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5
谭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智慧城市理念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巨型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硬件环境的基础支持,还需要软实力的持续推进。本文主要阐述了智慧城市的理念以及建设发展模式,并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策略,并以移动为例进行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探究。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以数据作为城市的核心要素,通过有效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三大技术,从而实现产业、服务、管理和生活的智能化,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创新建设思路和方法,争取早日完成智能化城市的建设。
一、智慧城市理念分析
近几年来,智慧城市的理念被大家所熟识,各地的学者和研究者经过对其分析和研究,依据不同的社会背景赋予了它不同的定义,目前主要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定义。广义的智慧城市概念是以城市发展的全方位“智慧”状态作为建设的中心,加强建设城市软实力,比如人文教育、环境建设等方面。狭义的智慧城市概念是在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发展城市经济,重心是建设城市硬件设施。狭义的智慧城市概念主要是对建设智慧城市起步阶段的认识,主要是技术导向型的建设,通过利用新时期的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来改变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之间的交往模式,加强城市硬实力,共同促进城市的运行效率。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同时协调发展人文、教育、环境等软实力,才能保证智慧城市的稳定持续的发展,这也是广义智慧城市的理念。总之,智慧城市概念是优化整合了数字城市、生态城市、创造城市的概念和特点,同时建设和发展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
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模式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
政府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就智慧城市发展而言,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城市发展战略,颁布了相关的城市建设措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等。通过一系列的建设策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之间的互动和网络关系得到了支持;社会文化氛围得到了很好地改善等。政府主导型模式是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种模式,其适用于金融部发达、风险投资不足的城市。
(二)市场导向型模式
市场导向型模式主要是通过市场变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背景下,营造城市发展环境,进而实现城市智慧人文、智慧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市场竞争和利益需求的压力下,建设主体通过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为智慧城市发展营造有利环境。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力量来建设智慧城市,主要适用于工业化发达的国家。
(三)混合式模式
混合式模式是结合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来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想要发展智慧城市,不仅需要政府力量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市场机制来促进各种建设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既具有公共性,也具有私有性,是一种公共产品和私有产品的统一体,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市场的综合力量来共同完成。相关智慧城市建设研究表明:具有发达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更重视城市规划工作,体现了政府主导的作用;而政府导向较强的发展中国家,更看重市场的导向,以弥补城市主导的不足。因此,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混合式发展模式将成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
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策略
(一)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初心”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初期,人们就开始对智慧城市理念进行解读和研究。由于认识不统一、研究不深入,使得早期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只是纯粹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对智慧城市内涵和发展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认为智慧城市是以人为本,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变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建设一种创新、绿色、共享、协调的城市生活,该理念也被大多数人认可。智慧城市的建设强调的是城市全方位的优化改造,使其实现“智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智慧城市要“坚持初心”,要以重构组织、优化环境、升级服务为重心,以发展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城市为目标,真正实现智慧化的城市,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
(二)智慧城市建设要“规划引领”
智慧城市的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环节,直接决定着其成功与否。就智慧城市规划而言,经过对智慧城市的多年推广和学习,其顶层规划与实施方案已经得到参与建设者的认可。现阶段,我国大概有三百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建设,尽管智慧城市发展迅速,但存在一种问题,即同质化现象严重。实际上,在进行指挥城市规划编制时,参与者大都是IT领域的企业人才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人才,顶层规划出现模板化的现象应不足为奇。就顶层规划编制而言,其实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完成。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利用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将规划思路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结合各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制定特色、協调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真正发挥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作用。
(三)智慧城市建设要“集聚民生”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很高,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甚至认为智慧城市无所不能。究其原因,是我们对智慧城市理念的认知不够,以及给其增加了许多人为的想象。事实上,智慧城市规划涵盖的方面很多,比如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公共管理与民生服务等等,并且希望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实现智能化的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管理与民生服务的城市核心功能。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是现在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人口聚集的城市来说,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是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将民生服务、便民惠民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城市治理的智慧化建设,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便捷的生活环境。
(四)智慧城市建设要“软硬一体”
在前期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云平台等领域的规划实践,提高政府职能办公机公共管理服务效率等方面。与此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重硬实力建设、轻软实力建设的问题,进而导致了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纯技术路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IT企业追求利润和政府追求政绩,以及对智慧城市理念研究不深、规划不科学、IT行业推进手段单一等。除了上述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为主的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各领域的应用系统出现碎片化现象,基础性、關联性项目推进缓慢等。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软硬一体”,在加强新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系统构建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运营体系、建设模式、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实现两方面共同发展的战略。
四、移动在智慧城市的发展分析
移动是通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产业改革、战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中国移动围绕智慧连接、智慧民生、智慧企业等领域集聚产业链企业,构建并推进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落地的新模式。在新模式中,其核心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特别是公共民生服务领域;二是创新模式,解决长效运营短板,确保智慧城市的持续稳定运营;三是国资入股参与的本地化运营机构,确保数据、资金留在本地,中国移动可参股居民卡公司,进而与政府达成合作;四是创新机制,跨界开放合作,构建跨界合作的共赢体,发挥各方优势,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中国移动作为模式主导方共享相关知识产权;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民生服务质量,给人们提供生活便利。
移动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相关建议,具体如下:其一,可以通过搭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账户,从而构建包含各类主体的城市账户体系,进而实现数据的互通、应用的互通和服务的互通;其二,可以搭建城市智能政务上架体系,提供统一的界面、用户认证、系统接入功能,从而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对接(本地与政府各部门),完成政务全网统一认证,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共享;其三,开展区块链技术的各种应用研究,积极探索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实现各类区块链应用的丰富及落地实施,进而丰富城市的大数据资源。
五、结束语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对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建设的实现,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虽然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人们的不断探究,一定会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并促进其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治彦.智慧城市建设进展与策略[J].企业经济,2017,36(10):5-8.
[2]席广亮,甄峰.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4(05):26-29.
[3]杨再高.智慧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07):20-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