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操作技能规律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6-05

龚世勇

摘 要:学生的操作技能是职业学校培养的重要目标。本文提出,应认识和理解操作技能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操作技能规律进行探索,以期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一体化 操作技能 规律 应用

我国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术能力。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主要目的。大多数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想着能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一、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各种工作站的建立,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教室与车间的一体化。利用工作页和理论教材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教材的一体化。聘用“双师型”教师进行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习教师的一体化。

进行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重点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在长期的培养学生技能过程中发现,操作技能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掌握的。科学利用教育心理学家研究的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由科学的规律与一体化教学相结合,更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中国心理学家冯忠良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认为操作技能的学习阶段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四个阶段。根据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特点,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的含义:即初步了解操作活动的组成结构与技术动作要求,在大脑中建立起该项操作活动的初步映像的过程。操作定向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操作者对活动基本结构的了解,其中包括对动作顺序、动作组成以及动作执行方式的初步认识,知道需要做什么与应该怎么做,使操作者在大脑中初步建立起有关操作方式的认知结构,从而确立操作的初步调节机制。

2.操作的模仿

操作模仿的含义:操作的模仿即把在操作定向中形成的初步映像进行实际再现。模仿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重要环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加强操作者的动觉体验;二是模仿可以检验已形成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指在操作者对动作及其执行方式的初步了解基础上,整合有关的动作经验,并且通过具体的运动尝试执行符合规定要求的动作。

3.操作的整合

操作整合的含义:即把模仿阶段获得的操作动作中各动作细节固定下来,并且使各操作动作成分相互融合,逐步形成稳固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的熟练

操作熟练的含义:指经过动作整合阶段的操作动作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条件,操作动作规范标准和自动化。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操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形成一种习惯性动作,不需要专门控制;操作品质,动作准确稳定性,动作的完成不受条件的影响;操作结构,各个操作要点之间协调一致,互不干扰,动作连贯、顺畅;操作效能,力消耗低和心理压力小,效率高,动作轻快。

三、操作技能规律的应用

1.操作定向

在教学过程中,操作的定向获得是通过教师对操作方式的示范与各操作动作要点的讲解和学生的观察和理解来完成的。为了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定向水平,在操作方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意提高学生操作定向的完整性和概括性。在一体化教学中,我校学生在一体化的学习工作站中学习。工作站中教室和车间是一体的,并且每个工作站都配有多媒体。在该阶段,教师示范操作或通过播放操作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初步印象。例如在电子作品制作中电烙铁与焊点和焊丝之间的操作,在车工实习中车刀的刃磨方法,钳工的锉削操作中锉刀的运动轨迹和锉刀力的平衡等。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再进一步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在脑海中逐渐认识动作的内部特征,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或上网查询相关知识,加深操作定向的形成。

2.操作的模仿

在教学过程中,操作的模仿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教师的指导,二是学生的练习。教师需要对操作动作进行分解,并且在学生练习一段时间后,还要不断去指导,以便提高各个操作部分的准确性。

根据操作模仿这一阶段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对于某项操作技能,先采用两人一组,即一个人操作,另外一个人观察。在操作中指出对方的缺点,例如电焊操作中焊条的运动轨迹,锉削操作中锉刀力的平衡,锉削时的姿势等。当训练一段时间后。在根据分组的情况,每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比较。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操作的模仿。比如钳工基本技能中的平面錾削操作,教师先要讲解基本动作、示范动作,包括正确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过程中动作的分解。为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加深学生的印象,进行播放平面錾削视频。然后让学生上工位,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模仿的示范,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典型的错误,再集中示范,以纠正动作,让学生大脑中形成的操作定向得到检验与充实。因此,多种形式的示范,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的动作印象深刻,提高练习的效果和效率,避免无目的练习。在这一阶段,笔者安排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观察,与教师共同评价操作的优缺点。例如:钳工的锯割姿势学习过程中,让每一组选一个代表,在工位上操作。其他同学观看,然后评价每个代表的有缺点,最后反思自己的操作。

3.操作的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动作的整合是通过学生不断的练习来完成的。训练中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注意动作间的协调性,通过练习使动作定型、巩固。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一体化教学中,增加练习量。严格要求,在机械加工中体现为提高加工精度。进行分组练习,对加工的工件质量进行反馈,指出缺点,例如:手工铰孔的操作;分组评价铰孔的操作,包括操作者站立的姿势、铰刀的运动、操作的顺序;铰孔的质量,讨论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操作技能出现一种高原现象,表现为操作技能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在一体化教学中,进行优秀作品展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操作的熟练

为了使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使操作更熟练,要不断改变练习的条件和练习的要求,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对不同的操作要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以达到练习的作用。根据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学生之间比赛的方式进行,即确定某一专项考核课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核。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优秀学生,然后进行小组间比赛。再进行综合课题的考核,对操作技能进行巩固和提高,例如钳工的配合工件的练习。完全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比赛,并且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即该工件基本尺寸加工、凸形体加工、钻孔加工、最后配合等每一阶段约所用的时间。这样,学生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心理压力小,同时促进了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了操作技能水平。

操作规律与一体化教学的结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近年来我校在各级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2015年9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获得省级比赛优异成绩,并有学生入选省级代表队。在整个操作技能培养过程中,遵循操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和操作,及时进行反馈和检测。利用一体化教学的优势,达到操作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