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魏珺
一、馆藏古籍概述
经过多年的征集、收藏和保护,安徽博物院现藏古籍15600多种,近10万册,其中善本542种,3200多册。53部古籍入选第一至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我院收藏古籍种类丰富,尤其以安徽地方文献为特色,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朴学、桐城文派等地方文献。大量的皖人著述、安徽方志、谱牒成为研究安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院藏古籍不仅内容上独具特色,其在版刻技术、装帧形式、用纸上亦有独到之书。现以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部分古籍为例,从版刻印刷方面介绍其特点。
二、珍贵古籍中的特色
1、以虬村黄氏为代表的徽刻精品
由于徽商贾而好儒的特点,商业的兴盛带动了徽州刻书业的发展,徽商或本身从事刻书业,或大力支持刻书,使得明清时期徽州刻书业发达,成为四大刻书中心之一,在中国刻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徽州刻书又以精美的徽派版画为世人所称道,而徽派版画是由画家、刻工、印工共同创造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版画的质量。在徽派版画的发展历程中,既涌现了陈洪绶、丁云鹏、萧云从、吴廷羽等为代表的专业画家投身版画创作,又形成了以虬村黄氏为代表的专业刻书的家族,因而产生了相当多的徽派版画珍品,这对徽州地区乃至全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院藏徽派版画古籍,种类丰富,包括家谱、方志、画谱、棋谱、戏曲、佛像画等。现以珍贵古籍《酒仙谱》为例介绍徽派版画之特点。
《酒仙谱》(图一)不分卷,明许茂先绘编,明黄应绅刻,明万历刻本,歙西唐模许氏酣酣斋发行。是书为酒牌,图中所绘,大多为旷世多才的著名酒徒,如嵇康、刘伶、阮籍、陶潜等的逸闻轶事,故曰“酒仙谱”。许茂先,歙县唐模人,自称“高阳酒徒”。书中题语多用旧文,能以数语传神,而绘画笔法简洁细腻,寥寥数笔即将人物神态表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可见绘画者技艺之高超。书中从一文钱到万万贯为一副牌,以酒徒狂放事为典故饮酒,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雅趣,亦从侧面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士大夫阶层蔑视礼法,崇尚自由的精神追求。
刻工黄应绅来自著名的刻书家族虬村黄氏,其与《环翠堂园景图》刻工黄应组、《程氏墨苑》刻工黄应泰均为同族兄弟。书中版刻于方寸间将画作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线条细腻,人物表情,惟妙惟肖,不愧出自名家手笔。是书画、刻皆精,为徽派版画中的精品。
2、泥活字本
千百年来,世人对《梦溪笔谈》记载的毕舁泥活字印刷术颇有怀疑,例如罗振玉认为泥字不能印刷,胡适认为胶泥作字似乎不太合理。安徽泾县人翟金生制作泥活字并印刷书籍传世,间接证明了泥活字印刷术的存在。翟金生,泾县水东(即桃花潭)人,清乾嘉时期以教书为业,其“读沈氏《梦溪笔谈》,见泥活板之法而好之,因抟土造锻”(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包世臣序)。存世的泥活字实物坚硬如角骨,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松散,与木活字印数百部之后即因水泡而涨大而字迹模糊不同,泥活字印书多而不变形。
院藏《泾川水东翟氏宗谱》(图二)一卷,是翟金生用泥活字印刷术翻印的家谱,通过本书可见泥活字印书的效果。内封题日:泾川桃花潭/前明嘉靖中先驾部震川公脩辑/水东翟氏宗谱/大清咸丰七年仲冬月泥聚珍版重印。是书印刷齐整清朗,美观大方,为族谱中的佼佼者。可见泥活字不仅能够印书,而且刻印效果不差,证实了《梦溪笔谈》所记是可信的。
3、凌氏、闵氏多色套印本
