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韩旭+陈守则
摘 要:推进农村城镇化,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问题。从城镇化的消费、产业结构转型、农村劳动力迁移三个方面梳理国内外城镇化理论的研究现状,并进行综合评述,以期对产业界提高对城镇化的认识及理论界进一步深入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消费;产业结构;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18-03
城镇化也被称为城市化,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社会生产力提升、科学技术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使得其社会经历着一个以突出农业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转变。城镇化过程主要包括了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土地、地域空间调整等。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各有说法,对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城市化的概念是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角度说明的。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我国的城镇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城市发展曾长期处于时代领先地位,出现过一些享誉世界的大都市。然而近代以来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以及殖民掠夺,使得当时的社会发展受到沉重打击,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仍然在探索中艰难前行,总的来说包括起步、徘徊、发展三个阶段,在该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城镇人口数量提升、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城镇数目增加、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和城镇不断向高层次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北京、天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以2.8%土地面积集聚着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GDP,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城镇化显然已经成为与国际经济合作主要的竞争平台。
三农问题是指包括农业生产在内的农村、农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问题,以“三化”促三农,就是要通过“三化”的方式来解决三农的问题,从工业化、市场化以及城市化的途径上寻求新时代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向,主要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先进科技来对农业进行全面改进,从而促进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三农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追根溯源,是由于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新成立,需大力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可最大程度地节省劳动力的使用,从而在困难时期得到最好的发展。另外,特殊时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压制了对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为了适应特殊时期国家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产品统购包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城乡分割的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城市化的发展停滞并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1957—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仅提升2.5%,很显然,这种速度不符合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同时也不利于中国长期发展前行。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的政策逐步放宽,我国城市化脚步逐渐加大。1985—2000年的十五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2.1亿,城市增加339个。在社会总劳动力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逐步缩减,由70%降到50%,城市化率达到36%,并在2002年的时候提高到39%。
一、城镇化的消费理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克鲁格曼在2012年论证了城镇化集聚性对消费产生的循环累积效应。他指出,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企业也趋向规模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产生集聚效应,这种观点充分论证了城镇化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正向关系问题。
Fujita,Krugman和Venables在2014年对城镇化的外部经济性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居民的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形成的外部经济性能拉动消费需求,而城镇化正是这种经济集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Henderson从农业到非农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工业化程度的进展、劳动力和资本等因素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城市的形成和转移问题,表明集中度的提升最终决定着消费需求的扩张。
(二)国内研究现状
蔡思复从分析原因入手,认为传统就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滞后性是阻碍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根源,进而提出要想解决内需不足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在传统就业结构中融入第二、三产业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
蔡昉等人认为,消费扩张与供给侧的关系,表明要提升农民居民消费水平需促进消费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协调发展,从消费方式上进行改革,增强市场的可进入性增加农民收入并稳定收入来源,让城镇化对农民的消费产生示范效果。这种城镇化、市民化的转变,能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消费方式,进而拉动消费增长。
王建军在城镇化与消费增长关系问题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出现消费疲软、供需失衡是由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结构性调整还没做到位。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主要原因,要打破这种格局实现经济增长,就要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同时,他还认为,城镇化进程的实现不仅可以拉动消费增长,而且还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恰恰又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帮助。
二、城镇化的结构转型理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钱纳里等认为,在连续均衡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城市化可能表现为所有类型的事件因果链上的最终结果,进而导致了业务需求及产业化开始变化。同时,他还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紧密相连,工业化过程也即是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这也是城市化现象的根本动力因素。
Moir通过研究城镇化水平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指出,再就业比例方面,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在第二产业适度关系和城市化水平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要更低。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发达国家水平,最不发达国家和就业服务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比第二产业强,而在发展中国家,它是正好相反。
Scott认为,即使处于后工业化社会,工业化仍然是现代城市发展以及劳动社会分工中催生产业组织变革的基础。可见,生产交易结构、地方化的动态劳动力市场都对大都市的空间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Black和Henderson在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后得出结论,认为一般规模较大的城市多为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城市,而制造业发达的城市规模相对较小,所以他们认为,相比较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对城市的推动作用更大一些。
(二)国内研究现状
辜胜阻等人认为,增加农业资源,分别是城市化的发展,主要用于农业的商业化发展,首要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发展和集约化经营。
刘传江认为,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有可能在所谓的后工业化社会里实现尤其是新兴的、高科技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行业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总体而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实证考察得出结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之所以直接关系到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的速度,与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由于生产结构影响着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又反作用于城市化进程。
三、城镇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巴格内认为,人口流动是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流出地存在各种消极因素促使人口迁出,而流入地存在着各种积极的因素吸引人口迁入,迁移者就是根据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各种因素进行比较而做出迁移的决策。
E.Lee在巴格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再研究,他认为,不仅流入及流出地都存在着拉力和推力,而且还存在着第三个因素,即中间障碍因素。该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这些因素的价值判断。
阿瑟·刘易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剩余劳动无限供给模型。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有着接近于零的边际生产率,而工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比农业劳动力高得多,因而工业部门所获得的薪资就高于农业。也正是因为有两个部门的工资差距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流动,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这个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被完全吸收,两部门工资趋同,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直至国家经济实现现代化。
托达罗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决定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还取决于移民在城市的概率找工作,这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望鼓励人们进入城市做决定的基本动机。
(二)国内研究现状
蒋满元认为,如果在工业化过程大力发展轻工业以吸纳劳动力是第一次浪潮的话,那么第二次浪潮则是伴随着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掀起的非农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我们将这一过程总结为经济结构的梯次升级掀起了两次劳动力的转移浪潮,从而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董柱认为,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应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而试图达到那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想法就地转移是不现实的,力求在优先发展小城镇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很可能是一个战略偏差。
李强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论证,他提出,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户口是影响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它不仅对推拉产生一般的影响,而且使得推拉失去效力。
李强利用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因素理论模型进行了论证,他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推拉模式上存在很大差距。在中国,影响城乡流动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就是户口,它不仅对推拉左右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还会使得推拉失去效力。
陈金永认为,户籍制度的改革往往受政府偏好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户籍制度的改革仅仅停留在了对农村人口在城市居住权上的一些有限优惠,而附加在户口制度上主要职能基本上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四、述评
总结以上学者们的研究观点可以发现,其研究的主要是城镇化的消费理论,产业结构转型和农村劳动力迁移方面相关理论,国内外学术界对城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城镇化进行了剖析。在城镇化理论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进程中,新古典经济学对城镇化理论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长期和深刻的。正是由于劳动分工不同,导致不同行业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是不同的,这将为稍后研究城市化理论提供了一个思想背景。尽管如此,由于时代限制以及思想上缺乏系统性,所以未能发现真正影响消费的本质原因。
产业结构转型理论,重点是转变产业结构,这将有利于推动社会分工进而促进相关城镇化发展。可见,二者彼此相关,相互协作。基于此,城镇化的内部应重点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培育适宜的环境。当今,国外的关于城镇化的研究主要为企业产群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和企业集群的关系,以及基于企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随着中国城镇化理论起步比较晚,大部分理论都是基于对国外理论的学习,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引进和研究的城镇化理论与我国当今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知行统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完善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1] 王圆圆.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2] 洪梦茹.福建省城镇化与内需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5-60.
[3] 江炎骏.江西工业化进程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8.
[4] 崔平军.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综述[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0):94-95.
[5] 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45-49.
[6] 蒋满元.城市化与经济结构演变互动机制的逻辑模型及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5,(12):34-37.
[7] 王梦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8] 郑兴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 易善策.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刘兆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