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文/苏志锋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视域下,社会逐步掀起创业热潮,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这种影响也逐渐渗透到高等院校中,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应根据国家的发展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在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所以,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高校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体育综合素养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国家综合竞争实力水平的不断提升。
所谓社会体育专业,指的就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关于社会体育方面的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可以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表明,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之后,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社会体育专业亦是如此,该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未来也将呈增长趋势,无形中,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体育专业学生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方面,可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正确认识,缓解他们对创业活动的排斥心理,如有的学生会担心资金问题、管理问题等,因此对创新创业活动缺乏足够信心,那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会对创新创业有新的认识,能够深入了解国家出台的帮扶政策,进而也能改善他们的就业观念,选择创新创业路径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数也会逐步增多。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了解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内容,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在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的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会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能够合理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总而言之,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后,他们的择业观会有所改变,自我提升的意识也会增强,这样既能加快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也能让严峻的就业现状得到缓解。
通过分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得知,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知识体系、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科研能力、指导能力等,同时还要了解国家出台的关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针、法律法规等,由此可见,社会体育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但人才培养时间有限,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就必须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研究发现,提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后,对其综合素养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围绕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工作,能够满足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要求,切实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进而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其次,要想全面提高社会体育创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当给他们尽可能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如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加强校企合作等,还应该经常邀请企业家到校举行主题演讲等,使学生的知识视野范围越来越宽,既能够掌握社会体育专业知识,又能洞察社会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学生的资源整合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会有很大提高[1]。
鉴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可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据此,为全面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科学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基于现代化社会背景下,高校应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避免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容易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的热情。为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将一些现代时尚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一方面,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深入了解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知程度,如发现学生存在疑问应及时给予解答。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教师在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内容教学时,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前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并增加图片、动画、视频等元素,这样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社会体育专业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高校应注重社会体育专业的教材改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高校可以结合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收集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信息,让本校教师进行编写,或者和其他机构合作编写,这样就能让学生及时接触到最前沿的社会体育行业发展信息和该行业的创新创业方向,以及国家出台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偏离正轨。
教师教学的综合素养会给教学成效带来很大影响,所以,要想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素养高、教学业务能力突出的师资团队。首先,高校应该对现有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加强培训工作,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等,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给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组织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和积累创业经验,从而能够给予学生更专业的指导[2]。其次,高校还应创建多元化的教学人才结构,如通过开展校企合作、聘请校外高级管理人员到校讲学等方式,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众所周知,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离不开各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因此,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高校应加大对教学环境改善的资金投入,比如建设现代化运动场所,方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根据专业特点购买新型运动设备,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打造一个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学习和训练场所,这样对学生社会体育专业素养提高有良好作用[3]。另外,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时,需要投入资金来建立真实的创新创业情境,如加强与健身俱乐部、拓展俱乐部、体育用品公司等单位的密切合作,借助他们的资源来构建较为真实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并定期举行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潜移默化之中,就会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从而也能有效减少学生对创新创业这条道路的顾虑。
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现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制定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向存在偏差,比如很多高校实施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以满足体育社会化的需求为主,将提高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作为教学方向,让毕业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健身指导和体育管理技能。所以,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提出的高等人才教育改革的要求,注重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高校应主动完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要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另一方面,高校应实施多元化创新创业活动,比如可以在校园内定期举行创新创业竞赛,并合理设置奖项,以调动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或者组织学生到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中去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创新创业氛围,这对学生而言会对创新创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能有效缓解当前紧张的就业压力,促进学生快速就业,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推动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鉴于此,高等院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策略,实现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表明,高校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建立高水准师资团队、改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环境、完善制定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策略,可增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兴趣,并对其有正确认识,消除学生对创新创业道路的后顾之忧,从而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社会体育专业素养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也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