,在企业服务中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在不断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与夯实知识,在不断的知识复刻中实现知识创新。

(三)方法要求

现阶段,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工业5.0时代,每一个引起大规模社会讨论的社会话题都能转化为课程设计的素材,成为活化与鲜活的传统课堂元素。思政课程可以成为一个信息集散中心,通过汇集海量的信息,提升课堂教学的饱满度并融汇整体性主体阐释与个性化的观点解读,促进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习得与创新能力的激发。

一方面,以整体性主体阐释为主。对思政教育而言,为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尤为关键[1]。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任何系统都是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思政教育中,要着眼于课堂的整体性构建,而在思政课中要始终以思政理念作为整个思政课程系统性构建的“凝固剂”,因此必须遵循课堂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让创新教育与思政教育能够成为一个整体而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注重结合个性化观点解读。整体与部分总是在向两个互为垂直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实际上会逐步认识到自身尺度的“极致微小”和“极端广大”,认识到想到达一个顶点是不可能的。即便如此,在思政教育中仍需涉及“极致微小”的一端,也就是说,思政教育应向更加注重学生个体或学术个体观点,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在思政课堂中将主导权让渡给学生,让学生以个体的形式为课堂创造无数的个性话题,从而使这些个性话题与个性解读及其变化对课堂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其中的关键部分会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发挥重要作用。故当前思政教育应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一面,更加注重学生的视角,拓宽学生的视野,推动创新教育的整体优化,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创新思维发展空间。

二、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思政教育是国之大计,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融合是珠联璧合的存在,能够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同时推进创新创业新领域的开拓,并且能培养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创新型人才做到德才兼备。另外,随着心理思政教育的发展,将其融入创新人才的培育也能使人才拥有更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抵御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练就坚毅的人格品质。

(一)开拓创新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技术人才,而且还是“精神”人才,单纯的技术教育是不满足当下模式的,当前思政教育的融入是创新人才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创造力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深化与普及,这一情况得以改善。不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开始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社会中的不同行业而言,人才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则是其向前发展的生产力。但创新不仅依赖于技术的创新也产生于开拓精神与创新精神。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让学生具备迎难而上的精神。思政教育在不断地革新教育方式,不再以一种说教的形式出现,而更注重学生自身的领悟,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来达到培育人才的目的。思政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也在于促进就业。通过创新型人才不断开辟新的就业空间,实现新领域的纵深发展,同时缓和传统行业的就业饱和度,开拓新领域新就业岗位,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二)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方针,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感,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担当的人才,在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中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注重私德而忽略公德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弊病,这是利己主义思维对人行为的影响。利己主义下的创新、个人为本的创新,都无法满足大多数民众的需求,甚至会损害民众的利益。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在资本逻辑下以永恒利益与价值增值为绝对导向的社会,而是以谋求共同富裕、以大多数人的价值为思维主导的社会。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型的创新人才要负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形成集体意识与观念,具有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能够不断向学生输出价值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因此,思政教育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融入,有助于让大多数人在创新发展的过程受益,推进人们走向美好生活。思政教育能够让学生怀揣感恩之心,在为社会进步助力的信念中推进创新实践;能够让学生形成强大的主人翁精神,助推学生不断地参与社会事务,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三)提升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从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上进行培育,也是对学生在心理层面进行疏导与强化。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更多地侧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锻炼,缺乏对学生人格、生命意义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会让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难以找到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过分关注眼前的得失,因此在面对负面情况时有较大的情绪反应。这样的情绪化阻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从这个层面讲,思政教育可协助学生预防心理危机,让学生了解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长年累月努力下的结果。在创新过程中,遇到失败在所难免,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强大的心理应对能力和调解能力。在思政教育的融入下,通过生命意义教育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未来的美好,使其怀揣期待,让学生能够存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与奋进精神。

三、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首先,新时代应运用思政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遵循“创新”所蕴含的“独特性”本质,即注重个人化的人才培养,因材施教;其次,任何思政教育都要落脚于实践,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需要利用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赋能;同时,可以利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与接受度。

(一)以个性化培养激发创新潜力

创新的本质在于进行前所未有的具有特殊性的创造,因此进行个性化培养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是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其一,要进一步落实或完善导师制。个性化培养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与支持。通过给不同学生匹配不同的专业导师,为学生制定专属的培养计划,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兴趣爱好与特长进行创新创造。同时,形成常态化的学业交流指导,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挖掘学生的优质潜质,形成交谈记录,为学生制定成长档案,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其二,要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个性化培养[2]。在实践教育层面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将相关实习场所的特点融入课堂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将实践过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经过线下教学多次情景再现。另外,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向进行小组划分,使学生在实践上获得更大的选择自由,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和应用,这样既能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性,也能起到鼓励大学生继续创新的作用,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长期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

(二)以实践赋能学生创新活动

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育,而且还应注重实践教育,通过理论实践活动与社团活动深入激发学生个性发展。

学校可组织理论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吸纳更多的学生加入。例如:理论宣讲、理论知识竞答、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劳动实践以及学生参与度较高的学术活动等。一方面,组织开展校园内部的知识学习。组织开展“科研立项”“学科竞赛”等活动,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着力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开展“心灵田园”“生涯导航”“拓展训练”等活动搭建成长支持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促进学生成长;另一方面,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基层,以专业的态度去认识社会,了解那些处于贫困边界的人群的生存现状,了解中国现有的贫富差距、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成就。

创立思政类实践社团能够获取应有的效益。实践社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团体学习能力。一般来说,以社团为单位,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甚至跨学校组织举办图书漂流活动以及读书交流活动,让广大学生读者在交流中获取多元的、立体化的认识,从而获得“1+1>2”的实际效益,即获取实际效益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建立起一种有机的、扁平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组织体系,不断引导学生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以科技赋能学生交流平台

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的培训可以虚拟社会为平台。“学术虚拟社区”是在互联网时代下衍生出的新型学术交流平台,是学术信息和知识交流的重要场所,在社区内呈现出更加开放、自由、活跃的知识交流氛围。要回应思政课程的需要,则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开发虚拟学术社区,打破时空限制,规范入门标准。

其一,学习型虚拟社区的建设,是打破地域、国界、不同院校、不同学校学生及教师之间界限的方式。学术虚拟社区有其专业性与准确性,能让社区成员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据现有的研究表明,它能为知识交流带来积极影响。因此,要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拓网络空间虚化交流边界是大势所趋。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网络教育呈指数型态势迅猛发展。以腾讯会议为载体的学术讲座,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学校教育中;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教授驻扎B站,多以专题的形式直播讲授相关知识内容。更多异质的知识被学生所接受,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二,学术虚拟社区反映出的知识传递不同于传统方式,其表达的趣味性、实效性更加突出。在信息匹配的技术支持下,学生能更加便捷地找到同学科、同专业或同兴趣、同爱好的用户,以此形式建立起的学术纽带更加地有凝聚能力。尤其在形成话题的交流小组后,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原有的知识交流的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交流意愿,更容易形成“头脑风暴”,产生创新观念。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解决时代问题的关键。通过个性化培养,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潜力充分发挥。在实践赋能的教育下,坚持“以学生为本”,推进“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与主人翁意识。在技术赋能的教育下,推进全过程人才培养,实现各类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资源共享,更深层次地推进“人机共创”的技术自觉,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