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刘骞 沈言锦 黎修良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势在必行。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融通,实现课程体系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的有机融合;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源特点,分别定制课程体系,实现人才个性化培養;此外,将课程体系建设从专业平台转移到专业群平台,建立跨专业选课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最后,依托大数据技术追踪产业链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构建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证融通;1+X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20)05-0074-05
【收稿日期】2019-10-2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课题编号为2019B18;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XJKX18A136
【作者简介】刘骞(1986—),男,河北定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1+X”证书制度;沈言锦(1980—),男,江苏徐州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机械工程;黎修良(1965—),男,湖南株洲人,硕士,教授,副校长,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高校管理。
目前,世界各国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全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迅速形成。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困境,中国制造必须快速从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才可以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占据优势地位。在此背景下,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 2025”的宏大规划,旨在加快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的结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
从世界各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来看,技术技能人才在推动工业产业创新,实现生产方式变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因此,为了提高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技能人才的差距,必须大力发挥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内涵,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职业素养较高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新要求“中国制造 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技术支撑。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重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满足产业岗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根据产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无缝衔接教育就业
随着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义不断变化。传统生产工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是具备娴熟的技艺,能够胜任生产一线工作。而“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着眼于工业产业的重大变革,致力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进行生产方式创新,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层次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因此,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培养适合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从本质上解决产业转型遇到的难题,是职业教育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二)针对不同对象定制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有教无类
2019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百万扩招”计划正式进入实施阶段。[4]
“百万扩招”计划有助于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助力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中高端水平。
与此同时,“百万扩招”计划使职业教育面向的对象更加多样,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发展目标的培养对象,职业院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满足中国制造业各个技术层次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面向新兴岗位整合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复合人才
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是当前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技能单一的岗位正在逐步被压缩、被边缘化,传统产业工人所扮演的“螺丝钉”角色正在慢慢被淘汰。[5]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岗位少量多种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将更加灵活化和综合化,因此要求未来产业工人的知识体系更加多元化。
在工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摒弃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结构,重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知识面宽、专业技能强、信息素养高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有效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需求。
(四)依据产业动态修正课程体系,实时追随行业趋势
工业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高职院校需要敏锐捕捉产业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专业优势,从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用人需求等多个维度,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向服务国家、服务地区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以学科为逻辑构建,这在传统工业生产时代或许可行,但在全新工业革命“大工程”“跨界融合”的背景下,以学科为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难以培养能够适应工业革命的技术技能人才,也难以面向未来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做出适时调整。具体来说,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屠龙之技”无处施展
以学科为逻辑构建的传统课程体系相对僵化固定,人才培养理念没有跟随产业发展实时更新,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结合的机制不健全,因此导致毕业生的结构质量和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屠龙之技”无法在岗位上施展。[6]
(二)个性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因材施教无法实现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随着“百万扩招”计划的正式实施,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复杂的学情。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有必要对课程体系及授课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对不同角色因材施教。
从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制造产业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只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优势定制课程体系,才可以培养面向不同层次工作领域的人才。
然而,目前职业教育面向不同教育对象仍然采用单一的课程体系,无法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跨专业选课制度暂未普及,一专多能尚需探索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三类组成。课程之间关联性相对较弱,单个课程呈孤岛式分布,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即使是交叉课程,也囿于专业之内的课程组合,未能真正做到跨专业课程的融合,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此外,各个专业包含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丰富,同一专业群内的各专业知识体系越来越相近,然而不同专业课程体系壁垒分明,跨专业选课制度、学分共认机制尚未大规模普及。
(四)技术与产业变革日新月异,课程体系调整滞后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多采用研讨会议或企业调研的方式确定,此类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1)研讨会议或企业调研属于抽样调查,无法客观全面地把控产业现状。
(2)研讨会议或企业调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及时间,效率相对较低。
(3)新兴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需要通过反复论证调研,以及若干届毕业生的探索才能基本成熟,周期较长。
(4)对于发展迅速的行业,通过研讨会议或企业调研制定的课程体系缺少前瞻性,并且时效性较差,需要周期性开展类似的活动才可以把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课程体系重构措施探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中国制造 2025”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课程体系的重构势在必行。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融通,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生源特点,分别定制课程体系,推动资源共享与学分互认机制,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和积累。具体来说,措施如下:
(一)依托“1+X制度”实现课证融通,人才培养切合产业需求
“1+X”证书制度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文件精神,切实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一项全新制度设计。[7]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引导职业院校将能力评价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体系与“中国制造2025”的有机融合以及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通,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产业需求。
“1+X”的核心思路是“课证融通”,如图1所示:“1”指的是职业教育学历证书,“X”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的落地方案是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融会贯通。
