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朱维娟
摘要:在餐饮行业发展日趋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搭建学科跨界融合的平台,有效地将饮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本文以烹饪专业的语文教学实例为基础,提出了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并分析了语文与烹饪有效融合的三大途径以及对当下学科结合的困惑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 核心素养 学科跨界
随着“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时代发展趋势,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新阶段的目标。如何培养集匠艺、匠心、匠魂、匠韵于一身的新时代“匠人”,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无疑是提升中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着力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对中职语文教育而言,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是特定教学资源,只要准确撷取、有效利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整体职业能力。
一、语文+烹饪,糅合之必要
中职学生从学校到职场、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变速度之快,跨度之大促使语文课堂更应注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强调语文日常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语文课最具“以文育人”的优势,是培育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的最佳载体。中职语文课堂只有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未来就业的岗位适应能力紧密联系,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精湛的烹饪技艺、独特的饮食审美,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成为真正的匠人,不仅要有精湛的烹饪技术,还应掌握现代营养、卫生等基础理论知识及民俗礼仪知识,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在餐饮行业发展日趋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今天,烹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远远不止于烹饪技能,烹饪更是一种艺术、人文和理念,而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利用语文学科的功能,通过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专业特色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使职业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二、语文+烹饪,糅合之途径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每门功课开始的时候要使学生对它生出一种真正的爱好,为此可以向他们证明,它是如何的美好、有用、快意,或者是如何的需要,这样去引起他们的爱好。”那么如何搭建学科跨界融合的平台,如何有效地将饮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也成了教师研究的重点。
1.探寻美食味道——写作案例分析
烹饪专业中与学生职业岗位联系最紧密的当属烹饪技术课,烹饪的方法、烹饪的步骤、烹饪的工艺,要让自己手下的美食令人“烹”然心动,不光要有“味”,更要有“情”,还要有“文”。写作活动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并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根据时令,开展以家乡特产一一杨梅为食材的美食制作,引领学生进入一场《诗画杨梅宴心系故乡情》的语文和烹饪融合的美食写作之旅。在了解有关杨梅的文化典故、诗词以及一些基本常识之后,教师让学生们结合现场“杨梅宴”的制作过程,拟一道有创意的菜名,有“情”有“味”地写一写制作流程和要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讨论,最后由小组呈现如下美文。
菜名:珠落玉盘点点红
这道菜由(材料)杨梅、圆子、甜酒酿、红曲米、淀粉搭配而成。
制作流程:一是烧开水,二是下圆子,三是配杨梅,四是加作料,五是做勾芡,六是起锅装盘。
这道菜具有香润、酸甜可口的特色。由于色泽上白里透红,又装在绿色的盘子里,让人想到《琵琶行》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所以为本作品命名为“珠落玉盘点点红”,并由此引发“心系故乡片片情”。
本活动体现了语文性原则。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跟着课堂品家乡美食,感受唇齿中香醇浓郁、甘甜微酸,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感情冲动和写作欲望。
又如教师以“千张包”为素材,引导学生写出一段富有文化底蕴和情感的美食推介词。
“刚浸润的糯米,在与温度争分夺秒的竞赛中,变地黏性十足……火腿粒、笋干末、香干粒与其完美的邂逅,使得馅心变得醇香味美,再裹上薄而韧的千张,让纱线在其身上自由地缠绕……”看到这段描写千张包的文字,美食的滋味仿佛已在唇齿间清香四溢了。
对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语文课可以借助他们专业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自己对最喜欢的菜品制作过程的介绍及美食色、香、味的描写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
2.了解浮生食趣——饮食诗词感悟
搭建跨學科融合平台,要求教师打破学科的壁垒,找准学科融合的知识点,积极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烹饪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所以教师在确定知识目标时,既要注重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更要提升他们专业文化的底蕴。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中国文学史上曾有无数以美食为题材的诗词歌赋,而新时代烹饪专业的学生不仅是“火头军”,更应该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儒厨”,用诗词歌赋为美食创造灵魂。
笔者曾以“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为例,搜集相关节日菜名,并从菜肴的造型特点和文化意蕴来赏析菜名。通过艺术菜名和普通菜名的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借代、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同时,学生在活动中阅读、赏析、感悟,接受美感的熏陶。如关于中秋节就有苏轼的《小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恰”。己将“月”与饼联系在一起。学生读后既了解了传统文化和风味人情,更感知到了美食与文化,美食与情思的糅合。又如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读后既让学生感知到角粽的造型之美,更读到了风俗人情和离愁别绪。可以说是在诗歌的品读和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其实,每道负有盛名的美食都佐以一个精美的富有诗意的艺术菜名。花童鸡、西湖醋鱼、佛跳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说到底都是由普通食材烹制而成,但它们能美名远扬,流传百年,正是因为其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蕴涵。
所以教师在诗词教学中要把古诗词的意境与中国菜品结合起来。所谓“一菜一诗句”就是菜品意境的独特体现和烹饪者人文素养的综合展示。古诗词意境深邃、韵味悠长,或豪迈、或婉约、或缠绵、或恬静、或古朴,教师要自觉地引导学生参加审美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识和审美意识。
3.挖掘烹饪元素——美食美文赏析
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抓手,如何引导烹饪专业的学生有效阅读,教师应挖掘与烹饪专业相关的文学作品资源并把它当做一个有意义的阅读整体。通过揣摩、品味、内化,一方面提升学生对味觉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增长对菜肴的审美思考。如汪曾祺的《五味》《寻味》《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等作品既有对食物口腹之欲的物质层面的描写,也有对饮食文化、生活体会、个人修养和生活态度的精神传达。
在读到梁实秋的《酸梅汤与糖葫芦》一文中“正宗是冰糖葫芦,薄薄一层糖,透明雪亮……山里红,即山楂,北地盛产,味酸,裹糖则极可口”这几句时,教师可在屏幕上呈现穿满晶莹剔透的红果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笔者趁机提问:“为什么文人墨客总是把故乡的食物写得那么迷人?是真的很稀有吗?”此刻就有学生回答:“其实,作者所写故乡的食物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食物,他们之所以觉得是人间美味,是因为这些食物融入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也有学生说作者在对故乡的思念中不知不觉地夸大了这些食物的美味。教师便可相机提出美食小品文中的“乡愁情结”,并让学生们再去寻找类似的文章深化理解,真正让学生懂得美食之美美在心境,美在情感。
三、语文+烹饪,糅合之思考
通过搭建学科跨界融合的桥梁,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去领略语文世界的独特魅力,可以让语文学科再次焕发生命力,让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但教师始终要明晰语文毕竟姓“语”,应该注重品词析句,应该以上出语文课的味道为第一要义,所以笔者认为语文与专业的跨学科融合要坚持相互渗透、自然体现的原则。语文课堂既要保持语文学科的特质,又要以专业知识为载体,所以两者的结合点、落脚点需要教师缜密思考,精准定位,不能单纯地为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使语文课变了味。生搬硬套,反而會落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困境。
同时,教师要有区别于传统一考定论的教学评价。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核心素养实施成效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将“水平”内化为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如何构建“全程化任务型发展性评价体系”,创新核心素养评价方式?为了全过程地推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渗透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把学业评价贯彻到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将“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三维评价体系相互融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