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思考

时间:2024-06-05

文/王佳卉

在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中,“慢就业”现象逐渐呈现增长趋势。从国内政策环境来看,“就业优先”是推进社会经济平稳、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性任务。因此,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围绕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展开梳理,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纾解建议。

一、高职院校“慢就业”现状及生成逻辑探讨

所谓“慢就业”,从概念上来看,与国外“间隔年”具有相似性。在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出现不着急找工作、等待时机、开展创业考察、参与应考或反思人生等现象[1]。同时,对于很多高职毕业生来说,在面对就业时,希望找到与专业对口、兴趣契合、与自身期望相符的工作,但事实上却很难满足上述需求。由此,一些毕业生选择了“慢就业”。当然,在“慢就业”队伍中,“95后”“00后”毕业生占主体,他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更乐于选择“在家休整”“筹备创业”“继续深造”,或者是等待参与其他更具吸引力的职业。结合智联招聘相关报告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有39.2%学生的签约岗位与自身专业不对口。在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调研发现,专业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导致一些毕业生找不到相应的专业岗位,或者所学知识无法胜任相关岗位,最终使得一些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

在对“慢就业”问题进行梳理后,存在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两种情况。前者,毕业生不选择就业,而是结合自我实际,选择一种体验方式,例如支教、游学、创业考察等。后者,要么缺乏足够的职业能力,要么以逃避竞争为由,成为“啃老族”。因此,通过全面了解“慢就业”现象,要找准造成“慢就业”的根本原因[2]。无论是积极“慢就业”还是消极“慢就业”,其形成逻辑有三点:第一,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更高质量就业的期待。对现有职业岗位不满意,期望与自我专业、兴趣、特长相吻合的岗位,期望能够发挥自我职业能力的岗位;第二,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完善期待。毕业生不积极就业,认为自我思想、观念、知识、综合素质与就业岗位不匹配,存在差距,希望通过继续学习、游学、创业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来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第三,饱含了对更优质、更高效就业服务的美好期待。高职院校现有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与大学生就业需求、期望还不适应。例如在就业观念、就业认知、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服务方式等方面,缺乏深度、广度以及针对性,使得毕业生缺失应有的就业力。

据统计,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从1949年起,基本上每年都呈现递增的趋势,2000年以后,中国大学生人数每年均突破一百万,2019年应届大学生人数达到834万人,2020年高达874万。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中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教学目标的,尽管就业率逐年攀升,但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浪潮的冲击,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并且相继出台了多个扶持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鼓励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勇于开拓,施展所长。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仍然迟迟没有落实就业岗位,处于待就业状态。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就业环境不理想、岗位薪资不满意、准备考公考研、家庭环境优越等,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观望、停滞状态,而“慢择业”“不就业”“自由职业”等现象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的新业态。

二、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归纳

对“慢就业”现象进行分析,其原因具有多样性。总体而言,造成“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人才市场需求与高职毕业生供需失衡

“慢就业”现象,要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探究。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都有了显著提升,中国经济也进入转型关键期,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落实,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就业岗位总量出现下降趋势。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面临的人才缺口更大,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上与第三产业人才需求脱节问题严重。

(二)高职毕业生自身缺失端正的职业理想

“慢就业”现象,与毕业生自身对待职业的态度密切相关。每位毕业生都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都要积极就业,通过就业获取劳动报酬,以维持自我生存与发展。事实上,在“慢就业”人群中,一些高职毕业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对自我职业规划模糊,甚至选择“啃老”。参与社会就业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理想的必然途径。高职毕业生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积极投身社会,实现自我抱负。但是部分毕业生将“薪酬待遇”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一旦用人单位所提供的薪酬待遇与自我期望不符,就放弃择业;部分毕业生将个人爱好与职业发展规划混为一谈,认为就业要符合自己的兴趣,一旦与兴趣无关的职业,都不予考虑;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将工作环境作为首要标准,缺乏与自我职业前景的内在关联,面对工作环境差的岗位就选择放弃。在对“慢就业”人群调查中发现,在“工作适合度”“岗位满意度”“职业理想度”方面的需求往往较高。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供给不足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实践来看,高职扩招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但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工作则面临着更大压力。现有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活动以及就业指导服务平台等难以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整体水平偏低。现有的就业服务政策、措施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人才,很多就业指导教师工作经验不足,单纯性地讲授就业知识、就业技能和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足。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就业技能成长方面,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偏重理论、轻实践,就业理论和就业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跟不上人才市场需求。

三、纾解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确立就业质量目标,构建“以生为本”的就业服务体系

面对高职院校“慢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纾解,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充分、就业指导服务不平衡的矛盾问题,要落实好“以生为本”,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与毕业生岗位需求的匹配,来最大化提升高质量就业目标。要确立就业质量目标,深入了解影响毕业生就业观的主要问题,调动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根据霍兰德职业匹配理论,只有当个体人格特征、兴趣爱好与其选择的职业相匹配时,个体的才能被充分激发,进而提升个体工作的成效和满意度。要加强就业市场调研,了解招聘单位需求,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课程,化解就业指导不充分的难题。

(二)夯实高校主体责任,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制度、模式、方法创新。一方面,加强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了解毕业生就业想法和问题,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全程化体系。另一方面,打造一支专业精尖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特别是引入有经验的企事业队伍人力资源或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充实到就业指导服务中。对现有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技能训练,开展个性化咨询,提升就业课程实用性。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实践活动,例如模拟面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简历制作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启发,强化职业认知,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构建就业创业系统化平台,深化就业创业服务内涵

“互联网+”平台信息多元多变,冗繁复杂,高校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就业创业系统化平台。平台结构可分为两个模块:一是共性模块,主要是用于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流程指导、面试技巧、心理疏导、求职技巧、简历制作等专业辅导;二是应用模块,主要是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主要功能是收集、统计和发布企业和学生的供求对接信息,为有求职需求的大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相关信息,包括提供就业趋势、岗位要求、技能资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资料,也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国家、地方的政策支持信息、税务数据、创业流程及审核要求等信息。平台同步链接新职业网、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国内一线招聘网站,为毕业生们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打造集信息、数据、指导与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系统化平台,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风险、完善服务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配合省市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园孵化项目等资源的引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思维成果落地,从而有效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技术、新媒介推陈出新,大数据、物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高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应与时俱进,聚焦行业新业态,关注就业新形势,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服务、指导的一体化模式,对“慢就业”现象进行剖析与梳理,无论是主动型“慢就业”还是被动型“慢就业”,都需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并积极调整育人模式,完善高职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双创”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