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

时间:2024-04-24

陈瑛 常志文 李艳

摘要: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分析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互动发展;路径;云南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146-03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没有文化,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只有将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大旅游中有机融入大文化,将文化思想、文化意识、文化理念、文化内涵和文化手段始终贯穿于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全过程,做到文化和旅游的全面对接、全面融合、全面整合,促进传统的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互利互惠,实惠文化兴盛、旅游强盛的最终目的。

一、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2008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全方位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两个新兴产业互促的原则、目标、战略和重点工作等,必将推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互动,对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是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但同时又是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脆弱区,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发展和谐旅游凸显了旅游与文化的利益相关性、共生和谐性,要求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2.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是中国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6种民族中,云南就有52种。其中,人口超过 5 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人口数为一千多万人,占当年全省总人口数近40%,特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种少数民族世居云南,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歌舞和节庆等文化精彩纷呈,堪称“民族文化大观园”。多年以来,云南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把全省的文化产业做得很红火。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工藝、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医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早期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近年来有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还有楚雄彝族的《太阳女》,西双版纳傣族的《勐巴娜西》,大理白族的《蝴蝶之梦》和世博吉鑫园《吉鑫宴舞》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享誉国内外。云南民族文化已走向世界,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展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形象品牌。

3.文化旅游品牌初具规模。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互动的蓬勃发展外,2008年,云南省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中,印象最深的是楚雄、腾冲、旅游小镇的文化和旅游互动。对于楚雄的旅游发展,楚雄先后推出恐龙谷和彝人古镇的旅游项目,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创出一种较好的路径,恐龙谷在2008年4月开业以来至年底,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恐龙谷很好地利其地处昆大丽黄金旅游线上的交通环境优势,为云南开发主题公园项目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亮点,而将生态、历史、科考等融合起来的文化内涵,也在探索一种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径,更为澄江帽天山等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开发模式。彝人古镇借助“城市发展+楼盘营销+彝族文化”的结合,正努力做出一个文化楼盘,虽然古镇作为文化产品集聚的中心作用还未完全实现,但是,通过这种民族文化集散、体验的态势已经呈现出来。

从文化产业角度看,云南着手进行的60个旅游小镇的建设能把云南特有的农耕时代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村镇文化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下来,通过文化遗产的传承,既可以对民族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作用,更可以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互动。2008年,在60个在建旅游小镇中,省政府正式命名并授予牌匾的旅游名镇有丽江市古城区大研镇、大理市大理镇等10个旅游小镇。这将对云南旅游小镇的建设起到一个先锋和带头作用。

4.旅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一是旅游产品结构得到调整优化。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型逐渐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化,探险游、科考游、乡村文化游、高尔夫旅游、茶文化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逐渐发展起来。二是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2008年,云南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510.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50.2万人次,同比增长12.8%;接待国内旅游者1.0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3.3亿元,同比增长18.6%。云南旅游各项指标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三是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休闲观光农业将是云南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休闲观光农业将依托云南旅游大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建成集科、教、农、工、贸、游、购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基地,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二、当前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但目前我省在推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上仍存在畸重畸轻的现象。

1.民族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未同步。近年来云南旅游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目前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未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同步发展。旅游的各要素是对文化运用的反映和体现,通过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直接反映了旅游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旅游与文化只有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业才更具有发展内涵。

云南的各少数民族村寨是展现民族文化生态良好的发源地和集聚地。它既包括那些历代文人留下的碑石铭文和工匠留下的建筑群落及经典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独立生存的文化遗存和在自然状态下的村寨、建筑、服饰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等特有文化。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在获得成功的旅游区内开发与此有关的手工艺文化,以弥补一直相对落后的旅游礼品和旅游纪念品之不足,使旅游产业更具有文化内涵。

2.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认识不足,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在旅游地不难发现,很多旅游商品品质低劣、工艺粗陋、结构单一、特色不特、趋同化现象严重。旅游商品缺乏地域个性,是旅游商品市场最大的弱点和长期存在并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得各旅游地旅游商品占旅游收入的比例较小。对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是导致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不高的根本原因。若要改变旅游商品现状,必须重视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应该更多地承袭、积累和表达地域文化的内容,突出地域特色。

