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肖胜利
摘 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也是中国农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取得的成就也证实了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分析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然后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政策。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32-0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济主体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自发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依靠各类农产品加工、经营的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带动,形成小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联接的经营组织,促进工商和农商在产业链和利益上的有机结合。从中国现阶段的实践情况来看,它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这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使小农户的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加快了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一、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后,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中,已经首先涌现出了一批好的案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这些较为成功的案例中,这种全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是以农产品的生产、深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集合,形成了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出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据调查,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31万个,比2006年增长132.2%;带动农户4亿户,户均增收3 900多元。2010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万多亿元,净利润6 700多亿元,当然这些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居于首位的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截至2010年底所占比例也是最大占41%,合作组织带动型约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约占12%,其他类型约占14%。由此可见,目前由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的生产是中国农业产业化主要的组织方式。
2.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但地域发展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中国各省区先后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而东北地区推行农业产业化稍晚于南方沿海及山东,河南等省份,因此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水平还很低。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龙头企业少(据统计,中国有60%以上的龙头企业分布在东部,仅有10%以下的龙头企业分布在中西部),农产品加工层次低,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组织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拉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
二、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小,虽然近年来中国龙头企业数量增加了不少,但规模大、竞争力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不多。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数目仍相对较少,且多数龙头企业规模小。据统计,各类龙头企业近9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近6万家,过亿元的达8 000多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且主要从事从产品粗加工。而农业生产力方式需要转变,农业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中国农产品的价值链需要上移,这些都离不开技术。但现在中国的科技部门大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多,对农业领域涉及得甚少,农业的教育和科研和农业的生产也没有形成有效地结合。现有农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农业就业的比例也很低,农业科技知识力量缺乏。农民盼望科技,却不懂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获取科技,这是农业产业化迈不开步伐的重要影响因素。
2.契约关系的保障效应低下。主要表现在农户和企业间的非对等的关系。首先是由于企业所拥有的完善的组织机构、治理结构、营销系统,决定了它处于优势地位;而大多数农户经营规模小且高度分散缺乏相应的组织支撑,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因此在订立契约时农户往往是出于劣势地位。其次由于公司和农户间的目标利益不同可能导致的契约执行过程中的败德问题。企业的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对农户来说,他们在意的是农产(下转66页)(上接32页)品自身的销售是否能收回成本,增加收入。因此,当公司出现经营困难的状况,或者合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很多时,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利益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卖给其他公司。以上所述的违约情况相当普遍,这样必然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健全和完善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1.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搞好龙头企业建设,能带动多种农副产品的开发。具体做法有:(1)发展一些机制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额的规模优势加快技术改造,增强实力,使其能够发展成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2)将重点放在农产品价值链的提升上,选择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利用现有的农业教育和科研院校联合创办高科技示范农业园,兴办农业基地,进行专业生产合作。(4)加快龙头企业的科技进步,与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共建开发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创新提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提升,从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因此要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升级应该着重于三个方面。(1)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使科技力量在农业产业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新品种开发、引进、培育中发挥龙头作用,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纽带服务作用。(2)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建立灵活高效实用的培训体系,巩固完善培训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使农民能在产业化链条中使得科技服务充分发挥驱动作用。(3)技术创新应该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为导向的。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经济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性,促进农业生态持续协调发展。
3.利用契约来完善现有的制度安排。(1)降低交易成本。充分运用好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紧密结合的组织形式。是农户入股龙头企业或者与企业一起组建合作制企业,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产为纽带联结起来,使双方收益趋于一致,就可以大大减少农业产业化运作中的运行成本,此外,可以加大合作社的资本积累和培养大户,且保护资产价值的相对稳定。(2)增强公司和农户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稳定契约。所谓专用性资产,是指为特定交易或协约服务而投入的资产,一定的专业化投资水平是维持稳定纵向关系的需要。对企业的专用性资产包括化肥、农机、技术等不可回收的投资;对农户来说,生产前的资金投入,或者将土地折价入股都是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所以,政府在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的资产专业化投资外,还应对农产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或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组织纵向关系的稳定形成。
参考文献:
[1] 范小建.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4-10.
[2] 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2001,(2):2-7.
[3] 傅夏仙.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问题与制度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2004,(9):5-12.
[4] 李燕琼,张学睿.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培育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1):53-56.
[5] 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81-87.
[6] 李增梅,李桃.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商业研究,2007,(4):210-213.
[7] 郝朝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问题探析[J].农业经济,2004,(7):45-47.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