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现状及减贫措施分析

时间:2024-04-24

赵恒 宋卓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已引起社会和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也更为深入。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研究其县域多维贫困状况,并提出相关区域减贫措施,对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有效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多维贫困;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2-0104-03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匮乏的现象,并不是现今社会所特有的。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已存在,并持续到今天,遍布世界诸多国家。由贫困所引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稳定也至关重要。那么,为什么有的地区富裕,而有的地区贫穷?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历久弥新。18世纪末,亚当·斯密在著作《国富论》中指出,对地区富裕的最佳解释是一个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允许商业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去追求利益。David E.Bloom[1]等认为,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追溯到考察经济成果的根本力量,诸如地理、气候、文化等;另一方面则是对多重均衡的探讨。贫困既可以是个体贫困,也可以区域贫困,即空间贫困;同时,贫困不仅仅是经济贫困,也可能是生态贫困或社会贫困或文化贫困,有别于单纯依赖收入水平对贫困的定义,生态贫困或社会贫困或文化贫困则是从多维的角度对贫困进行更为详尽的阐述。

多维贫困(multidimensional poverty)理论首先是由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2](Amartya Sen)所提出的。国外对于多维贫困的研究较为成熟,我国对于多维贫困的研究起步稍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主要是通过收入贫困线对贫困人口进行识别,从而确定各省市的贫困县和贫困村。通过各种扶贫政策和扶贫项目的实施,开发式扶贫成果显著,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锐减[3]。然而,相对贫困问题却日渐凸显,医疗、教育、信息化程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明显高于收入差距。《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4]也指出,我国目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因此,运用多维贫困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区域性贫困进行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然而,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并不单纯是指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同时也涉及到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在这一层面上就显示出多维贫困测量的必要性。

自2001年起,评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标准,主要采用“631指数法”,即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主要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这三项进行评定,所占权重分别为60%、30%和10%。2012年3月,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名单出炉,根据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5](以下简称“国定贫困县”),河南省有贫困县31个,其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范围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连片特困贫困县”)有19个,其空间分布(如下页图所示)。同时,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贫困县的数量在河南省108个县域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8.7%和17.59%。然而,由于这些贫困县分布较为分散,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方面差别较大,造成的贫困状况也有所不同,这对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难题,而有针对性的扶贫对于区域有效减贫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应当基于多维视角对区域多维贫困状态进行衡量,而不仅仅是依靠收入贫困线。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贫困现状进行减贫策略的有效瞄准,对于实现区域有效脱贫,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县域多维贫困的现状

(一)区域概况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临湖北。截至2014年,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县市,21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河南的县(市)中包含10个省直管县(市):巩义、兰考、汝州、滑县、长垣、邓州、永城、固始、鹿邑、新蔡。该区域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6]。2013年末户籍人口为1.06亿人,常住人口为9 413万人。2013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 081.81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 713.69万吨。2000年,全省总人口0.95亿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 029.6千公顷,粮食产量4 101.5万吨。从2000—2012年,河南省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均大幅上升,在不破坏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源,保证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2.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 599.31亿元,约为2000年5 052.99亿元的5.86倍。这一时期,河南省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加大。2012年全省人均GDP均值为2 791元,而2000年仅为4 656元,前者约是后者的5.84倍,2012年县域人均GDP最大值义马市与最小值封丘县之间相差98 148元,而2000年这一差值仅为10 287元;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7 811.63元,而2000年仅为2 047.66元,前者约是后者的3.81倍,2012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大值巩义市与最小值濮阳县之间相差7 930元,而2000年这一差值仅为1 834元(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2001年和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同时,河南省境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国前列,但是仍旧有部分贫困地区交通闭塞。

3.河南省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向城镇转移任务重。2000年全省城镇化率23.2%,虽然2012年达到了42.4%,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化”同步推进,关系中原崛起和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效应,而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挑战。

4.地形条件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分布境内,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其中,平原、盆地主要分布在豫中、豫东地区,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南地区。

