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魏珊珊 李昱腾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酒店业的发展,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上海旅游学院和天津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代表了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先进水平,比较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实践培训,教师水平等,以发展为目的,目标制定、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专业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大学都有酒店管理专业,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因其实践而在业内得到广泛的认可。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已成为该行业的典范,专注于高端人才的发展;上海旅游学院是中国第一所提供酒店管理专业的学校;天津职业大学是首批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学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外游客、商务人士等的目的地,国内国际品牌酒店迅速发展,但是相关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笔者从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内容,实践培训,教师水平等方面选取上述四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以发展为目的,目标制定、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的专业化提供借鉴。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内涵及特点
相较于其他管理型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具备更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及应用性。酒店管理专业近年来随着酒店业的蓬勃发展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方式、教育内容也存在许多自身的特点。第一,酒店管理专业应当以酒店行业市场发展的状况为导向,培养的人才目的非常明确,就业形势欣欣向荣。第二,相较于研究性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应当更加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加重视专业的应用性。第三,课程、教材及教育模式应当充分体现理论与实际结合,要尽可能多设置一些实训环节,让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寻找工作角色,学校应当配备实训场地、实训基地作为教学走向实践的保障。第四,专业教师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重实践、重实操、重指导。
二、中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知识教育
众所周知,从酒店业本身来看,实用性较强应该是中国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个相对突出特点。因此,学生的实践是检验酒店管理人才合格与否的基础。由于中国学者长期教育的惯性和传统观念教育的影响,他们大多数在学校的实践中使用原始的理论学习,忽视了教学实践,即不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由于对中国教育的理解不到位,目前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育,实践操作,导致相关专业学习者普遍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因此,要将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首位更为重要,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不利于中国酒店人才的培养。
(二)人才没有准确定位在培训目标中
在新形势下,中国酒店管理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能力,大多数高校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上缺乏准确定位,一些高校以酒店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为目标,将酒店的管理分为五个层次:最高管理层,中高层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初级管理人员和最基本的服务人员。高级管理层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据目前的教学水平,我们必须从基层开始,把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成优秀人才,基层服务人员或初级管理人员可以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前提。另外,酒店工作所涵盖的部门比较复杂,包括:前厅部、餐饮部、客房部、销售部、财务部、工程部、安全部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并未分部门进行专业化的、针对性的分类,所以人才的部门定位也并不精准。
(三)专业实践课程缺乏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资源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践教师的实力,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使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足够的专业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不幸的是,许多学校的大多数教师直接从学校上学,但他们从未真正拥有过校门,许多教师对酒店管理缺乏真正的理解。此外,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使许多学校没有把教师的实践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评估和收入分配仍以课时为主要杠杆;结合许多行政和交易要求,教师很难离开学校并实施和实现,导致他们的教学方法与不断变化的市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酒店管理专业多数不能以酒店行业的实际发展为导向,不能再教育阶段以学校为平台提升学生的技能能力和实操能力。部分学校在实训场地建设方面存在弊端,硬件不能达到学生的实训条件。更有甚者仅以短期酒店某部门实习为实训,学生并不能够全面掌握相关技能。
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建设中,中国酒店管理专业仍然存在办学水平低、规模小等问题,将大部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到本科院校,从自身创收来看,学校资金紧张,影响了各类专业运行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酒店专业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设施和设备,这些设施相对简单而落后,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
(四)专业培训标准和框架体系不统一
由于教师和场地的限制,很难在酒店管理中实现高水平的课程开发。根据目前的情况,中国的大多数酒店管理项目都是在教学和研究部门制定的,因此,教学计划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水平。此外,许多学院的课程设计和评估标准也是不同的。学生反馈最为直接:中国无用与不同需求,酒店管理水平与国际社会,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仍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是也显而易见的。
三、英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经验
