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文/李宗敏
汉代服饰是中华历史文明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穿汉服已经成为当下一些年轻人追溯历史、追求时尚的一部分。汉代四百年间,汉服搭配与等级制度息息相关。汉代初期力求与民休息,其服饰也继承了秦代特色;西汉晚期汉服种类逐渐趋于丰富,服饰更加多样化,风格更加宽松,张衡在《南都赋》中这样描述着汉服的女子:“修袖缭绕而满庭, 罗袜蹑蹀而容与”,由此可见汉服强大的艺术魅力。徐州北洞山汉墓于1986年正式发掘,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墓室最大和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汉墓之一,属于西汉早期墓葬。该墓共出彩绘陶俑224件,大部分保存较完整,形象生动。本文将对徐州北洞山出土的部分陶俑服饰彩绘进行赏析,并记录对彩绘保护前后颜色进行检测的过程,以监测颜色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从而制定全面、科学的文物颜色保护方案。
图一 彩绘执兵俑
图二 彩绘执兵俑服饰
彩绘执兵俑(图一),有戴帽和戴冠两种,穿二重深衣,交领右衽、衣垂下摆。胸前配黑鞘长剑,腰间束带并配绶带。俑双手半握拳,作执长兵器状[1]。该俑为模制,均高49.5、宽14、厚1厘米,重5千克。沈从文曾在《古代服饰研究》中这样描述:“男女衣着趋于瘦长,领缘多绕襟旋转向下,衣服多特别华美,红绿缤纷,衣上有作满地云纹、散点、小簇花,边缘多较宽,作规矩图案。”[2]北洞山彩绘陶俑俑身彩绘主要颜色有黄色、黑色、红色、粉色、紫色、绿色、褐色等颜色。其中黑色主要分布于该俑的冠、交领、佩剑处(图二)。红色主要分布于衣领、衣袖及纯部。此俑神态各异,雄姿英发,他们在捍卫着王的地下疆域,体现着“视死如生”的封建理念。
背箭箙俑(图三)分为双襟长袍背箭箙俑和曲裾深衣背箭箙俑,佩戴长剑,箭箙通过带子系于胸前俑均高50厘米,箭箙均长12、宽5.8、厚2厘米。右手略低于左手,掌心作持弓状。俑有红色、黑色、黄色、灰色、绛紫等颜色,从分析结果来看,主要为铁红、铁黄、朱砂、汉紫、石绿、石青等多种彩绘颜料。据考证,新石器时代的先人们已经学会了应用矿物颜料——朱砂,战国时《尚书·禹贡》上就有关于土质颜色的记载,说明人们对土壤颜色的认识由来已久。这些颜料的综合利用,充分显示了汉代高超的彩绘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图三 背箭俑箙
图四 保护修复前后
文物颜色检测分析表
箭箙正面多绘有勾云纹,似乎象征了他们身手不凡、步若惊云的作战箭术,其造型生动形象。“上衣下裳”、“深衣”等多种多样的款式展现了汉服的博大精深和汉代严密的等级制度,他们是王权的寄托,是地下的勇士。
北洞山彩绘陶俑俑身病害主要有泥土附着物、植物损害、裂缝、植物损害、残断、裂纹,彩绘起翘脱落,需要对彩绘表面泥土进行清理,对彩绘进行加固。以彩绘执兵俑2605为例。
该俑(图四)正面病害有脱落、泥土附着物、植物损害及残断。脱落主要分布于额头两侧、下颚、左手及祛处、下身纯部,面积约为31.5平方厘米;泥土附着物遍布俑身正面,面积约324平方厘米;植物损害主要分布于胸前和腰部下方,面积约为75平方厘米;双履残断,面积约15平方厘米。
俑身背面病害主要有脱落、泥土附着物、植物损害。脱落主要分布于头顶部及左侧、颈部上方、领缘、右肩、下身中间和足部,面积约为52平方厘米;泥土附着物主要分布于冠部、下身和足部,面积约为198平方厘米;植物损害主要分布于左臂和腰部下方,面积约为12平方厘米。
俑身左侧病害有脱落、泥土附着物、剥落、植物损害。脱落主要分布于左耳上方、下颚、衣袂和纯部上方,面积约为41.5平方厘米;泥土附着物主要分布于冠部、手臂、下身和纯部,面积约为70平方厘米;耳朵和手臂中间处有剥落,面积约为2平方厘米;植物损害位于手臂和腰部下方,面积约为12平方厘米。
