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程观下促进自我控制的课堂纪律研究

时间:2024-06-05

孔令美 高俊峰

【摘 要】在新课程观下,我们一定要警惕出现课堂进入无约束的状态。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让教师跟学生改变自己以前对纪律的误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起有着良好自我控制的课堂。跟以往的控制服从纪律不同,现在的自我控制是建立在新的纪律观念下的新认知。他们是将纪律作为课堂生活以及自我控制的准则,同时还要重视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对课堂纪律要重新解释,把违纪当做教育的的切入点,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带领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课堂纪律;自我控制;新课程

新课程中的纪律问题重新探讨,可以反映出我国的教育理念在逐渐转变。在我国有一批学者对这个问题已经做过相应研究,他们的共识是要改变单纯的强调外在约束这样的纪律观点,这样的方法促进平等的课堂纪律。现在对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称呼有的称之为人性化秩序有的称之为自我控制的纪律,但是从根本上来讲都是民主的课堂纪律。还有较为极端的人认为不能出现举手发言跟保持安静这样的秩序。这些都很容易造成秩序混论的问题,最终授课的效果很低。

一、自我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较长的时间里管理跟控制都是教育的主流思想,学生像工人一样按时上课每个行为都受到管制。在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发现纪律跟外在的约束是等同的,更加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跟自控能力培养。因此我们提出学生的自控能力没有得到尊重。在新课程中还发现另外一种极端,学生主体得到极大的重视同时每个学生拥有极大的自由,却没有限制,这样让学生处在无约束中。

1.具体的课堂行为。在这中状态下课堂过于热闹,没有了安静,不许说话成为陈旧的观点。学生的参与感得到提升的同时有面对如何安静的问题。在课堂中必要的安静可以让学生进行良好的思考跟学习,但是具体要什么时候安静却没有集体的共识。学生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同时集体的秩序却受到破坏。在传统中课堂要整齐重视服从因此很好管理,但是现在却重视自由,造成很多学生展现的不是个性却是任性。很多人不参加集体活动或者不关系集体,甚至有的学生挑战集体的权威,课上小动作多,说笑打闹,不能控制自己。

2.纪律的误解。强调学生主体,构建自由跟平等,这些可以打破课堂规则跟旧的秩序,反对压制。这些都得到很好的成果,但是没有约束却让学生没有良好自控能力这个问题表露十分严重。造成课堂混乱,学习效率低下,其中任性的行为也十分不利社会的稳定。这些问题都是对纪律的误解,教师害怕对学生进行主体约束便放弃规则,对纪律放任不管。这些问题跟做法也反应这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漏洞。纪律是行为的规范,他有着自己的强制力,同时外在的约束也不是我们需要。反对一小部分并不是让放弃整体,有效的纪律是强调内在约束,以及自我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保留纪律的约束性跟规范性,保证学生的地位同时做出合理的引导。

二、新型纪律观点

1.纪律除了可以实现行为管理更是生活中自我控制的准则。自我控制中有人对纪律所做的解释为,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当他遵守一定的准则时便有了自我控制力,人的自我控制便是纪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纪律都不是强迫可以获得的,要在每个人的个性中进行培养,重视自律。过度的外在规范使得学生学会逃避惩罚,对惩罚产生麻木,这些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培养。行为管理的精细化跟科学化都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重视生活准则跟自我控制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义务观跟纪律性。

2.纪律也是一种伦理准则。纪律在根本上是一种人的伦理准则,要从培养学生的合规能力以及纪律性这些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加深他们自己对课堂跟纪律的认识,同时加强交往的基本准则建设。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告诉同学保持安静是尊重别人的受教育权利。因此纪律在外在行为上表现为行为规范,本质上确实人跟人之间的尊重。有纪律也是人和人之间准确的规则认知。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行为这些也是不同的伦理认知,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一年级同学很容易吵吵闹闹但是较高的年级便会减少,其实这些也是学生理解了这些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课堂规则的理解能力,在这些中我们便可以发现纪律的遵守是从外在的约束转移到自我约束的转变,同教育的作用也受到很好的表现。同时学生是一群逐渐成长跟发展中的个体,他们对于规则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这时成人的规则跟学生的理解便会产生很大的差距,同时这也是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要把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释,只有这样才可以列出良好的方案,同时这也是对年龄较小的同学进行伦理解释时的重要策略。

3.纪律是自我控制不断的建设。在以往重视行为是否落实,也就是纪律有没有得到执行。在这个思路中只有两个解决方法,第一使用更多的方法阻止课堂违纪,同时还要及时处理违纪之后的惩罚问题。这些便是在违纪之后要面对的惩罚跟奖励。在自我控制的纪律观上重点是强调超越行为规范,讲纪律作为教育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环境的理解,只有使用这样的方法才可以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进行很好的培养。还要重视问题发生的机会,纪律的运行可以是约定的实现。为了得到一定的成果纪律是一定要执行的,但是整个纪律运行的过程是帮助同学们正确选择跟不断提升自控能力。这和新课程中的促进现代课程构建是一致的。

三、新课程中的纪律建设

1.把纪律重新进行定义,促进学生发展。纪律拥有育人的作用跟管理的作用。在较长的时间内,管理在纪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让纪律变为管理的工具。在这种状况之下,纪律便和管理是等同的,这时我们要努力发挥出育人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

纪律有人把它分为不同的种类有道德纪律跟行政纪律,后者是进行外在管理的,主要进行行为规范。前者却是培养学生的义务感跟纪律性作为目的的。在学校中明显是道德教育,同时也是一项实践活动,重点是培养学生纪律性跟义务感。其中一定要抓住为学生服务这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挖掘教育的意义。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需要教师更加耐心的帮助学生进行选择,提高自控能力。

2.违纪是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环境的过程。在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很多各种选择,不违规是我们希望的。但是学生的很多选择在教师看来确实不合规的,其实是学生对某种环境的理解缺失,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是不能真确理解自己处在的环境的。

第一我们一定要平等的建立起对话。在说话的时候不能大量的使用第二人称,这样对学生是一种批判跟贬低,学生也不能从深处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三年级的课堂中有次学生特别吵这些我便这样说“同学们,我们的声音太大了,有些同学有可能都听不到讲课了。”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第二,要对学生的违纪进行理解,找到合适的方法。教师不能是旁观者,例如在三年的某次课堂中,有几个同学不参加活动同时还进行捣乱,这时便不能简单地处理这样很容易产生矛盾。积极的思考为什么,什么问题导致这样的行为。“我可以帮助你吗?”“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这样来沟通问题,解决问题。

3.控制力的缓慢形成,让学生更加自律。儿童的道德水平是逐渐形成跟转化的。我们可以设立民主集体建设,这样建立良好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让他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加强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对话。在实际中打骂,斗殴这些问题也会出现在正常交忘中。这是教师帮助学生弄清问题,提出方法这样才可以正确的解决矛盾。

四、小结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建立起良好的纪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控力重要的途径。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希望可以推动问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亦亮, 徐亚垚. 新课程观下促进自我控制的课堂纪律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1):91-95.

[2]吴霞. 新课改下小学课堂纪律管理研究[J]. 读天下, 2016(16):67-6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