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巫会朋
(广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揭阳522000)
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巫会朋
(广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揭阳522000)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注重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又促进学生个性多面性发展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课程设置和当前社会的总体要求。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学生个性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也不断加大。高职在校生作为未来高级技术人才,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为学校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体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事业进程中,属于刚出现的新鲜事物,还处在刚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去参考,所以,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形式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参照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模式。这些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对这类学校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然而,这并不完全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求,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还是有区别的,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当务之急是了解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笔者通过从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的体会,结合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个性的定义为 “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个性是中性的,与世界观、思想品质、道德观不同,不包含社会的伦理价值标准,其通过动机、兴趣、思想信念等内部世界体现出来。由于参加体育运动的反复性和自发性,所以给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个性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体育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体育课获得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处理的经验,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终身体育对个性的塑造起着长久改造和稳定的作用。媒体宣传的影响,使学生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找到合理的项目,扮演一个最成功的角色,从而在项目、角色的差异上,加深个性的差别。
1.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思维方式已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都在增强。表现为有主见,不盲目服从,不人云亦云。他们思考的触角不再只是指向一些具体、切近的事物,而几乎是指向所有的问题。他们往往能对在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一番认真的思索,并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主动设法解决。他们的思维具有较好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对新事物容易理解和接受,对新环境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情绪、情感极其丰富。现代大学生感情奔放,好强、好胜、好冲动,敏感好奇,追求时尚。独立、自尊、自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多数人疾恶如仇、善恶分明、富有正义感,有一定的调节和克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使情绪的表现具有文饰的、内隐的和曲折的特点。但由于其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性,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具有不稳定因素,表现在情绪与情感的波动性大,动荡多变。
3.富于理想,憧憬美好未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也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但往往表现为现实化和功利化,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实现的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
4.具有叛逆性格和偏执心理。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知识才能的增长以及自信心和独立性的进一步增强,现代大学生极力想摆脱外界的束缚和干扰,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自尊心极强。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将成为21世纪社会各种建设的主力军,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1.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
2.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3.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1.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个性,加强沟通,有针对性。
2.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展示教师良好的个性,发挥“为人师表”的模板作用。
4.真正实现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快乐第一”的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健康第一、快乐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5.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体验和尝试的机会,尤其是获胜的经历。
6.以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1.独特的环境,教学环境不同于室内理论课,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
2.独有的过程,身体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
3.特有的场景,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1.拓展型与研究型课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开设了拓展型与研究型课程,这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拓展型还是研究型课程,都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新课程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了体育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学生个性特长展示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
2.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方法进行独立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自锻能力与活动紧密相连,只有通过不同的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自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获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锻能力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好方法。
3.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进行引导和教育。
4.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5.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
6.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1]邢伟.论学生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双向关系[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4).
[2]马增瑞.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J].辽宁体育科技,2005(6):88.
[3]姚鑫.以人为本与个性化体育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0):133-136.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14-235.
[5]蒋学强,陈平平.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5(Z1):54-55.
[6]崔莹.浅谈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G807.4
B
2010-05-17
巫会朋(1973-),男,广东梅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1001-8794(2010)11-0073-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