俑身右侧主要病害有脱落、剥落、泥土附着物、植物损害、裂缝。脱落主要分布于额头、右耳、颈部上方、衣袂、纯部,面积约为22平方厘米;剥落在右耳上方,面积约1平方厘米;泥土附着物主要位于下身,面积约40平方厘米;植物损害分布于腰部下方,面积约为14平方厘米;耳朵下方3厘米处有裂缝,长度约2厘米。
俑身顶部主要病害有脱落,面积约为30平方厘米;泥土附着物,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右侧额头后方残断,约6平方厘米。
俑身底部主要病害有脱落,面积约为22平方厘米;泥土附着物,面积约30平方厘米。
修复前拍照、称重、测量(修复前色彩测量)。绘制病害图。使用工具手术刀、毛刷、竹签、勾线笔、洗耳球、剪刀、纸胶带、脱脂棉橡胶手套、各类烧杯、量筒、滴管瓶等清理俑身表面泥土附着物。泥土较厚、彩绘较松动处使用2A溶液配合手术刀清理;泥土结构厚实处,泥土下有一层白色坚硬覆盖层难以清理,使用3A溶液配合手术刀清理,因清理泥土附着物时易伤及彩绘,因此泥土附着物不做深度处理。用小毛笔蘸取2%的B72丙酮溶液,对俑身进行三遍加固。用胶对俑头和俑身进行粘接。修复后进行色彩测量,称量拍照并填写修复档案。
使用爱色丽文物保护颜色测量,运用科学的数据第一时间测量、记录彩绘陶俑的颜色,可以使颜色数据科学化。即使多年以后文物实物的颜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仍可根据记录的颜色数据,还原文物最初的颜色。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光源、环境、修复人员等对颜色判断带来的误差。
通过测量得到北洞山彩绘陶俑量化后的颜色数据后,每隔一定时间对陶俑颜色进行复测和监测,以统计的形式做颜色变化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变化程度,了解颜色亮度以及红、绿、黄、蓝各色彩指标所受环境影响的规律。防止紫外光、有害气体、灰尘的侵害,改善环境,缓解颜色的变化程度,并为以后可能进行的还原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在文物破损处做旧的过程中为找到匹配的颜色修复材料提供依据。通过测量,选用颜色接近的颜料对文物破损位置的色彩进行修复,从而找到与需要修复的颜色最接近而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的修复材料,避免因修复而给文物带来新的破坏。在北洞山彩绘陶俑颜色测量过程中,使用非接触颜色测量,能近距离对样品进行测量,避免对文物擦伤,自带的全光谱系统LED灯冷光源避免了光源能量带给被测物的损伤。在测量时准确定位测量位置,配合颜色测量,定位拍照,对测试点进行记录。北洞山陶俑彩绘测量时需两位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一人电脑数控操作,一人手持仪器定位所测实物具体位置。
这批北洞山彩绘陶俑颜色有红、黑、白、绿、紫、蓝、赭、黄等,色彩极为丰富,面部眉目、胡须色彩不一,彩绘剑鞘纹饰和玉具剑也不相同,多样的服饰、组绶带、花纹色彩及其打结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汉早期服饰穿戴的相关资料,为研究西汉经济历史文化和陶俑制作工艺及陪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北洞山彩绘陶俑保护项目还在稳步推进,推进过程中仍有较多的课题需要研究,待与诸君共赏。
[1]徐州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2]沈从文:《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