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王海平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职业素养、塑造良好职业态度的特殊环节。为了解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思想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依据,笔者对学校近三年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环境适应能力、心理健康、交往沟通能力、遵纪守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公德意识等方面。现将调查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实习生环境适应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60%的实习生能较好较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但仍有近40%的实习生对医院环境不能很好地适应,实习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茫然感,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甚至放弃专业的情绪。众所周知,中职护生年龄小,整体素质偏低。由学校初到临床实习,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作息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人际关系等在短时间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习生骤然从学校走向临床工作一线,直接面对复杂的医护关系和护患关系,目睹临床真实的护理场景,角色的转变、沟通能力的欠缺、临床操作经验的不足等都导致恐惧心理而影响整体临床适应情况。
2.实习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
通过问卷调查看出,占73%的护生在整个实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问题。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向将来社会角色转换的过渡期,学校生活较为单一,走向医院后,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节奏的紧张、工作责任的重大,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理工作经验不足,实习生普遍存在紧张、害怕出错等心理问题,整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加之护生大多为女生,女性胆小、敏感、内向的性格特点,在出现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向老师咨询或向同学倾诉,往往加剧了心理问题,以致影响到护生的整个实习效果。
3.实习生交往沟通能力欠缺
问卷调查显示,占40%的护生不能很好地与带教老师沟通,占53%的护生不能有效地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护理工作中沟通问题很重要,只有有效沟通才能使彼此之间的关系融洽、牢固。同时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护士的职业素养所要求,是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实习生角色转变大幅度递进,特别是接触到不同的新的人和物时,往往会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和接纳自己,同时又缺乏必要的沟通技巧。
4.实习生遵纪守规意识需强化
问卷调查显示,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遵纪守规意识有所淡化。占49%的学生存在上班时间脱岗问题和上下班迟到早退问题。在校期间,学校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值班教师、学生行为规范督察组等对学生进行无死角的多层高压管理,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遵守纪律。可一旦进入实习医院后,医院对实习生松散的管理模式,加之实习生人数众多,带教老师通常不能对实习生投入100%的管理精力。学校高压管理的约束解除,加之中职学生自控力差,所以出现一部分实习生不能严格遵守实习医院的规章制度的现象。
5.实习生人文素养有所缺失
问卷调查显示,实习生在工作期间,有35%不善于使用文明用语,近40%行为举止不规范,有35%穿衣打扮不得体,
占10%的实习生对病人缺乏基本的关心和尊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当前护理模式推行的是系统化整体护理,其对护士的人文素养要求很高,而服饰、仪表、语言、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能力都将直接影响护理的整体质量。
二、解决对策
1.深度挖掘德育课培养职业素养的作用
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长时间的养成。德育课作为护生在校期间始终开设的必修课程,应突出职业素养教育,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对现有的内容进行精简、摒弃或更新,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和职业性元素,使德育课教学内容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相联系,从而更加具体化与个性化。德育课教师应深入实习医院开展教学调研,了解护理工作程序、医院护理文化、护理岗位的典型案例等,对德育课教材进行校本化、专业化处理,使学生尽早地感受或體验职业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和与之相关联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将来护理工作需要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文化素质。同时将具有护理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德育资源,融入德育课堂和德育实践。比如在学生入学伊始,对学生进行学校校史、校情的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笔者学校近60年的办学历史及历届护理专业毕业生为全市医疗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比如在学校组织护理礼仪大赛及护士授帽仪式活动时,德育课应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主题辩论、微感言撰写、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优化学生对护理行业的认知,增强对护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解,提升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与荣誉感,为学生能尽快融入职业构筑桥梁。
2.深度挖掘德育课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笔者学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上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只在专业课中开设有《心理与精神护理》,且学时有限。此课程包括一部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在教学内容中,不能将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系统讲授;在教学效果上,难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好的效果,而德育课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课的最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健康人格的核心内容。德育课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论证某一哲学原理时,教师一般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三大领域举例说明的,教师完全可以补充加入心理健康方面的案例,既论证某一哲理,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深度挖掘德育课良好行为养成的作用
当前中职生普遍行为习惯不良,甚至有相当部分的行为偏常生,学校靠无死角的高压约束和管理,可能能给予一定程度的矫正,但治标不治本,一旦脱离了约束,就会功亏一篑。所以在学生行为养成上必须解决“要我这样做”向“我要这样做”的转变,即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这就离不开德育的“教化固本”作用。通过现实社会中种种例证,笔者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影响。要挖掘和利用中职德育课的隐性课程资源,比如德育课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德育课堂和谐氛围的构建、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使学生能从中受到感染、暗示、同化和激励,从而改变情绪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作者单位:阳泉市卫生学校)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