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时间:2024-06-05

文/朱洁

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侧重于就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及求职应聘技巧的传授,但却忽略了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的发展及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定位的偏差模糊性及就业选择的随意错误性,降低了其对学生顺利就业与优化职业发展方案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分析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影响因素及汇总其就业价值取向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多种层面来构建立体层次化,拓展完整性的学生就业价值观培养体系,助推学生就业能力与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1]。

一、就业价值取向的核心内容

就业价值取向是学生人生发展目标、学习和生活态度在就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职业收入与财富、兴趣特长、权利地位、自由独立、自我成长、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环境舒适、工作稳定、追求新意等内容,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学生就业区域、工作类型及未来生活模式等。就业取向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受学生生活环境及性格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就业取向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所选择的专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等息息相关。另外,就业观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会随着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学习生活及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

(一)就业准备的变化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前期准备更充足全面。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选择以就业为主、升学为次、创业为末,也就是说毕业生更倾向于就业,其就业欲望较为强烈,但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较薄弱。同时,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也会设定学历、专业、证书、实践经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促使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自己的就业成功率,如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积累专业实习经验,参加就业指导相关的主题讲座或指导课程,毕业后继续求学深造。此外,还有一些学生经常与其同学、朋友、教师等进行就业、创业、人生梦想方面的探讨交流,学习掌握更多能提高自己求职应聘成功率的方法技巧,尤其是获取更多灵活有效的求职途径,既可以是参加高校或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会,也可以通过智联招聘等途径来投递简历,提高其求职途径的多样性及求职范围的广阔性。另外,大多数学生会通过网络等方式来获取格式新颖的简历模板,认真填写并完善简历内容,为其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就业期望值的变化

大多数学生向往轻松安逸、薪酬待遇好的工作,要求薪酬水平在5000元/月以上,远高于当前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实际月薪平均数,其认为当前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比较多,不可能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少数学生将就业问题复杂化,认为成功就业是十分困难的问题,试图通过降低自己工作薪酬期望的方式来增加自己成功就业的可能性,其对工作薪酬水平的要求较低。还有一些学生高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这些都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失败率。

(三)就业选择的变化

大多数学生更加倾向于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区域的城市工作,而不愿意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城市或交通不畅的偏远山区工作。同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高校所在省、市或家乡工作,也就是愿意在其熟悉的城市工作生活,不愿意去陌生城市工作。还有少数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工作。另外,很多学生更加青睐到国企工作或考取事业编制,不愿意到规模小或刚起步的私营企业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更加喜欢稳定、轻松的工作,而不愿意从事发展前景不好或事业风险较大的岗位。

(四)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化

薪资水平与稳定性是以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选择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工作前景、环境及保障等要求较低,而当代学生就业选择结果影响因素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名依次是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兴趣爱好、管理机制等,更加注重自身工作幸福感的满足与愉悦性的提升,降低了稳定性对其就业选择结果的影响力。同时,学生所选择专业的特点也会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就业成功率的高低变化,如生物工程专业等。另外,当代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身的梦想,会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符的工作岗位,也可能选择让其有较多空闲时间支持自己特长发展的岗位。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措施

(一)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

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应从目标、方法、内容、教学语言、实践活动、评价等层面,提高就业指导模式的科学合理性,既把培养就业价值观和职业规划能力作为就业教育目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又要调整就业教育内容筛选标准和教学环节设计策略,比如,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当前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共同推演行业发展趋势,并根据当前相关企业招聘要求与标准,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方案。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思考与探讨就业价值观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参加就业规划等主题的辩论赛活动,促使学生意识到设计职业发展计划与做好就业准备的重要性,强化学生规划及自学的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优势与劣质,了解自己对就业岗位的基本诉求。另外,教师还应通过调查问卷、辩论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明确学生的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及时发现学生如好高骛远等不恰当的就业价值观,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措施,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价值观,从而扩大其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拓宽就业途径

高职院校通过组织校园招聘会、搭建校内招聘网站、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途径来提高学生获取企业招聘信息途径的多元选择,比如,高职院校联系多家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甚至可以通过组织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小规模招聘会,提高学生求职目标与企业招聘岗位的契合度。同时,教师还应汇总多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定期整理学生就业政策,并利用高职院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及主题讲座等手段,宣传招聘信息及学生就业政策,在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内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栏目,及时解答学生关于就业及职业发展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完善学生就业发展政策体系

政府部门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人才市场供需关系及以往就业政策等信息,对学生就业政策进行补充和调整,定期组织开展以学生就业相关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增加招聘会举办频率,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社会环境及政策方面的保证。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开通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政策等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与大学生就业相关且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另外,政府部门还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来鼓励学生创业,比如,对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为学生创业提供政策、知识技能、资金及场地等方面的支撑,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四)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应认真观察学生学习生活状态,经常与学生进行就业、职业发展及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沟通互动,引导子女合理、全面地评估自己的专业及实践能力。同时,家长还应转变自己不恰当的人生价值观,实现就业观从传统落后向当代科学的转变,在鼓励子女积极就业或创业的基础上,耐心解答子女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子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业,不要给子女太多的就业压力。另外,家长还应重视子女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发展,为子女兴趣和爱好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语言鼓励,引导子女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积极引导子女的就业价值观。

(五)重视学生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应净化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比如,加强校内网络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屏蔽有关宣传奢侈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念的信息,让校内网络成为学生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就业能力的手段。同时,教师应传授学生更多评估自身专业能力的方法,明确自身兴趣爱好及就业诉求,主动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相关企业不同岗位的招聘条件,提高学生所选应聘企业岗位的合理性,避免因自身不符合招聘要求而造成其应聘频频失败等情况的发生,间接打击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身抗压及自我反思能力,分析其求职应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总结求职失败的原因,如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实践经验不足等,并从这些方面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此外,学生还要经常阅读行业发展和专业人才招聘相关的新闻信息,了解未来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及时调整自己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大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习、暑假实践、社会公益等实践活动,通过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等优秀品质,避免学生因工作环境恶劣或工作量大而频繁辞职跳槽,这些都扩大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优秀思想品质对其顺利就业的积极影响力。

四、结语

正视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价值观培养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创新引导策略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成功率和职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就业教育模式、加强家庭教育、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等途径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价值观,为实现学生就业成功率及高职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