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摘 要:人民调解实务课程作为传播人民调解制度的核心课程。是高职法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高职法律服务人才参与解决民间纠纷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根据法律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调解技能与人际沟通能力为目的而设置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人民调解;高等教育
一、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Situational Method),这种方法认为“语言结构”和使用语言的“时空情景”有密切的关联性,注重语言习得与说话时的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把所教语言与特定环境中的人联系起来,不强调预设的固定教学目标,不对学生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而是强调学生借着老师的引导,在各种因素的互动中主动地探索和掌握知识。就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中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具体地说,是指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语言学家弗斯认为,在有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语言环境对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功能的掌握,依赖于真实情景,要设法结合学生的實际,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印象。创设情景不仅为训练学生语言创造条件,而且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其他品质的协调发展。它通过再现教材的或新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在模拟真实或者说更加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实现对于能力的培养。既然具体的语言都是在一定情景下使用的,那么情景的创设就必然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使用。[1]
二、人民调解实务课程
人民调解实务课程作为传播人民调解制度的核心课程。是高职法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高职法律服务人才参与解决民间纠纷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是根据法律事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调解技能与人际沟通能力为目的而设置的。该课程是依据“法律事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民间纠纷调解工作项目设置的。[2]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系统掌握人民调解实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人民调解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法律人职业习惯,知书达理,言传身教,运用所学的知识化解民间纠纷,努力构建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构建人民调解实务课程情境教学模式可行性
1.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有着三大职能,即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3]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开展社会服务,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具有的社会职能。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以及现代社会教育化趋势的加强,高等教育机构与社区乃至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依存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机构不仅通过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文化的方式间接服务于社会,而且还利用其人才、设备、信息等特有的优势资源参与经济建设和其他社会活动,为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服务。社会服务职能的加强硕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为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高等教育各项社会职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需求。
2.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需求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依靠群众解决民间纠纷的,实行群众自治的一种自治制度。它是人民司法工作的必要补充、得力助手。现在该制度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新时期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人民调解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市场体制建立、发展、完善时期。这是一个矛盾纠纷的多发时期,各种体制碰撞、思想碰撞、利益调整的碰撞,都导致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增多。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必然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代社会发展急速,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导致很多人成为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人[4]。然而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基层管理者法律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所以,人民调解要不断适应新时期矛盾纠纷发展的需要,改革、发展、完善,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1999(07).
[2]王恒勤.人民调解理论与实务[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07).
[3]韩映雄.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1).
[4]魏仲杰.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李青青(1985~),女,湖南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基层法律。
科研项目:本文为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14年“《人民调解实务》课程情境教学模式研究”(JY14004)以及特色科研团队项目“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技能开发与质量检测科研团队建设”阶段成果之一(2014TSK0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