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宋晓林 谭大珂
【摘 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1]。调查发现,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龄人口的五分之一[2]。老居住区一般也是老年人口聚集地,所以对于老居住区的养老问题又成了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居住区;景观适老化
一、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
(1)聚集性。老年人在参与公共活动时更原意親近与自己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价值观、家庭背景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趋同的老年人交流沟通,在交往中容易互为吸引和产生共鸣,并乐于一起活动。
(2)时段性。老年人的日常活动的时段性因季节、天气等因素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地点等[3]。在炎热的夏天,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在较为阴凉的区域作为自身纳凉的去处;在寒冷的冬天,老年人则更倾向于聚集在较为温暖的区域进行交流活动。即使忽略了季节和天气的不同,同一个季节里不同的日子里,如上午或下午等,老年人的外出行为活动也有所不同。
(3)地域性。老年人通常具有在特定的地区和专门空间中进行习惯性活动的行为特征[4]。老年人活动的地域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会随着季节、时辰及活动内容的的变化而变化[5]。
(4)年龄趋向性。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功能的逐渐衰退,活动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会有所下降,社会交往的范围有所收缩,再加上兴趣爱好的一致性、态度的相似性等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因,老年人更原意与有共同话题的同龄人一起活动[6]。
二、户外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1)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安全感堪忧。居民私自在住宅楼底层搭建违章房屋出租给从事经营的小商户,这些小商户又在便道上随意搭建、摆卖,违章占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外出进行休闲活动。居住区绿地被圈占变成自家后花园,搭建凉亭、建宠物舍,安装其他生活设施。
(2)景观绿化配置单一,缺乏趣味性。大多数老居住区植物种植以绿化为目的,注重植物作为地被植物对地面的覆盖,导致植物配置种类单一,并且每一处的配置都比较相似,绿化花灌木形式过于简单缺少层次感以及季相和色彩变化不突出,植物配置的人性化还不够,不能很好的起到生态保护和观赏的作用。
(3)人行道存在缺陷,路面铺装毁坏严重。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人行道路两侧堆满锥筒、矮柜、铁架、椅子、木床、小推车、铁质护栏等等各种占道杂物,不仅老年人的外出通行能力受到影响,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并且堵塞消防通道。一旦居住区内发生紧急情况,就会阻碍急救车和消防车到达内部救援,后果不堪设想。
(4)缺乏无障碍设施。老居住区地势存在较大高差,给老年人的出行带来不便,居住区内应考虑加强无障碍设施,但在调研的大部分居住区中,无障碍设施被挤占、损坏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通道成为停车场地,甚至被破坏[7];盲道上随意搭建物体或者停放机动车、自行车;在通往建筑物主要入口的轮椅坡道上堆放大量杂物等。
(5)座椅设置不合理,使用率低。在大部分老居住区户外空间中,可驻留、休息的座椅寥寥无几,大部分户外空间座椅缺失或者老年人将自家废弃沙发摆放在外面成了许多老年人疲劳之后的代替座椅,对于老年人的使用十分不便。有的老居住区现有的一些座椅使用效率很低,不少座椅被杂物占据或者毁坏严重,摇摇欲坠十分危险。
三、老居住区改造原则
(1)安全性原则。由于老年人身体协调度变弱,对自身安全的维护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相应降低。为了减少老年人因犯罪行为受到伤害,要加强空间组织和细节处理,户外活动场所要选在能够被视觉监视到的地方。安全性不仅体现在户外空间安全感营造方面,而且体现在景观元素的设计上,例如步行道路安全、无障碍设施安全和活动设施安全。
(2)领域性原则。领域性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有明确的空间界定,可通过空间分割、围合来创造人们所需要的空间尺度。空间围合是运用植物、小品等各种景观要素来划分空间领域,满足老年人的视觉景观需求,形成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具有领域性的景观效果,为老年人提供一处交流、休闲的场所;从而创造出一种安静温馨、优美、祥和、安全的居家环境[8]。
(3)舒适性原则。老年人对自己熟悉的环境有一定的依赖感,优秀的居住区户外景观环境不仅是停留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物质功能, 而是肩负着引起老年人对基本生存空间共同情感的精神功能。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着重体现在人的视觉和心理的感受上,绿化面积充足的户外环境,使老年人体验到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
(4)多样性原则。由于老年人文化、年龄、爱好等因素的差异,对活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必须综合考虑,设置丰富多样、适合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活动空间,例如集体活动空间、小群体娱乐活动空间,满足其心理上对空间环境的特殊需求。
四、老居住区改造内容与方法
(1)健身空间。愉悦身心和锻炼身体是老年人参与户外活动的主要首要原因,老居住区由于房屋间距小,原有的健身空间少,户外活动受限,不能满足老年人对健身锻炼的不同需求。改造时适当的利用闲置用地为老年人创造适宜的健身空间,并且要与儿童活动场地相结合,老年人在进行锻炼的同时可以享受承欢膝下的乐趣。另外,要对现有的健身设施进行补充和改善,提高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质量[9]。
(2)休憩空间。居住区内休憩空间的设置是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前提,适宜的空间形态和尺度,不仅能满足老年人交往的小尺度私密性空间,又能保证有足够的公共社交聊天的场所。休憩空间不同与别的活动空间,既可以单独设置又可以与别的活动空间结合,分散布置在整个居住区内。老居住区改造后的休憩空间应充分满足舒适性,老年人在其中可停、可坐、可休息。
(3)绿化空间。绿化景观改造是老居住区户外景观环境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年人日常外出活动的积极性甚至是身心健康都受到植物配置效果的影响。植物种植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围合户外活动空间场地的功能,从而满足老年人的户外交往、享受自然、锻炼身体等活动需求,同时优良的绿化景观可增加居住区生态氛围,创造出不同特色的住区景观,给老年人提供舒适感。
(4)步行空间。散步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外出活动的主要方式,对老人而言也是一种保持健康、抵抗疾病的活动方式,适用于各年龄段的老年人。为了给老年人提供舒适和安全的步行环境,在步行道路改造中应基于老居住区原有的交通状况、步行景观环境,同时结合老年人自身生理特征,为老年人户外活动提供无障碍的步行空间,激发老年人出行的积极性。
五、结语
伴随着我国跨入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环境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对老居住区户外景观环境适老化改造设计,妥善解决好城市老龄化带来的居住问题,不仅可以改善老居住区户外景观环境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改善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老居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势必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光,胡禄仁 .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2]卢济威,颜如玲.探索适宜老人的空间环境 〔J〕 .建筑学报,1991(8)
[3][日]长谷川和夫.老年心理学[M].车文博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许淑.老年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张茂标.居住区绿化组织空间的常用方法[J].中国花卉报,2003
[7]刘峰.城市特色绿化空间的构建[D].大连:同济大学,2002
[8]荣誉.照明心理学与建筑照明[J].照明工程学报,1992,3(3):32-38
[9]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