(二)多维贫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31个国定贫困县的确立很大程度上是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的,通过收入贫困线或消费贫困线的设定,进而判断某一县域是否属于贫困地区。这一判断,一定程度上会遗漏贫困的其他方面,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不同地区的贫困状况和贫困程度。文中从多维视角对河南省县域的贫困状况进行分析,主要是基于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和自然维度三个方面进行。

1.经济维度上,部分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内差距较大。据统计,31个国定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省域均值7 811.63元,29个国定贫困县的人均生产总值低于省域均值27 276.47元(洛阳市洛宁县、栾川县除外)。其中,平顶山市鲁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仅有5 026元,与最高值濮阳市范县的7 392元之间相差2 366元;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洛阳市栾川县47 619元与最低的驻马店市上蔡县的9 964元之间相差376 55元。此外,除去31个国定贫困县之外,仍有33个县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省域均值,43个县域的人均生产总值低于省域均值。

2.社会维度上,较大比重的县域居民生活保障能力的拥有状况较低。以每万人小学生在校学生数来反映县域教育程度,以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来表征县域医疗卫生条件,数据统计发现,11个国定贫困县的教育程度低于省域均值,20个国定贫困县的医疗卫生条件低于县域均值。31个国定贫困县中,每万人小学生在校学生数最高的是濮阳市台前县,为1 506.2个/万人,最低的是三门峡卢氏县,仅有544.74个/万人,前者约是后者的2.76倍;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最多的是开封市兰考县,为48.69床/万人,最少的是信阳市固始县,仅有14.18床/万人,前者约是后者的3.43倍。此外,除去31个国定贫困县之外,仍有44个县域的教育程度低于省域均值,39个县域的医疗卫生条件低于省域均值。

3.自然维度上,较多的国定贫困县分布在豫西、豫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区,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制约。31个国定贫困县中,洛阳市的宜阳县、汝阳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南阳市的社旗县、桐柏县、淅川县、南召县,三门峡市的卢氏县,平顶山市的鲁山县等均分布在豫西、豫西南的山地、丘陵地区,这10个县域均属于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秦巴山区境内;信阳市的光山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潢川县,驻马店市的新蔡县,开封市的兰考县,商丘市的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周口市的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等均属于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大别山区境内[7],这些地区地势条件较差,交通网络便捷性较低,生态环境相对平原地区更为脆弱,区域发展状况受到区位、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诸多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31个国扶重点县(由于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9个,且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文中的分析内容中均已有所包含,并不对此一一赘述)不仅仅是经济维度上的贫困,同时也存在有社会维度、自然维度上的贫困,单纯地依靠收入贫困线对贫困地区进行识别,并不能很好地为区域减贫措施的有效瞄准提供依据。

二、多维贫困的对策分析

本文通过上述分析,针对河南省各县域的贫困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基于多维视角对河南省县域的贫困状况进行分析,是一种更为符合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贫困测量方法。它不仅可以涵盖贫困的多个方面,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贫困问题进行审视,对专项扶贫和区域扶贫的精准性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在对地区进行政策扶贫时,应综合考虑多因素对贫困的影响,而不是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扶贫,但是也不能否认经济扶贫的合理性。对于经济发展问题导致的贫困,应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积极推进扶贫产业的推广,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原因引起的贫困问题,应逐步改善地区交通状况、增设医疗卫生设施和教育设施等,通过改善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于自然因素引致的贫困问题,可以考虑山区居民迁出等方式。

第二,县域扶贫应当从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维度进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总体目标指出,“到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因此,对于河南省的贫困县域进行扶贫时,应根据区域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扶贫,对于高经济贫困程度的地区,应以经济扶贫为主,社会扶贫为辅;对于高社会贫困程度的地区,应以社会扶贫为主,经济扶贫为辅。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地形条件对区域贫困的影响程度较小,主要集中在豫西南及周边地区,针对这些地区的自然贫困,应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对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项目予以扶持。

如上所述,对于河南省区域多维贫困现状,应逐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关注,扶贫措施的实施应将多个维度考虑在内,而不是单一考虑经济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扶贫、有效瞄准、防治结合。同时,针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状况,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减缓贫困程度,并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