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宁波博物馆藏汉晋堆塑罐中胡人形象探究

时间:2024-06-05

文/李 杨

一 “胡人”的范畴

“胡”这一称谓大致始于战国时期,是华夏民族对北方和西北草原游牧民族的统称,包括匈奴、鲜卑、乌桓、大月氏、乌苏等等。汉初胡人中最常见的是匈奴。秦汉史书中,常常可以见到用“胡”指代匈奴的例子。除匈奴外,尚有“东胡”和“西胡”见诸汉代史书中。“东胡”一般指代乌桓、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而“西胡”则为西域胡人。“西域”一词是中国对河西以西地区的模糊统称,含义颇广,包括印度、波斯、埃及、欧洲。当原本被称为胡人的南匈奴人后裔、东胡鲜卑人后裔实现汉化,西胡一跃成为胡人最重要的指代,尤其在魏晋之后,西域胡人似乎已经成为胡人的唯一来源[1]。

图一 东汉 青瓷五联罐

二 胡人入华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从此开启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史。西汉时期,胡人主要以外交使者和贸易商人的身份来到汉地;到了东汉,胡僧作为一个群体大量出现,推动了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东汉末年,中原战乱,北方人口持续大批南迁至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其中包括不少胡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传教,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各政权为加强自身实力,均致力于发展对外关系,促使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中外贸易关系更加密切,随之带来的文化交流也越发深入。加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民众强烈需求精神慰藉,这就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于是,外国使者、商人、僧侣纷纷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和传教,这就为三国吴至西晋时期流行的堆塑罐上出现的胡人形象提供了现实参照。

三 堆塑罐上的胡人形象

提到堆塑罐,不得不先说五联罐。五联罐流行于东汉时期,因中部一大罐,周围四个小罐,五罐相连,故名。堆塑罐又称谷仓、魂瓶、丧葬罐,由东汉五联罐发展而来,流行于三国吴至西晋的南方地区,包括江苏、江西、浙江和安徽等。五联罐、堆塑罐皆是专门陪葬用的明器,它们的大量烧制与汉晋时期南方的厚葬之风有关。从两者的流行地域和文化内涵来看,堆塑罐与前期的五联罐是一脉相承的,五联罐是堆塑罐的前身。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国吴时期的堆塑罐上部仍保留了五联罐的五个罐身,下部则一敞口大罐,中部一周凸棱将相联的五罐和下部的大罐分开,是五联罐向堆塑罐发展的过渡样式,学术界习惯将它归入堆塑罐范畴。

关于堆塑罐的用途,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粮仓的模型,用以为亡灵及其子孙祈求五谷丰登、荣华富贵。但也有学者提出了堆塑罐与佛教有关[2]。堆塑罐结构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一罐体,上部堆塑楼阁、胡人、飞鸟、牧畜、佛像等。罐体的外壁也偶尔可见贴塑的模印胡人形象。不论是堆塑罐上部的胡俑还是罐外壁的模印胡人,皆造型各异,形态生动,颇值得研究。现就宁波博物馆所藏汉晋堆塑罐上的胡人形象分胡俑、模印胡人两部分进行探究。

图二 三国吴 越窑青瓷人物堆塑罐

图三 三国吴青 瓷堆塑罐宁 波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四 三国吴 青瓷堆塑罐

(一)胡俑的形象

1.胡俑的容貌衣着

《汉书·西域传》载:“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其人皆深目,多须髯。”[3]深目、高鼻、多须、披发是西域胡人区别于汉人的最显著的面部特征。

宁波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东汉青瓷五联罐(图一),器身不仅堆塑飞禽、动物,还有奏乐杂技胡人,这在五联罐中是不多见的。五个胡人一人头戴圆帽,三人头部帽饰似缺失,五官除高鼻外均未刻画。另一件三国吴越窑青釉人物堆塑瓷罐(图二)上部堆塑有八个胡人,头戴尖顶高帽,高鼻深目,放射状的阴线刻划表示浓密的胡须。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一件三国吴青瓷堆塑罐(图三)上,共有七个胡人,其中六人均头戴尖顶帽,双手持物置于胸前,跪坐姿。一人则头上缠着西域人头巾,正在吹笳,服饰也与他人不同,腰间缠有腰带。

