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饶晓丽
【摘 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长期处于不均衡发展状态,并且相对来说,继续教育则处于劣势地位,而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也严重制约着社会多元化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文章基于现代化的教育发展形势,对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从多方面探索了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设置的策略,从而为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继续教育;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0-0053-03
针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国家曾站在教育战略的高度,提出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并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继续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将其作为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重点。但是,深入高校教育内部可以发现,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发展却明显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重普教、轻继教”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教育现象,着眼于全校办学体系层面,相对而言,高校继续教育则处于劣势。立足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这种教育倾斜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的进步以及多样化人才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看,彰显终身教育理念,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设置”则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现代化的教育发展形势,明确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现状
1继续教育成为普通教育的附庸
从高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很明显地将建设的重心偏向了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则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有时甚至被描述为“另类教育”。一些高校针对继续教育的研究会设置相应的继续教育学院,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院在很多情况下则沦为了高校的附属机构,高校在具体的教育发展规划中甚至将其置于边缘境地。长期一来,在这种教育发展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小,很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并且进一步导致继续教育本真的缺失和异化。从相关的教育调查可以发现,很多高校针对继续教育,并没有配备独立的教学设施,具体体现在师资队伍、教学经费等方面,这些不足又使得继续教育缺乏广阔的发展空间,消磨了自身的发展特色,并且在很多方面,如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与普通教育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
2相对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逐渐被边缘化
很多高校出于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虽然设置了继续教育学院,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这些学院在涉及学校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如学校规划、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各项管理机制的制定等,却不拥有相应的话语权,对这些教育规划的参与还需要征求继续教育部门的意见。[1]此外,从从事继续教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人文关怀”的缺失,这种缺失体现在相关人员在一些发展方面所获得的机会并不是均等的,例如职称晋级、职务晋升、进修培训等。学习待遇层面,与普通教育学员相比,继续教育学员则处于劣势,具体而言,例如在学校安排的各种等级考试中,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不对成教生开放,此外,更甚的是,具体到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继续教育学员依然缺乏参与权。并且在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查询等方面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因此,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种种迹象来看,相对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则逐渐被边缘化。
(二)科学界定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
1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的特征表现
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特征,首先是高校继续教育。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从本质上来看,它从属于终身学习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成员教育活动,它所面向的受教群体是:学校教育之后的所有社会成员,其中尤为突出的受教育群体是“成人”。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继续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因此,众多的教育学者着眼于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投身于继续教育实践领域的研究,并不断扩展和深入研究范畴。现在,社会逐渐认可了“终身教育”的理念,继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也被重视,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从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它着重于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教育对象,从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促使他们在继续学习的基础上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开拓自己的创造力,深化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同时期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继续教育也会有着自己的认知。发展到现代,互联网技术被有效利用,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也迎势而上,逐渐朝着“多样化、远程化、终身化”的方向前进,而在一系列优势条件的组合下,远程教育也得以兴起。现代化的远程教育工程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利用到位,有效地连接起了网络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很大程度上更新了继续教育的实现形式。
其次是普通教育。普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不同,它主要显示的是制度化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普通教育也形成了属于自身的单一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其中,“计划性”是这种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普通教育的激励机制依靠的是专家和政府的评价,在此之后,社会公众群体的思想意识才被考虑在内。普通教育中,普通教育学校被分为不同的层次,主要有普通基础教育学校。针对这个层级的教育,又可以将其进一步分为四个层次: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2]其中,普通基础教育的内容中同样也涵盖了针对特殊人士而设置的一些工读教育和特殊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涵盖的范围较广,主要有普通中等专业教育、职业高中教育、技工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还有普通高等教育,这种层级的普通教育面对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这种教育形式是与成人高等教育形式相对而言的,其推行的主要是全日制学习的学历教育。
2审视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
(1)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实现协调发展。不论是高校继续教育,还是高校普通教育,两者都是被归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范围之内的,并且从实质上来看,两种教育形式各具特色,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且都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从生源制度来看,继续教育具有先天的不足性。因此,学校颁发的也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毕业证书。从这个意义层面来看,两种形式的教育在平台上则具有了明显的层次性,从而促使两种教育在地位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与普通教育相比,继续教育学历的社会认可度不足。[3]鉴于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这种差异性,从教育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两种教育形式的特色,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走“统一部署、同步发展、共同完善”的路线,进而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推进两者的共同进步。
(2)有效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促进优势互补。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一定的资源优势,对此,高校要以实现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开办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并最大程度地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具体而言,高校继续教育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包括: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管理经验等。在资源利用的基础上,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也会拥有更加有力的支撑。[4]再者,继续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在普通教育中却没有鲜明的体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普通教育的呆板。因此,从这个发展角度来看,继续教育可以对普通教育形成一种互补,切实为普通教育注入一定的发展活力,并有力的拓宽普通教育发展的渠道。
(3)坚定统筹管理的理念,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机融合。对高校来讲,基于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发展层面,要想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需要意识到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同等重要性,并结合院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保障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在相同教育环境下的平等发展。对此,高校需要有一个整体的部署与规划,并切实着眼于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对两种形式的教育进行统一归口管理,然后结合高校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制定出科学的教育发展目标、计划和方案。同时,有效整合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优势资源,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厚此薄彼、各自为政、资源闲置等现象的发生,最终有效地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探索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设置的策略
(一)准确定位继续教育,充分依托普通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和
就传统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它是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并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资源,从这个意义层面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则是普通教育。但是,处于新的“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它可以对普通教育形成一种互补,成为普通教育有力的协调方。[5]并且在某些方面,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存在共通性,如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适用性等。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看,着重塑造的是高级智能管理人才;而高校继续教育则是着重塑造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准确定位继续教育,充分依托普通教育,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合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发挥普通教育的优势:促进专业设置的协调
高等教育中,与普通教育相比,继续教育在很多方面是处于劣势,对此,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需要对继续教育提供政策上的宏观支持,学校要关心继教人的成长,学校相关部门也要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发挥普通教育的优势,促进两者在专业设置方面的协调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教学工作中,教育者也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在这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纽带就是专业设置。因此,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塑造中,需要促进两种教育形式在专业设置层面的融通,这个也是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效迎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针对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坚持特色办学:把握教学内容的契合性
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拥有自身的发展特色,高校在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两种形式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坚持特色办学,在教学内容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契合性。教学内容关系到人才的塑造方向,推进高校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还要在教学内容层面实现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6]具体说来,教学内容涵盖的范围很广,其中,教学目标也被归属在内。学校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不同个体的层次性发展,最终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致力于人才培养,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两者只有在教学内容方面实现很好的融合,才能进一步迎合社会对不同层级的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积极促进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并最大程度地实现我国教育体系的良性发展。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很多方面是联通的,两者都是致力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且立足于社会人才的培养,以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继续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历程中早有体现,并且经过长期的发展和酝酿,继续教育已经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社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继续教育的队伍中。因此,高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准确定位继续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从多个方面着手来进一步实现两种教育形式的协调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道光.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现状与发展趋势[J].成人教育,2010,(14):111—112.
[2]王诗平.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成人教育,2014,(6):28—30.
[3]王蓓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5):22—26.
[4]林安春.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继续教育研究,2011,(2):10—11.
[5]赵乐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1,20(3):23—25.
[6]马敬峰,马启鹏.服务型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继续教育的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3,(Z1):109—1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