(一)寻求是创新的发展意识
创新意味着利用现有的知识,材料和理想来满足或满足社会的需求,改进或创造新的东西,方法,要素,途径,环境,并获得有效的利益。是的。追求是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创新是人才发展的保证。追求创新是酒店业发展的指南。具体而言,人力资源开发满足酒店业发展的需要,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情况不断调整教育目的,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入新的教育工具,添加新的教育内容。上海旅游大学和天津职业学院也不断了解行业动态,协调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求,適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职业要求的目标设定
培训的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成就概念,最佳定位和基本原则,这是对教学成果的最终考验。无论是海外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康奈尔大学,上海旅游大学,中国天津职业学院,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要求都是人才发展的目标。酒店管理洛桑学校培养了酒店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是酒店业发展的领导者,上海旅游协会是发展顶尖专业人才的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培养各种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这些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研究了酒店业的发展需求,并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进行设定。因此,教育内容实用,学生职业转变快,对促进学生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课程标准和内容与职业要求相结合,一些具体的课程内容应该考虑酒店对工作人员的实际要求,并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和当地酒店行业的实际状况进行适时调整。
(三)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实践和学习的结合,也被称为生产和教育的结合,即工作或生产和教学是紧密相连和交替的,以上四所大学都重视实践场所的建立。在学生走入实际工作之前,应该将所有实践性教学的课程纳入课堂学习。学生走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前如果没有从事过相关类型的实践,就会感觉到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不能确保教学质量以及工作质量。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和上海旅游学院都有自营酒店,学校师生是酒店经理和服务人员,酒店不仅是一个教育场所,还提供相应的酒店服务场所,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实践环境。你是不同的是,虽然上海旅游大学的私营酒店向公众开放,但外国大学只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培训班”成为商务酒店。天津职业学院没有校内酒店,但它也建立了一个高度模拟的校园培训室,它还通过灵活的管理指导学生到校外。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践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一线服务岗位比如:前台接待、餐厅服务等,提升酒店应用技能应当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目的之一。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最终的目标是要走上管理岗位并最终成为职业经理人,不精通业务和技能的人绝对不能胜任管理岗位,部分学生有存在重管理、轻技能的思想,认为自己以后是从事管理工作,缺乏服务意识和服从观念。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与酒店培养人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四)行业才华横溢的教学团队
要培养一流的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教师,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职业,它与酒店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聘请经验丰富的酒店职业经理人深入课堂进行实践指导教学、案例或讲座,可以及时地将一线的实用知识最新理念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不仅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和较高的专业资格,还必须具备专注于行业背景的专业人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在招聘教师时需要注意行业经验。该国的两所大学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而且成为行业专家,他们专注于多形式的企业实践,并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创建一个更好的教育团队。
(五)将全面培养的理念纳入酒店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实践性强、应用性强是酒店管理专业相较其他管理类专业的突出特点,多数相关专业学生仍然需要从基层岗位、最低职别做起,但是这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长期愿望,他们多数期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酒店高级管理人员或集团管理人员,由此,培养实践、管理及领导这种“三位一体”的人才應当成为学校以及酒店类企业的最终目标。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中延伸市场类、经济类学科,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升学生相关领域拓展或跨行业工作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谭启鸿. 民办院校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旅游系为个案研究[J]. 科技信息,2009(22):523.
[2] 曾九江,刘华.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6(02):64-66.
[3] 逯铮. 基于职业素养培育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5):73-74.
[4] 仇松祥.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4-26.
[5] 陈勇,Dellea Damie. 瑞士酒店与旅游管理教育概述:引证于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育经验[J]. 旅游学刊技术教育,2015(10):5-9.
[6] 陈小芳.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课程教育研究,2014(33):2-2,12.
[7] 陈作美. 我国高等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J]. 旅游纵览,2015(11):273-275.
[8] 王雪娇.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探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8):6.
[9] 仇松祥.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约因素及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4-26.
[10] 李伟,李媛媛. 国外旅游高等教育“产学研”合租模式比较及启示[J]. 北方经贸,2014(9):24-2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