宁波出土的另一件三国吴青瓷堆塑罐(图四)除倒立一人未戴帽,身旁四个胡人均戴帽(一人圆顶帽,三人尖顶帽),双手胸前持物跪坐。其中一个胡人帽饰较为特殊,并不是胡人常见的尖顶帽、圆顶帽,而是类似汉人的介帻。一件西晋青瓷堆塑罐(图五)上吹排箫的胡人头戴的帽饰与另两人的尖顶帽不同,应为汉人的冠冕。而且胡人衣着均为尖领、右衽,明显是胡人着汉服。胡人戴汉人的介帻、冠冕,着汉服,这是三国西晋时期胡人汉化的体现。

综上所述,胡俑的容貌特征为深目、高鼻、多须、披发,尤其是深目高鼻这一特征刻划得尤为明显。披发常常未表现,是因为在汉晋制瓷工匠程式化的想象中,胡俑一般都戴有高帽。高帽常见的为尖顶帽、圆顶帽,偶尔可见头巾,应为不同种属的胡人的帽饰差别。胡人的带帽习俗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帽子多以毛毡制成,不仅防潮,且抵御寒气,适合狩猎、放牧需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有汉晋时期西域人戴的毡帽(图六)、毛布帽(图七)和头巾(图八),样式与胡俑佩戴的十分相似。此外,胡俑也时有戴汉人介帻、冠冕和着汉服的情况。

2.奏乐杂技胡俑

自张骞出使西域,形形色色的域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被引入汉地。所谓的“胡乐”也随之传入,并在中国流布开来。此外,西域杂技幻术传入,并与中国本土杂技相融合。东汉后期,“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4]。皇室对胡风的喜好进一步推动了胡风对汉地的浸染。其中的“胡空侯”“胡笛”“胡舞”皆与奏乐杂技有关。

三国西晋堆塑罐上奏乐杂技胡俑常常同时出现,奏乐的胡俑是作为杂技的伴奏出现,二者难以分割,故一并加以论述。

图五 西晋 青瓷堆塑罐 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六 汉 红色尖顶毡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图片摘自《古代西域服饰撷萃》,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图七 汉 毛布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图片摘自《古代西域服饰撷萃》,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图八 汉晋 红蓝色菱格纹丝头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图片摘自《古代西域服饰撷萃》,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三国吴越窑青釉人物堆塑瓷罐(图二)上清晰可见一胡俑怀抱琵琶正在弹奏。琵琶起源于西亚美索不达米亚,东汉末传入我国,是汉朝与西域文化交流的产物。琵琶之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琵琶”在早期文献记载中写作“枇杷”或“批把”。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记载:“枇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5]“琵琶”一名,正式见于晋傅玄的《琵琶赋·序》中:“《世本》不载作者,闻之故老云: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今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盘圆柄直,阴阳之序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法四时也。以方语目之,古云琵琶,取其易传于外国也。杜挚以为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二者各有所据,以意断之,乌孙近焉。”

而弹奏琵琶的胡俑身旁一个胸前置管状物的胡俑,应为吹笳。三国吴青瓷堆塑罐(图三)上戴西域头巾的胡俑也在吹笳。东汉青瓷五联罐(图一)上胡俑形态各异,有吹笳、弄丸、鼓上倒立等,可见吹笳的胡俑正给弄丸、倒立表演伴奏。笳即胡笳,最初是从事游牧狩猎的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汉时传入中原,汉晋时期广泛用于君王将帅的车驾仪仗。《太平御览》记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6]可见早期的笳以卷芦叶为管身,后来发展为芦苇杆制管身。

西晋青瓷堆塑罐(图五),两侧各置三个胡人,均为跽坐姿,一人抚琴,一人吹笳,另一人在吹奏乐器。手中乐器模糊难以辨认,但他的手势与吹奏排箫时一手摇鞉一手持排箫的姿势相似,故推断其为吹排箫。排箫由多根管编连而成,为区别于单管箫,故名。古排箫多由十至二十四跟管组成,一管发一音,竖吹。从汉画像石、壁画的乐舞百戏图像看,排箫是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

