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初探

时间:2024-06-05

温腾飞

【摘 要】在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只有得到同伴的帮助指导,通过与同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获得信息、教训和经验,才能走得更加蹄疾步稳,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对教师同伴互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助;教师;教学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假使一个人未曾学交往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1]开展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而同伴互助是本校教研的核心和灵魂。有研究表明,拥有同伴关系的教师对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行为的态度更为积极,更容易习得新的行为,也更恰当地将习得的行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2]。因此,正确认识同伴互助的实质及影响,以及同伴互助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个人教学经历,粗浅地谈几点意见。

一、专业成长的困境大多产生于缺乏同伴互助

教师遇到成长瓶颈,原因各有不同。小学数学教师的成长困境主要成因于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定位不准确,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得到来自同伴的指导,缺乏通过合作获得资源,从而导致职业倦怠。小学数学教育不同于高等数学的学习形式,其更偏重于对基础数学思维、方法、规律的探索引导与自我归纳。即小学数学的特点与侧重点不在数学知识本身,因为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并不具备终身探索的特点。一线教师如果定位不准,只重视知识教授,而忽视学生探索过程的引导往往会形成自身的职业倦怠。教学技能和策略,更新并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力的成长才是小学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向。

二、同伴互助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的理念在同伴互助中革新

教师J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1)4根小棒放在3个小杯子,不管怎么放,肯定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根小棒。生列式解决:4÷3=1……1。师:能解释算式里每个数的意义吗?生:4表示小棒数,3表示杯子数,商1表示平均每个杯子放进1根小棒,余数1表示还剩1根小棒。“至少数=商+余数”。教师J随即纠正:至少数≠商+余数,而应当是商+1。(2)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 )只鸽子。学生用教师所教授的“至少数=商+1”列式解决问题:5÷3=1……2,即1+1=2(只)。而一些学生欲言又止,心里嘀咕,为什么不是1+2=3(只)?

教师L的想法:先平均分掉3只,那这剩下的2只鸽子该怎么分,才能保证至少有几只鸽子?剩下的2只鸽子分开放,才能保证至少。正确答案确实是2。但是原理,学生并不清楚。教师T想法是:当教学“至少数=商+余数”时,没有让学生亲自摆一摆,省去了探索的过程,必然就导致一部分善于思考的学生陷入不必要的困境。

课后与教师J的交流时,教师J解释道:如果让学生亲自摆一摆,时间的占用非常多,怕课时不够。教师L明确说:能否完成知识传授不是最终目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课时不够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一节课不能完成,设置成两节课不就行了?对于教师L的想法,教师J茅塞顿开,一节课讲不完,两节课就行了!

通过同伴互助,教师J从理念上得到提升:相对于知识点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

(二)教师的教学内容在同伴互助中完善

会议室,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正在进行,备课组的氛围非常热烈,主讲教师W的环节设置中,主讲例题:小明小时走2km,小红 小时走km,谁走得快些?教师W以三个问题展开:(1)小明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2)小红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3)小明和小红谁走得快一些?教师Z指出:我们备课时,还是应当提出另一种可能性:(1)小明走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2)小红走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3)小明和小红谁走得快一些?教师W表示同意!因为比较两人谁走得快,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即:单位时间内谁走的路程越大,谁就走得越快;单位路程内,谁花得时间少,谁就走得越快。通过同伴互助教师W完善了备课内容,并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充分反思。

(三)教师的综合技能在同伴互助中得到发展

教师Z、教师L与教师W在完成一项题为《图示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这一县级课题。教师Z作为课题主持人,需要完成结题报告、论文撰写,承担镇级公开课,验收组的汇报课等。教师W与教师L作为参与者负责资料收集、整理,论文撰写,数据分析,承担镇级公开课等。从立项开始,三人既分工明确,也交流合作,至课题结题,已经各自发表论文三篇,市级奖项三人次,县级优质课奖项一次,优秀教学设计3篇,教学反思多篇,课堂录像各1份。这些产出,是大幅度优于普通教师的产出的。证明微课题研究这一同伴互助的形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成长。

三、同伴互助的共性与个性

(一)同伴互助建立的共性历程

每个教师在同伴互助过程中,必然会经过观望、磨炼、分享这三个过程。观望阶段:想参与,在观望,不敢为人先的第一階段。磨炼阶段:参与了进来,发现自己的不足,追求进步的阶段。分享阶段:同伴互助模式已经建立,得到了实质的成长,乐于与人分享,带动更多的同伴一起进步的阶段。

(二)同伴互助不排斥个性的彰显

同伴互助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比如有些教师属于博学型,他的课堂,数学典故、趣闻随手拈来,课堂气氛更显活跃;有些教师属于讲求条理清晰,思维贯通型,课堂气氛秩序井然。我们就不必以自己的教学风格硬套在别人身上。特别是在同伴互助活动开展时,更要尊重这一差异,取长补短的同时,还能保持个人的优点,彰显教师个人风采。

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当两个人意见相同时,可以壮大,丰富整体内容;当两个人思想不同时,可以去伪存真,擦出火花,照亮彼此的心中迷茫。一个人的技能各有擅长,术业有专攻,强强联合才能做到“1+1>2”,从而完成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各自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莹,符文娟.教师同伴互助: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J]新课程研究.2011 (11):10.

[2] 朱宁波,张萍.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指导[J] 教育科学.2005(10):30-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