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摘 要:随着陆域资源的日进枯竭,海域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针对我国海洋争端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遇到的海洋争端实例进行分析解剖,提出此种争端下海洋安全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并且对于我国有哪些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国际合作
2015年10月,奥巴马政府强调在南海享有自由航行权,并且表示近期将会派遣美国军舰进入中国的新建岛礁12海里内航行,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而触发-我国南海争端下的海洋安全战略问题。我国对南海的管辖和开发一直处于平稳状态,南海周边的一些国家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都没有对南海的主权提出过任何质疑。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平静的南海变得如此不平静呢?
一、海洋争端实例分析
海洋领土并不像陆地领土一样在国家之间有明确的划界和法条的规定且能获得所有国家的认同,全球范围内对海洋法进行规定最早且相对成熟的也就是1982年修订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但是《公约》仅仅约束的是参与国和认同国等肯定的国家,并不具有相对强制力,也就是说,它并不能完全约束世界上所有的国家。1974年,美国学者证实南海蕴藏着极其惊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个天然形成的“地下宝藏”,因而所有周边国家都将焦点放在了南海的主权问题上,本应隶属于中国的南海一时变成了“主权未定”的海域,更有甚者派兵强行占领岛屿,未经我国允许就肆意开发南海资源。
然而,无论是从国际法的理论还是从历史事实上,菲、越等国家提出的无主地先占和时效原则都是不能成立!而对于邻接原则和国家继承,国际法上早已对这些主张原则和依据的有效性和正当性下定论。南海问题纷繁复杂,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过“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不仅可以顺应国际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先将争议问题放在一边,又可以主张国际合作,为解决南海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然而,实现这一主张的前提必须是“主权属我”,否则不仅不能和平的处理南海主权的争端问题,反而起到反作用。
二、海洋主权争端实质
对于一个早已存在的问题致使其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近些年来各国科学家海底资源能源的预测。随着陆地资源日益枯竭,资源买卖和运输等活动频繁,进而导致了海洋主权问题上的矛盾,更是导致两方国民的相互排斥和抗议。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扩大,任何国家不能仅依靠自己来发展壮大本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合作和共赢观念深入人心,但在合作和发展的同时又不能小看海洋的战略地位。
三、海洋安全重要战略地位
海洋安全的战略地位不仅体现在资源上面,作为一个国际贸易通道它更是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许多海域都作为我国的重要航道与欧、非的许多国家进行着长期的国际运输和金融往来,中国的海洋运输已经遍布世界各国。与此同时,海洋作为一种“新”能源,极有可能带动和发展主权所有国的经济和军事化力量。
其次,随着海盗事件日趋猖狂,保证海洋安全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国际社会上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驱逐海洋上的不稳定因素对国际社会整体格局及动态的影响,保证国际社会的安全也成为每个国家的一个重要事业,和平发展早已作为时代的主题。
最后,新时代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转变加快,国家之间关系捉摸不定,海洋主权更是作为一种防御手段来抵御来自于其他海上霸权国家的一些安全威胁。掌握并且发挥海洋应有潜在力量,将“无形的武器”转化成一种有形的战略力量。
四、我国海洋主权争端下的海洋安全战略措施
从现如今的全球局势来看,我国的国家安全正面临着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威胁。然而一超多强的国际局势逐渐转变为全球化趋势,海洋主权及安全的战略地位也凸显得越来越重要,加强我国海洋主权的战略地位也变成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首先,鉴于海洋争端的愈演愈烈的国际背景,可以看出我国立法体系还不够完善,而全球经济政治往来过程中难免会有触及他国地缘政治或者经济利益的情形,为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时我国缺少完备的应对措施,应该加强我国海洋安全方面的法律建设。其次,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较晚,想要依据海洋事业的发展而提高综合國力的愿望还不能实现,故而提高海洋发展技术的目标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事情。只有提高海洋技术管理才能在海洋资源能源利用方面提高一个新的层次,进而从除传统领域带动我国综合国力。“有消费才有生产”,根据现如今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须逐渐制定起属于世界大潮发展的海洋战略计划,提高海洋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步建立起以前靠内陆资源发展转变成靠新型海洋能源发展的经济发展体系。同时,我国在发展的之时又毫不动摇的走和平友好的国际化道路,坚持在本国发展的同时又会带动其他一些小国和弱国的经济发展。
最后,我国还应该吸取以传统资源能源发展而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经验教训,在发展海洋安全战略目标对海洋资源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实现海洋资源的长久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史忠辉.国际法视野下中日东海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D].华东政法大学,2009.
[2]李庆功,周忠菲,苏浩,宋德星,中国南海安全的战略思考[J].科学决策,2014(11).
[3]王柏松,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鹤(1992.6.25~),女,满族,籍贯:辽宁绥中人,沈阳师范大学,20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国际法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