实现“1+X”课证融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依据“1+X”证书模块体系重构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首先选择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相关的“1+X”职业技能模块以及模块等级,针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将同一个模块涉及的课程,安排到同一个学期或者相近的学期,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于原课程体系未覆盖的内容,增加相应课程或设计实训模块集中强化实训。最终实现课程体系的覆盖范围及开课时间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模块体系相适应。
2 根据“1+X”证书工作领域调整授课计划
依据“1+X”各个证书模块中的工作领域调整课程授课计划,根据知识标准、能力标准、素养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使课程章节与工作领域相适应,实训任务与工作任务相一致,授课内容与岗位实践相匹配,确保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3 参照“1+X”证书工作任务优化实训任务
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中各工作任務的具体要求,制定该课程实训设备清单,优化实训指导课件、考核题库及评分细则等实训资料。实训及考核内容需要涵盖安全/7S/态度、专业技能能力、工具及设备的使用能力、资料信息的查询能力、数据判读和分析能力、表单填写与报告撰写能力等。
(二)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定制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开展个性教学
高职“百万扩招”计划鼓励中职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退役军人报考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更加多样化。
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结合,使个性化、多层次人才培养成为可能。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职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可以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各职业院校任课教师可以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复制标准课程体系,并根据院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对其进行调整并选择资源搭建个性化课程。
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定制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措施如下:
1 覆盖全产业链,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一体化设计标准课程体系
标准课程体系是个性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基础,具有全面行业覆盖范围。由于“中国制造2025”相关行业产业链长、技术领域宽、更新发展快,为了能够覆盖产业链条不同环节,兼顾不同院校同类专业的专业定位,需要对全国各地区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企业进行广泛调研,设计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全产业链的标准课程体系。
2 解构工作任务,绘制知识技能导图,依图施工开发颗粒化资源
根据标准化课程体系,重点调研分析全产业链代表性企业的典型岗位,参考“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按照“解构任务,重构学习”的思路,解构工作任务,得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绘制知识和技能导图,依图施工开发文本、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颗粒化资源,如图2所示。
3 面向不同对象,按图索骥选择资源,因材施教重构个性化课程
各职业院校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复制标准课程体系,并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对标准课程体系做出适合学生学情和培养目标的增减,定制适合多种类型学生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依照知识和技能导图,根据培养对象按图索骥选择资源素材,按照“素材—积件—模块—课程”的逻辑搭建“个性化课程”,如图3所示。学生根据自身优势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课程,从而满足系统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三)建立跨专业选课与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复合技能人才培养
随着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逐渐趋同。从智能制造企业岗位需求来看,将形成机电、汽车、信息、管理、智能等多领域交叉复合的岗位群。[8]
与之相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从专业平台转移到专业群平台。在专业群内部进一步整合专业基础课程,构建基础课程共享平台;进一步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特色建设,使专业核心课程各有侧重;进一步优化专业拓展课程,建设少课时多课程的专业拓展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拓展课程互选制度。
最终,构建“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立,拓展课程互选”的三层专业群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在制度保障方面,建设《资源共建共享、跨专业选课与学分互认管理办法》,为专业群内部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建设、教材编写与师资队伍培养、跨专业选课与学分互认等方面提供保障。
(四)依托大数据技术追踪产业链动态,构建课程体系调整机制
“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智能生产系统正在取代简单机械的劳动,传统岗位的数量和职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与之相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也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部分新兴专业为切入点,探索大数据技术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动态调整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主流招聘网站中相关行业的招聘岗位、技能要求、分布地域、福利待遇等信息,作为优化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的依据。
(2)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相关领域论文、专利等数据,紧跟行业学术前沿信息,把握最新技术动态,及时开发满足产业需要的课程。
(3)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舆情数据,把握产业现状,预测行业发展趋势,对课程体系做出前瞻性调整。
将大数据算法应用于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如下优势:
(1)大数据算法是对所有数据的处理,而非对数据的抽样,与传统研讨调研的方式相比,通过大数据算法得出的课程体系客观全面。
(2)大数据算法通过程序抓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可视化,无需进行现场的研讨调研,单条数据的抓取和处理在毫秒级别,数小时即可完成对所有的数据遍历和处理,经济成本更低,时间效率更高。
(3)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行业数据,可以实时掌控行业发展热点及最新的技术趋势,把握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及时对课程体系作出相应调整。
(4)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大数据算法在经过部分专业的验证之后,可进一步推广于高职其他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四、结束语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对我国制造业顺利转型,在全球工业格局中抢占优势地位具有重大意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工业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须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全新要求,依托“1+X”制度促进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结合,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个性化教学,建立健全跨专业选课制度和学分互认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课程体系动态调整机制,为国家培养更多满足产业需求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Z].2015.
[2]胡改玲,陈雪峰,陈花玲,段玉岗,王永泉,金悦.面向“中国制造2025”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2):108—110.
[3]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R].2015.
[4]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12号)[Z].2019.
[5]李良军,金鑫,朱正伟,李茂国.融合创新范式下“中国制造2025”人才模型和课程规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18—24.
[6]沈言锦,张坤.“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7(10):58—61.
[7]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Z].2019.
[8]高玉芝,王国权,刘万辉.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特征及课程体系重构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4):31—34.
Research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de in China 2025”
LIU Qian, SHEN Yan-jin, LI Xiu-liang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ollege, Zhuzhou 412000, China)
【Abstract】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alent demand of “Made in China 2025”, so it is imperative to reconstruc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speed up the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certificates and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key fields of “Made in China 2025”.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s, we should custo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spectively to realize the personalized training of talents. In addition, we should transf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rom the professional platform to the professional group platform to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cross professional course selection and credit mutual recognition, to achiev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talents. Finally, track the industry chain frontier in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relying on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build a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Made in China 2025;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ion of course and certificate; 1+X
(編辑/徐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