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路径研究

时间:2024-06-05

文/谷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教融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新时期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可以极大地提升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逐渐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转变。同时也是应用型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够为新时期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产教融合在一定意义上连接了教育与市场、高校与企业,使得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教育与市场、高校与企业的有效连接也使得人才质量不断提升,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1]。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

(一)产业与教育融合

校企合作、产学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模式的产生和实施,都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创新,是为了适应市场人才需求而探索的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果从产教融合的字面意义分析,“产”可以理解为“产业”,“教”即是“教育”,产教融合就是“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是通过某种模式而实现的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有效结合,产业为教育提供物质支撑,教育为产业提供人才资源,为其良好发展提供源动力,进而通过产业与教育的协同配合实现共同发展。

(二)企业和学校融合

在现实社会,企业主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取经济利益,学校主要是为市场和社会培养人才,两者是传统意义上完全不同的主体。随着产业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但是,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另外,企业的内部培训也存在着极大的制约性,难以独自肩负起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2]。因此,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逐渐靠拢”,并“越走越近”,相互合作、相互融合成为新时期一种全新的潮流和趋势,在现代社会,校企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战略,产教融合更是使校企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生产和教学融合

学校是人才的摇篮,高校教育教学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存在着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以至于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在毕业之后也难快速地适应企业实际的岗位工作需要[3]。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产教融合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校企合作使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衔接”。

(四)创业与就业融合

高校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科研环境,这些都是丰富的创新资源,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还是为了获得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以人才资源为支撑实现可持续良好发展。产教融合促进了企业与高校的深层次合作,在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实现了共赢。现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高校的广泛重视,应用型高校具有创新的载体和项目,同时也有很多具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尤其是很多艺术专业学生愿意投身于创新创业中,从而实现人生梦想[4]。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学生就业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有利于其创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毕业之后可能因此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

二、产教融合的困境

(一)缺少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现阶段,部分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在产教融合实践过程中,单纯地以就业调查结果来评价所取得的成效,这样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也不够客观和全面,极大地影响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无论是政府,还是应用型高校,亦或是企业对于产教融合的成效进行评价时,过多地关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而不能进行整体性的评价。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屡见不鲜,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实施中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在影响高校积极性的同时,也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实效性。

(二)产教融合师资力量薄弱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也需要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作为有力支撑。然而,当前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教师普遍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经验、实践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由此,产教融合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部分应用型高校定期组织和安排艺术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以提升其艺术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但是很多艺术专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而很难抽出时间去企业实践锻炼,企业也不能对高校教师进行实际工作的安排,教师难以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另外,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高的在校兼职教学人员,也往往因工作忙碌、出差等原因,而无法到校进行正常的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艺术专业产教融合师资力量的薄弱影响着产教融合的成效。

三、路径分析

(一)深化校企合作

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应该在深入分析艺术相关市场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发展潜力巨大、实力强大的优质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对象,构建企业和应用型高校共同体,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促进产教的深度融合。企业在产教融合中要提升积极性,充分认识到产教融合的优越性,以更好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好的发挥其在产教融合中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而实施和推进以高校为主导,并确保企业主体地位的产教融合,使企业积极参与到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评价机制构建等方面,从而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也尤为重要,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要注重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的构建,以对产教融合的成效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以提升应用型高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的可持续良好实施。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的本质需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打通校企人员互动机制,鼓励艺术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进而培养其艺术实践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产教融合下的艺术专业教学需求。与此同时,应用型高校要完善企业中的优秀人才到艺术专业兼职教学的相关政策,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艺术专业师资队伍,进而为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三)明确企业主体地位,共建“产学研用”集成平台

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需要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共建产学研用集成平台。首先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可以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艺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制订、开发和建设,结合企业岗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要求,共同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艺术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衔接。其次,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在准确定位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以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相一致,进而在毕业进入企业工作岗位之后可以快速地胜任本职工作,使其成为“招来即用”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再次,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实践体系,培养和提升艺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应用型高校和企业应该根据实习目标、实习任务等共同制订具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实践体系,使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锻炼可以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最后,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应用型高校可以深化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建立艺术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应用型高校和企业还要加强艺术专业实验室建设、共建艺术专业创新创业基地等,为推进艺术专业产教融合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进而更好地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目的。

四、结语

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产教融合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特色办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实践育人、校企协同育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其在应用型高校艺术专业的实施中应该遵循“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原则,创新校企共建共享模式,加强艺术专业建设,提升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