东汉青瓷五联罐(图一)上有两个杂技俑,一人弄丸,一人正鼓上倒立。弄丸,古时也称“跳丸”、“飞丸”。演者以单手或双手上下连续抛接数个弹丸,一个在手,数个滞空,递抛递接,往复不绝。弄丸起源很早,东周时期已达到很高水平。发展到汉代,已经很普及。丸,古称“丸铃”,因其上凿有小孔,抛接过程中由于气流震动会发出悦耳的哨声,故名。《后汉书·西域传》注引鱼豢《魏略》曰:“大秦国俗多奇幻,口中出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7]《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8]可见西域人跳丸技艺之高超。倒立,又称“鼎技”,汉代称为“倒植”,是杂技中最基本的平衡技巧,足部朝天,手臂在下,支撑全身的重量,考验的是杂耍艺人的手臂力量和平衡能力。而鼓上倒立,要维持鼓的平稳,难度系数更高。

综上所述,奏乐胡俑有吹笳、弹琵琶、吹排箫、抚琴,其中吹笳胡俑出现多处。杂技胡俑有弄丸、倒立。杂技乐队以吹管乐器居多,可能是由于吹管乐器音响较大、音高差别明显,易于营造出杂技表演所要体现的热烈气氛。其中,胡笳、琵琶皆传自西域,排箫、古琴则为本土乐器,西域与本土乐器的结合体现了汉晋时期的音乐交流。而西域杂耍艺人的频频入华,推动了我国杂技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西域与本土杂技的交流与融合。

图一○:1 西晋 越窑人物鸟兽楼阁堆塑罐

图九 滕州西户口画像砖的执戟胡人图片摘自朱浒《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三联书店2017年版

图一○:2 西晋越窑人物鸟兽楼阁堆塑罐(局部)

(二)模印胡人形象

堆塑罐除罐的上部常出现堆塑胡俑外,罐体的外壁也偶尔可见贴塑的模印胡人,但似乎只见于西晋时期的堆塑罐上。西晋青瓷堆塑罐(图五)外壁贴塑有四组模印胡人,两人一组,均为侧身,深目高鼻,头戴圆帽,单膝跪地,一人手执棍状物。在1958年滕州东桑村公社西户口一墓中出土的一块汉画像石中有执戟胡人的形象(图九),与此十分相似。因此,依笔者之见,胡人手中握的可能是类似戟的兵器。另一件西晋越窑人物鸟兽楼阁堆塑罐(图一○)的外壁也贴塑有模印的胡人骑兽形象,兽头上长角,似麒麟。胡人一手执兽角,一手疑似握双叉形兵器。他侧脸呈新月形,下巴外伸,额头窄小,头部上下均呈尖形,这是汉画像中常见的胡人的标准脸型;衣着为上襦下袴式的传统胡服。

四 结语

通过对汉晋堆塑罐上之胡俑、模印胡人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

就容貌而言,深目、高鼻是工匠着重刻划的形象特征,多须的刻划时有表现,披发则由于戴帽的缘故不予表现。

就衣着而言,头戴高帽是最显著的特征,高帽有尖顶帽、圆顶帽之分,但也时有戴汉人介帻、冠冕;衣着表现则居次要地位,穿传统胡服、着汉服的情况皆有。

奏乐胡俑有吹笳、弹琵琶、吹排箫、抚琴,杂技胡俑有弄丸、倒立。其中吹笳胡俑出现多处,可能是由于吹管乐器有助于表现杂技表演的氛围。西域乐器与杂技的传入,皆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

[1]朱浒:《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2]李刚:《汉晋胡俑发微》,《东南文化》1991年第Z1期。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第3896页。

[4](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志第十三《五行一》,第3272页。

[5](汉)刘熙:《释名》卷四《释乐器》,《四部丛刊初编》本。

[6](宋)《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一《乐部十九》,《四库全书》本。

[7](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

[8](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