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高冬梅
摘 要: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现象,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开设民俗文化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因此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深化教学改革,将民俗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宣扬优良民俗传统道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民俗文化;人文素质;开放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2-0127-02 “群君相染谓之俗。”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积淀逐渐形成的。虽然民俗文化形成于过去,但它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继续发展和变化着,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正如学者钟敬文描述:“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人们在日常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风尚和精神气质及其相互感染、模仿、遵从就是民俗文化滋养和创造的结果。对于大学生而言,开设民俗文化课程,有助于他们了解民俗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民族情怀,进而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的人文教育功能
(一)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特征,“民俗主要是由下层民众创造,人人传习自我教化的习俗。”传承使民俗成为了财富,成为了文化,得以世代延续下来,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被后来者融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而为一代代的人所接受并继续传承。一方面,通过代际间口头传递;另一方面,通过非语言的行为举止传承,如农事节气、交往礼节、成年礼等人生仪式等等,这一切都通过一代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教化着下一代人。
(二)规范功能
社会规范的四个层次分别是法律、纪律、道德、民俗。其中民俗文化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为广泛的规范层次。民俗文化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就会自然地变成一种文化自觉,这样民俗文化的规范功能越发彰显。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不成文的乡约民规,大家都会自觉地遵从这些民俗文化,并以此自律,如有威望的老者受人敬仰,在处理事情上具有话语权,对于邻里的纠纷等问题都可以进行评判。
(三)增强民族情感的功能
民间节日、民间礼仪等渗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尤其是一些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通过内向的凝聚和外向的融合,不断增强人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正如钟敬文先生说,民俗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激励广大人民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的情感”。
二、民俗文化教学实践概况
广东财经大学民俗文化课是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该课程是涉及民俗、文学、历史、艺术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历史性和社会性,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课堂,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不断创新。具体来说,每个专题都主要包括四个环节:专题教学、分组讨论、学生汇报、活动体验,各环节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一)专题教学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而是选取特色民俗文化进行专题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引入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各种民俗文化的由来、内涵、形式以及内容的发展变迁,并通过系统梳理,让学生既学到了各种民俗文化,又不至于感觉太枯燥。
(二)分组讨论
各个专题结束后,要求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查找相关资料、文献信息,然后相互交流讨论。大家都非常热烈地参与讨论,将自己关于民俗文化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并对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的积极功能、消极功能给予评价。有学生反映,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地去系统思考自己了解的民俗文化。
(三)学生汇报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小组推荐较为典型的民俗文化,由学生自己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生动的讲解,向全班汇报。在这一环节中,各小组都充分准备,搜集丰富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甚至是道具,争先恐后地将一个个民俗文化项目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
(四)活动体验
亲身体验会使得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民俗文化的感知。在教学中,根据各个专题,鼓励学生模拟场景,亲身参与。如在人生礼俗专题中,组织学生在教室举行成人礼仪式;在民间艺术专题中,组织学生动手剪纸、折纸、制作中国结等。通过活动的举办,学生真正体会民俗文化的过程和意义。
三、民俗文化教学实践的几点总结
(一)学生普遍对民俗文化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
由于采用了较为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堂教学,用图片、视频等媒介,生动地展示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学生普遍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分组讨论和专题汇报中,学生都会充分准备,积极参与,与别人交流自己或身边的民俗文化现象,并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二)部分学生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少,缺乏对民俗文化的了解
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对于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甚至是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了解不多,如二十四节气、汉服的特点、年俗文化等等。很多学生表示,由于在校学习,平时参加的民俗文化活动并不多,再加上对民俗文化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也就没有刻意地去了解。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有淡化的趋势,比如年俗,春联、爆竹、年画、彩纸、灯饰等等都是春节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涵,但现在要么机械化完成,要么不允许进行,导致大家逐渐淡化了这些东西,所以接触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
(三)部分学生民族意识不强
春节吃团圆饭、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等等这些民俗活动,都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向人们传达着族群意识,是五千年来传承的丰厚遗产,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学生或者不知道一些民俗文化,或者没有真正地去理解,缺乏对本民族丰富民俗文化的了解,没有培养出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这可以说造成了民族精神的流失,以至于他们没有形成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当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文化的冲击时,容易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情怀。
四、丰富文化教育形式、传承民俗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开设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基础课
目前来看,将民俗文化课作为基础课的很少,这在理工、农林、医类院校更为明显,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很多学校仍是以公共选修课为主要模式,一般都有人数限制,只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参与学习。应该把民俗文化相关课程列为基础课,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到丰富精彩的民俗文化,并把它成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弘扬地方民俗特色,提升民俗文化价值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民俗文化,如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等。当地民俗文化对于学生可能感知更强烈一些,认同度更高一些。在课程设置中,可以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开设专门实践性课程,促进学生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文化,引导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提升他们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综合能力。
(三)广泛开展民俗文化实践活动
民俗文化源于历史,在实践中发展。在高校应该鼓励组建民俗文化团体,组织民俗文化活动,如可以定期举办民俗文化专题讲座;举办民俗文化月、文化周;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到烈士陵园扫墓;举办文化名人纪念活动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积极引导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参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认识民俗文化中不断培养人文素质、增强民族意识,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有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民俗文化知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