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武文
摘 要:金融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金融企业联合办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为金融行业提供大量专业对口、素质过硬、技术拔尖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学校本身不但得到了金融企业的支持,也为学校的就业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联合模式不健全、联合趋于形式化等问题。针对我国金融特色的应用型院校校企联合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解决对策。
关键词:金融特色;应用型院校;校企联合模式;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2-0119-02 校企联合模式是指学校、企业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互利互补、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的制度,主要表现为:教学、企业与人才的三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课程,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相应的人才。教学内容设置上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结合 [1]。对应用型院校来说,合适的校企联合模式的有效实施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特色应用型院校的特点
(一)应用性
所谓应用性,就是指学生能够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又快又熟练地应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应用性是金融特色地方学校教育的最高要求,不但要求学生有自主的学习能力,更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还能激发创新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积累经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进步。尤其是金融行业,涉及领域广,涉及到金钱问题更是敏感,就更加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加以致用。因此,应用性是金融特色本科院校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目标。
(二)广博性
金融行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懂得金融类的知识,还要了解金融相关行业的知识,比如会计类、银行类、投资类、保险类、风投类和证券类等等,甚至由于金融行业和金钱接触的特殊性,还要了解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因此,金融特色的应用型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坚实的各科基础知识,宽厚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积累较好的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为解决错综复杂的金融问题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广博性是金融特色应用型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
(三)动态性
金融市场变幻莫测,金融形势瞬息变化,金融学科纵深演进,一个决定可能让你日进斗金,也可能让你身败名裂。这就要求金融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与时俱进的动态性金融人才。因此,动态性是保持金融特色应用型院校教育模式先进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保障。
二、金融特色的应用型院校校企联合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院校内部系统支撑不够
目前,大多数金融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体现出其特色,而是与其他的高等院校一样,是传统的“全科教育”。第一,教师方面,教师本身的讲课经验,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企业实践经验少,有一些教师是从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直接到其他高校当教师,教师自己本身就没有实践经验,因此给学生传授的过程中也全部都是空洞的理论而缺少实践。第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制定偏差,在教学中既没有重点突出“金融”的特色,没有全面地接触到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科,更没有突出“应用”的优点,没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第三,学校没有认真对待校企联合模式。大多数学校虽然有校企联合的模式,但是学校并没有充分地重视,认为只是摆摆样子,没有让学生按时地参与到工作实践当中,或者只是敷衍了事,对学生在企业当中的情况不做调查,不做总结,只是形式主义,这就失去了校企联合的真正意义。
(二)企业的功利意识过浓
大多数企业过分强调功利性,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他们认为,培养一些不能直接参与的学生既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即使签订了校企合作的协议,也不愿意认真执行。所以,当学校派送学生来实习的时候,也只是干一些杂活,根本接触不到核心工作,就更谈不上让学生有机会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了。因此,大学生就很难在校企联合合作中真正得到锻炼,从而使得金融专业的实践技能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三)合作组织机构建设滞后
在我国,教育和企业的管理机构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一个共同中间能够融合的部门,这就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造成不便。教育部门看问题都偏向于教育方面,企业部门管理问题又大都偏向于企业,中间没有一个可融合的部门,创建出相关制度,能够形成基本的良性的工作机制,而金融企业大都涉及面复杂,涉及问题敏感,使得学校和企业没有很好地相互沟通,所以大多数的校企联合目前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状态,各自独立,各自运营,浅表松散,使得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充分发挥。
(四)政府在校企联合模式中的作用过于弱化
各种合作关系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校企联合办学也不例外,尤其金融行业在地方政治经济中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金融特色的校企联合办学中,政府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扶持作用,没有意识到这种联合办学模式会为各方带来很多的益处,不但可以提升金融企业的效率,拉动当地的经济,而且还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依靠高校单方面来操作。由于有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政府没有给予真正的重视,或不闻不问或相关措施不到位,因此常常会产生政策不配套,校企联合组织形式松散,行为短期化,缺乏满足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保障机制等相关问题。
三、完善金融特色的应用型院校校企联合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校企共同制订合作计划
学校培养企业之所需,这才是校企联合模式的润滑剂。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学校提出需要哪方面的金融人才,并提供适应不同层次金融人才的岗位让学生实习,表现良好的学生还可以毕业之后给予工作机会。学校方面,根据金融企业提出的要求,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以便培养出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金融人才,这些都应由金融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
(二)企业调整参与校企联合合作教育的意识观念
在学校和金融企业一起制定合作模式的基础之上,那么这个学校培养出来的金融人才就是这个企业所需要的,因此企业就不必担心学生进入企业不会工作,不懂工作,也不必担心会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企业有必要跳出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获取经济利益的单一目标思维,以开阔和长远的眼光审视产学研合作教育,真正树立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才培育义务;以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眼光为视角,在合作教育中借鉴学校的职业素养培育理念,从理想信念、品格修养、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四个维度出发实现实习学生和企业职工职业素养的共同提升[2]。
(三)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的校企联合合作教育管理模式
首先,大胆创新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模式本科四年全部在校学习,建议将现有的四年制本科教学模式改变为“2+0.5+
1+0.5”的模式。意思是本科学习四年,前两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年的第一个学期进入企业实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又可以让学生知道哪里还做得不足,回到学校就可以更好地学习。第三年的第二学期继续回到学校学习,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工作,学生肯定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社会的残酷,相信接下来的学习肯定会事半功倍。第四年上学期仍然在学校学习,下学期就可以边实习边找工作。这样做既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用实践检验理论”这一学习知识的科学过程,又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其次,改革考试制度。刚才说到教学模式需要改革,需要到企业实习,那么建议考试的成绩就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测试,也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另一部分就是工作实践的分数,在学生进行工作实践的时候,该学生部门领导也要给予相应的考核分数。这样,综合的分数才能体现出一个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
(四)政府为校企联合合作教育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政府作为第三方,能够中立、客观、全局、长远地看待这个合作模式。首先,政府可以先搭建一个让彼此了解的平台,每个金融特色的应用型院校有什么特点和优势,每个金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岗位,都在平台上有所显示,这样就更方便学校和企业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其次,在学校和金融企业制定合作模式的基础之上,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一方面,政府可以在资金上予以帮助,比如政府可以设立校企联合合作教育专项基金,或者出资搭建实习基地等,从财政制度上对合作教育给予保障。另一方面,政府有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法规使校企联合合作教育规范化。比如,规定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政策引导适当调节了校企联合合作教育中的利益矛盾,拓宽了校企联合合作教育的路径和主体,促进了校企联合合作教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