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

时间:2024-06-05

王倩

摘 要:一体化课程改革是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述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从制定教学标准、编写教材、建立学习工作站、开展师资培训四个角度,对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推进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一体化    课程改革方案

当前在技工院校开展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是一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大创新。一体化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为一体,有利于促进技工院校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优秀的职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一、 一体化课程概述

(一)一体化课程的内涵

一体化课程,是指技工院校按照企业工人岗位的职业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相融合,并按照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流程,同时结合学习者自主探究学习的要求来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一体化课程集专业理论性和生产实践性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职业归属感,从而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紧密结合。在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体验,通过对生产实践所需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统一、专业素养与职业价值观的统一。

(二)一体化课程的特点

一体化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变难的逻辑顺序安排学习任务,强调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职业要求的对接。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两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对接。

二、 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技工院校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技工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输出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的客观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许多企业生产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并不能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高层次技能人才,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课程改革。

(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呼唤一体化课程改革

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的人才,他们具备进入企业工作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技工院校需要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

(三)推进技工院校深入发展

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基本内涵是“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但目前许多技工院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陈旧,停留在“公共理论课+传统理论课+实习课”的“分离式”教学模式中。在这样的模式下,理论课堂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实习课堂是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的方式,由于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也就不易得到发挥,不利于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由此看来,技工院校要想实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

(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技工院校的课程要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的设计不仅要满足职业的需求,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满足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对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但是,目前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兼顾到职业技能与个人素质的综合全面培养。因此,技工院校亟需实行一体化课程改革,从多个角度来编排和设计课程,不仅要重视课程的目标和结构,也要注重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以期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三、 技工院校開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

承上所述,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技工院校需从教学目标、教材、教法、教师等多角度入手,全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一)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制定课程方案和工作思路

首先,技工院校应以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制定工学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科学拟定专业基础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标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以观念转变、能力提升为工作重点,使一体化课程的优势得以体现。

(二)编写符合专业特点的一体化课程教材

一体化课程教材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学习工具,因此,要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改革以知识结构体系为主的教材编写模式,创新教材内容。在一体化教材中,不仅要考虑到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充分融入企业岗位实践操作的相关内容。只有根据实际工作者的岗位技能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来编写相关的一体化课程教材,才能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充分融合。

(三)建设一体化课程学习工作站

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设包括场地、设备和设施等硬件的建设,是能够顺利进行职业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建设新型一体化课程教学环境,不但能打破传统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相分离的模式,还能满足理论课程教学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职业场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有更多进入企业学习体验的机会,接触专业的一体化课程资源,以便对实际工作的过程有更加深刻的体验。

(四)开展一体化课程的师资培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在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技工院校应开展相应的师资培训,以培养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带领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教师队伍。在一体化课程改革中,还要不断更新教师的理念,不断创新教法、学法,从而快速提升教师群体开展一体化教学的能力,逐步打造出一支高水平的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

四、结语

在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技工院校应分阶段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求真务实地探索长远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的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成长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庞淑娟,商和福.浅论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2014(9).

[2]周正良.民办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的实践与探索——以广州城建技工学校为例[J].职业,2018(1).

[3]郭志宇.技工院校会计工学一体化课改构思[J].职业,2018(25).

[4]杨志霞.江苏省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培训,2014(3).

[5]张虹.关于技工院校德育课一体化课改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6]路在脚下梦在前方——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做法与成效[J].职业,2015(17).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