3.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消亡严重。一是由于民族文化商品市场价值较高,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大量的民间服饰、民族乐器、盛物器具、民族雕刻等民间文化器物被国内外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或团体收集、收购。如外地人买走了云南丽江地区民间珍贵的东巴古籍、法器、字画等以及无法找到的纳西山乡传承东巴文化的基本文字资料;传说记载傣族贝叶文化的经典著作有84 000部,但目前能收集到的也只有3 000多部。二是那些曾经影响过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民间工艺和艺术,因掌握该技术的艺人的去世而失传。云南省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所构成的民族文化,“将只存在于博物馆、研究所而成为死去的文化”。谙熟贝叶经典和传统民俗的傣族老人如今已所剩无几,贝叶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这些情况在其他民族中也都存在。三是由于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在开发施工的过程中,致使不少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物遭到破坏和损坏。

4.重经济建设轻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利用的开发战略使旅游地的文化内涵缺失。在经济利益的强烈驱动下,缺乏科学发展观引领的各级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导致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过度商业化”现象突出。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可概括为:发现文化资源、包装文化资源、向市场推出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发展道路三步曲。按这种模式开发出来的文化产业往往会出现低俗化和非理性倾向,导致许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忽视了其内在的人文精神特质而注重娱乐消费特质的利用和开发。云南丽江古镇自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旅游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而今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主体产业。从1997—2005年上半年,丽江古镇原纳西族居民由30 000多人降至不到6 000人。在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下,有80%的原住民被外来移民所置换。丽江古镇在开发过程中显然忽视了文化资源的保护,置换了纳西族原住居民“活着的文化”,完全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则,从而与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相背离。

5.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开发的趋同化、功利化突出。近年来,许多传统节庆活动从内容到形式,从招牌到口号,从举办初衷到销售对象,从宣传手段到包装技巧都缺乏创新,对游客和大众很难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一些旅游目的地的節庆组织者没有精心准备,盲目模仿,导致节庆活动雷同和低层次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节庆活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牌。有相当一部分节庆活动的主题基本上是文艺晚会、经贸洽谈会、研讨会、旅游节、文化节等陈旧模式。节庆活动一窝蜂现象、雷同化趋势严重。

三、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策略

1.努力抓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使生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受到的冲击日益严重。当前,由于受功利性极强的外来文化的挑战,有些少数民族文化正在走向衰败或处于弱化的境地。特别是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消失的速度更快。比如,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由于无法与现代工业化抗衡而日渐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正在逐渐被现代歌舞所取代等等。由于中国民族众多,居住分散,许多民族文化深藏或淹没于民族群众中,必须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工作。如对民族文化景观、民族文化遗址登记造册,修缮维护或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还可以利用博物馆的形式,将有形和无形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馆藏保护。如贵州依靠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先后建成了“六枝梭嘎民族生态博物馆”、“雷山上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贵阳花溪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开了先河。

2.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旅游商品一方面体现旅游地物质资源状况,另一方面也是体现旅游地地域文化的载体。旅游商品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及民族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是吸引游客购买旅游商品的关键所在,欲使旅游商品更具有珍藏、馈赠、纪念等价值,必使其传承无形的文化。因此,开发旅游商品应尽可能在传统的工艺、材料、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华,使其更加质朴、自然、精致,真正体现民族历史文化的特色。如贵州涌现出来的以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的木瓢艺术、陶土面具艺术独特而神秘,不仅可以登上国内外的博物馆殿堂,也成为最受旅游者青睐的纪念品。

3.通过政府立法,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要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保护,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政府应健全有关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如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习俗、民族文物等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原来制定和出台的一些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由于时间久远,与现实社会有些脱节,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是进一步修改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法律、法规。

4.加强管理创新的力度,形成规范的产业管理体制。根据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建立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新体制,引导文化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中,政府主要起总体规划、检查监督的宏观指导作用,必须设立相关部门,对文化旅游产业信息指导、政策协调和规划落实负责,指导文化旅游企业的产业经营,规范文化旅游市场,保证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努力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企业的微观管理有机的结合。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文化旅游行业的各级行业协会,将微观管理职能赋予行业协会,以形成行业自律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丰莉,李涛.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互动[J].政研前沿,2008,(9):42-43.

[2]李斌.大旅游要有大文化支撑[J].产业经济,2008,(4):88.

[3]何琼.论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发展[J].思想战线,2008,(2):131.

[4]姜日韦.地域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9.

[5]刘茂海.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6-28.

[6]迟燕琼.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困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2):92.

[7]万圭.凤凰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2008,(8):18-19.

[8]单纬东,林伦伦.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制度安排[J].青海民族研究,2008,(3):105.

[9]吴绍琪,王智勇,李东宇.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1):137-139.

[10]杨永生,赵兴兰.中国西部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思路及政策取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8,(8):23-24.

[11]康蠡.云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88-189.

[责任编辑 吴明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