明万历时人谢肇涮曾说过:“金陵、新安、吴兴三地,剞劂之精,不下宋版”(谢肇淛:《五杂俎》),谓南京、徽州、吴兴三地刻书不输宋版,此语虽有些夸大,但亦可知当时此三地刻书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吴兴刻书的特点是多刻评点书,采用多色套印的方式将评点和套印完美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吴兴刻书业的代表,是以闵齐仅和凌漾初为核心的闵、凌二姓家族私刻。凌漾初刻印《史记评林》创立了点评与正文相对应的“评林”体,引发了点评体的刻印热潮。而后闵齐仅将前代已有的套印方法发扬光大,把点评文字用朱色印出,正文用墨色,是为朱墨二色套印本。后闵氏、凌氏相互竞争,发展成最多为五色套印本,即所谓多色套印本,就是把版面中不同颜色的文字分色分版雕刻,然后套印在同一页面上。院藏《管子》《文心雕龙》为闵氏、凌氏多色套印本的代表,刻印精美,每一种颜色都印刷清晰,古籍保存完整,可见明代后期套印本之真面目。
《管子》二十四卷(图三),春秋时管仲撰,明代赵用贤、朱长春等评点,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凌汝亨刻朱墨套印本。
《文心雕龙》二卷(图四),南朝梁刘勰撰,明杨慎、曹学俭等批点,梅庆生注,明闵绳初刻五色套印本。
4、蓝印本、朱印本古籍
古籍刻印中多用墨色,即使是多色套印本中正文也用墨色印刷,但有些古籍却全本用朱色或蓝色印刷,称为朱印本、蓝印本。这些红蓝印本是在书籍雕版完成后,正式刷印前试印行的本子,主要是为了检查是否有错字和着墨是否均匀,如有不妥则需进行修改。之所以用红色和蓝色,一方面区别于之后正式印刷的墨色本子,另一方面也提醒工匠,便于修改。这种本子因為是新版初印,故字迹清晰、墨迹均匀、精巧美观,由于刻印数量稀少,故而更显珍贵,为版本学家和藏书家珍视。我院藏有朱印本《[康熙]徽州府志》《[万历]休宁县志》,蓝印本《洪武正韵》,皆刻印精美,存世稀少。
《[万历]休宁县志》八卷,明代李乔岱纂修,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朱印本。收藏者王立中跋云“予所见休宁县志,以此本为最古”,“康熙八卷本已不习见,况此为万历开板样本乎?”此书为《休宁县志》较早版本的初印本(图五),弥足珍贵。
《洪武正韵》十六卷(图六),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衡藩刻蓝印本。是书为刻印精美,版式疏朗,保存完好。且书中藏书章清晰,表明其流传有绪,因而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5、公文纸本古籍
宋元明时期利用官府废弃的公文档册、账簿(包括私人书启等写本)纸背刷印的古籍称为公文纸本,即古人利用公私废旧纸张背面印刷的古籍印本。这是古籍刻印本的一种特殊形态,纸张的正面为正式印刷的古籍内容,背面则是政府公文或私人手写文档。古籍由于线装的缘故不能或不宜轻易打开,因此其背面文献内容不易为人所知,故纸张背面的文字在相当程度上属于未被开发、利用的传世文献。而公文纸本背面资料作为未被利用的史料逐渐受到重视。我院藏《春秋左传详节句解》三十五卷即用公文纸包装,保存了一部分公文资料。
《春秋左传详节句解》三十五卷(图七),宋朱申、周瀚注释,明顾梧芳校正,明刻本。是书共三十五卷,装订成四册,书衣均用公文纸包装,公文纸中内容为隆庆六年察院批复大梁道仪封县刑事案件,朱批有“死二命犯人三”,“依律的决犯人贰名”等判决内容。
三、结语
我院古籍收藏数量较多,种类丰富,尤其是安徽地方文献很有特色,一些古籍在内容和版本上价值较高,一些抄本、稿本、孤本海内外稀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五十三部古籍为院藏珍籍,此外,院藏其他古籍在版本和内容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如明代画家郑九夏手绘本《双桥郑氏宗谱》作为徽派版画刻印前的清稿本,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料价值。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古人精刻细印的古籍珍品是了解安徽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
(责任编辑:耿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