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淡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4-06-05

刘培漳

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管理方式的一个具体体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初期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此时讨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内涵为:以人为关心的主体和中心,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尽可能地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在传统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上更加注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个体需求,充分尊重、关心、关爱和维护人的根本利益,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基础上营造良好、和谐的管理氛围。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教育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也面临着重大挑战,此时探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文关怀十分必要。

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弥补传统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文缺失

高校教育管理具有社会性和个体相对独立性两个特征。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片面强调教育管理的社会属性,强调管理上的集中统一,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更倾向于管理制度行政化。这种权力高度集中,执行力强,管理高效的管理方式在高校教育管理发展初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效地调动各类教育资源,明确办学方向,提高了办学效率,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快速发展。然而,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由于缺乏关注个体的相对独立性,缺少人文关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转型发展,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越来越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回归本质,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兼顾社会性和个体相对独立性,更加注重教育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二)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需要

由于受到互联网信息时代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当今时代呈现出技术新、变革快、时代性强三大特征。首先是技术新,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到教育管理的变革中,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但也使教育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次是变革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变迁和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促使教育管理加快自身变革,与时俱进。最后是时代性强,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掀起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高校是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学习和教育的工作重任。

新形势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工作挑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感受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强大的工作压力,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缓解工作压力,将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

(三)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和谐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管理机制僵化,权力化管理倾向,管理方式单一。“大学使命在于育人而非制器”,作为老师,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则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和解决问题。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对象是事和人,对事而言,应该注重方法,尊重科学;对人而言,应该充分尊重个体需求,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都只是分工不同,不应该分等级定尊卑,唯有如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发展得更科学、更和谐。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改革需要

对外开放的社会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冲击,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得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如何在新形势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人文关怀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

三、将人文关怀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途径和措施

不论是基于教育管理的本质要求,还是教育管理的工作实践,或是现代高校未来的发展,都迫切需要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重视人文关怀,加强人文关怀,将人文关怀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

(一)树立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理念,倡导爱岗敬业精神

将人文关怀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首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树立兼顾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管理理念,回归教育管理的本质,重新学习认识人文关怀在教育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人的个体需求,理解和支持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要倡导爱岗敬业精神,由于教育管理工作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为此,高校要积极倡导教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高校可以通过典型示范、案例教育让每一位教职工意识到自身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教育重任,引导教职工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爱岗敬业,在平凡中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行和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学识和才华,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每一位受教育者。倡导爱岗敬业精神,让爱岗敬业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使命和自觉行动。

(二)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让教育管理既见效益又彰显人文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营造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高校把人作为高校的管理之本、办学之本。维护学生利益应作为高校办学的宗旨和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依靠广大教育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灵活的办学机制,让教育管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高校教育在强调科学化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关怀氛围的营造,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论是制度的制定还是制度的具体实施都需要依赖于人的积极参与,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灵活处理更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离不开人文关怀,生硬的管理制度,权力式的管理模式只会让人心变凉,把经念歪。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在抓效益的同时还需要兼顾人文关怀,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要素,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功能,让教育管理刚柔并济,努力实现教育管理机制科学化,教育管理环境人文化。

(三)强化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具备保健因素只能使员工不产生不满情绪,但不能起到激励作用,而具备激励因素可以令员工满意,能有效充分地激励员工,这里的激励因素主要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

众所周知,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普遍面临着激励不足,保健有余的境况,许多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特别是中层和基层教职员工平时工作很繁杂,而忙碌之后又往往看不到自身的工作成果,感受不到自己的工作成就,而且还时常得不到领导和其他教师的认可,晋升的机会也十分渺茫,工作对他们来说除了谋生目的之外,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因此,高校要加强人文关怀,强化激励机制,要为他们提升更多的职业、职称的晋升通道,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认可,只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工作价值,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希望,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注重高校特色文化建设,增强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高校特色文化,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它由高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高校文化反映了高校教职工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增强了高校的内聚力、向心力。每一个高校都有各自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办学成果往往是高校教育文化的精髓,高校应该善于提炼和提升,并让其成为高校的核心文化,主流文化,成为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发展愿景。高校教职员工在共同愿景的统领下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规范和指引自身的行为方式,并自觉地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共同努力奋斗。高校特色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关怀,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价值标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增强教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帮助教职员工化解工作中的不满和消极情绪,可以帮助教职员工克服各种困难,可以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为实现高校共同的发展目标不懈奋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