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文/汪涟漪
中国与多国建立贸易关系,日本与中国同为东亚国家,两国在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发展轨迹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网络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在此背景下,日语专业学生数量的增加和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大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高校只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促进社会发展[1]。文章将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现阶段高校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和日语教学改革策略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为高校日语教学提供参考。
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为将技能应用在对应的工作场景中,能用知识和技能为自己换取相应的报酬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应该普遍拥有这些特质:有过硬的专业实力,包括熟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某一项机器的能力;在对应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中能够运用自身技能,促进生产活动的进行。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在于应用,空有理论知识,无法将知识和能力发挥出来的人不属于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系统培养人才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应用型人才能够在离开学校后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到工作岗位中,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完善。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密切,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都有大量日语人才的岗位,日语应用型人才能在众多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价值。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从业人员的努力,从业人员的水平决定行业的发展水平,培养日语应用型人才对于提高行业的发展速度,加深中日两国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和英语专业相比,日语没有全民学习的基础,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出于兴趣在进入大学前了解日语的基础知识,大部分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日语,学生需要从五十音图开始记起,从基础的平假名、片假名的发音开始学起。基础的教学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和教师大量的精力,再加上日语中的语法复杂,学习难度大,日语教师的教学任务通常重于其他外语专业的教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吃力的感觉[2]。
学一门语言最好的方式是在语境中运用这门语言,然而在大多数高校中,日语的教学模式和中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一样,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评定一个学生的日语水平是学生的考试等级,教学也围绕着考试展开。学生学习日语需要背单词、学语法、背句型、背范文,这个过程枯燥且漫长,并且在应试教育模式教学中,学生思维模式容易固化,在真实的对话场景中开口讲话时会下意识地思考语法是否正确、发音是否到位,会因为过于纠结这些问题而无法流利地应对对话,这种教学方式下成长的学生无法直接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场所之中,不属于应用型人才的范畴。大学环境是开放的、轻松的,大学校园应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活动,如大学日语角、与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交流的机会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然而在大部分高校中,日语教学手段单一,除了课堂以外,学生也没有其他参与群体学习的途径。大学生直接面向社会,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提升实践能力远远不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成长。
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要学习对应国家的文化风俗,这些内容的学习无法全部通过书本获得。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文化体验,高校应组织开展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完善外语的教学体系,如对日本的茶文化的了解、对日本零售业发展的了解以及对日本便利店文化的了解等,这些课程最好设置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茶文化的教学可以在日式风格的教室中进行,能使学生对日本文化有亲身体验之感,相关的文化课程也最好由日本教师来进行。然而当前的教学现状是,许多高校并不重视日本文化教学,相关文化教学设施不全面,也没有能够进行专业文化教学的外教,学生无法亲身接触到正宗的日本文化情境,对日本文化的体验不够深刻。
日语人才的培养主要面向贸易和翻译行业,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休闲娱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娱乐产业和服务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导游、酒店经理、影视从业人员、服务人员等岗位都对日语有要求,并且这些职位有大量空缺,然而高校培养出来的日语人才与这些工作并不对口,于是每年会出现大量岗位招不到人,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高校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重新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高校中使用的日语教材内容比较旧,大多数已经不符合相关行业的现状,如在外贸中,贸易往来的邮件被称作函电,外贸中的函电有专业的用语,通常语气和表达都比较正式,然而在实际的外贸行业中,贸易双方的邮件内容正在往轻松化、随意化的方向发展。函电课上学习的内容虽然属于外贸专业技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大概率用不上,体现了高校日语教学滞后于行业发展实际的问题。
高校学生对于学习有足够的自觉性,即使学习过程枯燥也能靠着自觉和责任心完成学习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死板地进行教学。不论几年级,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决定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高校学生都已经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面对日语,大部分学生是初学者,创新教学方式、为教学增添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必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日本影视作品或日文歌曲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直接将日文歌曲或日本影视作品当作教学材料使用,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语法结构,学习常见表达。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相关国家文化的了解,除了影视作品,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日本的历史文化和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加深对日本了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赏析日本文学作品或诗歌,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内涵,大学相对自由的课堂和宽松的环境为多种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
掌握一门语言包括全面掌握听说读写能力,应试教育下学生通常不敢开口说外语,为了学生自信地开口说日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不要急着纠正语法、词汇等错误,也不要过于在意口音,重点是让学生获得开口的勇气。对于表达中的错误,教师不能放任不管,否则学生会一直继续使用错误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完毕后用正确的方式再表达一遍,让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要注意不能打断学生的讲话,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被打击。
日语教学必须提升到技能培养层面,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能加深语言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商务会话场景,在相关场景中传授语言知识、商务礼仪、交往技巧,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高校人才直接面向社会,要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就要对企业环境、工作流程足够熟悉,高校应该和专业对口的优秀企业合作,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经验。本校毕业生熟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也熟悉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困惑,他们分享的经验会更有针对性,关于学生对于职场的疑惑和对本专业的疑惑,优秀毕业生能做出更好的解答。
2.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对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能够帮助学生熟悉实际贸易操作流程,学生能了解到工作中所需哪些技能和知识,在岗位上除了专业知识还有什么技能是必须的,也能从已经工作的职员身上发现值得学习的地方并加以改进。
3.聘请外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如果不能到所学语言所在的国家生活,那么学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以所学语言为母语的人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学生也能学到更多更地道的表达方式,外籍教师也能直接向学生传递本国文化,这对学生加强自己的思维逻辑,加深对日本的了解,提升文化素养很有帮助。
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水平才能提高教育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从日企中聘请优秀管理人员作为讲师,定期到学校传授管理经验。日企管理人员通常知识水平高,专业能力过硬,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能够化解各种职场问题,针对性强和实用性强。
2.组织优秀教师前往日本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了解日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发展水平。只有深入前线,教师才能够深刻感受到两国教育的差异,能够获得一手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经验。在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所学所感融入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会更加生动和深刻。
应用型人才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必须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日语优秀人才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全力促进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