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提高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6-05

张明志

就业率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更是如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就必须利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准确定位,科学设置专业,提高管理和育人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技工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二是自身学校的教学连贯性和效益问题。

1.市场需求

技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专业设置必须体现与地方经济之间的服务与依靠关系。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对青岛市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规划、劳动力素质和人才需求状况等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考虑了青岛市区域内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发展需要以及劳动力市场对相应层次、规格人才的实际需求。

学校设置的专业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学生的求学和就业心理需求。两者有时是一致的,而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者的需要,但在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两者往往相互矛盾和发生错位。所以学校要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必须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干扰,把握有效需求,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正确的引导。

2.自身办学水平

技工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是否能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些基本条件有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料、经费和场地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如:考虑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水平是否与开设的专业相匹配;教学资料是否齐全、适用;教学设施和场地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经费是否能够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等。绝对不可以采取没有条件也要上专业的做法,这样不止浪费学校的教育资源,保证不了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就业,还会损坏学校的名誉。

3. 稳定发展特色专业,灵活开发新专业

社会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和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学校对社会需求作出迅速反应,适时适度地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

专业设置应针对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讲究一定的稳定性。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也要求专业相对稳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师资结构、不同的设备要求。一个专业从筹办到初具规模,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至少要3~5年才能看出效果,要取得较好的效益则至少需要5年以上,只有使专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才能办出质量、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和效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冷门与热门专业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因此设置专业必须充分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4. 积极创新,根据市场适度超前设置专业

鉴于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技工学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在考虑现实需求和条件的同时,还要有适度超前的意识。通过调查、论证和科学分析,把握科技进步的脉搏,弄清科技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时机,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老化的专业,在总量和时序安排上适度超前,以适应未来几年的需求。

5.重视效益最大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技工学校在设置与调整专业时,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即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必须注重经济效益,以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最少的资本投入培养最多最好的人才。如果只注重社会效益,而置经济效益于不顾,就会削弱办学实力,学校自身难以发展,甚至力不能支。反之,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办学的方向就会偏离,经济效益也不会长久。

在设置和调整专业时,要预测今后毕业生就业形势和生源状况、招生前景,测算专业建设所需要投入的资本,对投入产出比做认真的分析。要注重实效和长效,注意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做到灵活、科学、适时、效益最大。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确定正确的培养方向

只有确定正确的培养方向,才能以正确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就业有效接轨。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实习经历,更重要的要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可持续性发展打好基础。所以要逐步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更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缩短教育与就业的距离。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习无用论”,认为当工人不需要什么文化,会干活就行,在学校学不学都一样,到单位现学也不迟;另一种是面对枯燥难懂的专业理论课程头疼,学不会就不学。

对于第一种情况,一是要正确引导学生的人才观、就业观,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奖励在各方面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二是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要求教师在日常管理教学工作中,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观;三是要在就业环节优先向用人单位积极推荐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使优秀学生优先分配。

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对现行的课程、教材、教法进行改革,以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基础,而不是以知识或学术体系为教学基础。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的做法是针对青少年爱动手的特点,在教学上更侧重实习操作与现场培训。要根据就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若干个实习培训模块,每个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学习单元的教材不同于传统的教材。要学用结合,以学生自学为主,现场指导为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的现场操作培训从另一个方面又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此学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圈,厌学情绪自然解决。同时,为解决生产实习场地的问题,该校还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到厂实习,并指派指导老师入厂和工厂师傅共同指导。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质量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学校师资队伍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的角色应尽快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推动者。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成效的,从近期角度看,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或引进人才补充一定的不足,但这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且成本较高;从长远考虑,不断提高学校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应为第一选择。

现在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而教师再学习的机会较少,这就造成了教师知识体系陈旧,教学内容与就业实际脱节。因此学校要鼓励和组织教师提高自我,尽可能创造条件对教师进行再教育培训。再教育培训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两方面。培训方式比较灵活,可以长期,也可短期,可校外请进来,也可校内走出去。要加强教研活动,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尤其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等方面,要加强沟通,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另外,针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学校要加强培训。可以利用“以老带新”这种形式,尽快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

4.加强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建设

学校要从各个方面加强教学投入。积极联系校外培训基地,与广大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互惠互助关系。厂方提供实习培训基地,校方提供适合厂方的学员及一定的技术帮助。要加大实习操作投入,建立与实际相匹配的实习车间,美化实习教学环境。要保证常规教学设备的质量,不断引入新型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5.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多数技工学校的教师与学生比例远低于职教部门要求,只有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才能保证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正常有效进行。学生管理部门要突显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不能成为一个小“后勤”,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管理层从各方面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把教学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制,不管是对学生还是教职工的管理上,要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使整个教职工队伍团结向上。

三、加强毕业生择业教育

引导毕业生正确走上人生道路,无论是对人才的培养、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还是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都是必要的。

1.开设就业指导课

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学生一入学就抓起,并找准学生问题的切入点,由职业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2.实施创业指导

在当今社会,创业已成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创业内容必须加入到职业指导课中,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磨练的机会就少,很多都不愿、不敢、也不想去尝试创业,更多的是想到要通过父母亲戚和学校来落实工作单位,严重缺乏创业精神和独立能力,因此,学校对学生实行创业指导非常有必要。

3.开展就业指导

要培养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特点来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更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就业求职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成功就业。学校应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同时,对成功就业的毕业生要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情况和岗位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的调整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4.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应接受广泛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本身要具备比较成熟的理论思想观念,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而这些目前在技工学校还尚未做到,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